黃岡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
?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改革優(yōu)化研究
Reform and Optimization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College P.E. Majors
黃岡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湖北 黃岡438000
高嵩
教育實習是體育教育專業(yè)工作計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高校教育專業(yè)的主要特點和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隨著我國體育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人才之間的競爭呈現(xiàn)白熱化,在日益強調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今天,舊的實習形式已無法滿足現(xiàn)行嚴峻的就業(yè)形勢,諸如教育實習模式單一,未能結合現(xiàn)今市場對人才標準的要求以及實習形式化等問題日益突出。針對上述不足,本研究從教育實習模式,實習基地,實習時間,實習管理,實習評價等五個方面,以湖北省為例,對現(xiàn)行的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學實習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革優(yōu)化措施,以期為提高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效果和質量提供理論上的借鑒和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湖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情況。
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江漢大學、長江大學、湖北民族學院、湖北師范學院、湖北工程學院、湖北文理學院、三峽大學、湖北科技學院、黃岡師范學院等湖北11所高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yè)的教學實習情況。
1.3.1文獻資料法
收集整理與體育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相關的理論成果和相關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上的參考和借鑒。
1.3.2問卷調查法
依據(jù)現(xiàn)有資料和研究成果,制訂《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問卷調查表》,對湖北省華中師范大學等11所高校開展體育教育實習的情況進行調查。
1.3.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調查問卷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借助Excel等分析工具進行一般描述性統(tǒng)計。
2研究結果與分析
根據(jù)現(xiàn)有研究和高校安排教學實習實際,教學實習模式一般分為集中型實習、集中與分段結合以及分段實習三種模式。“集中型實習模式”,是指一次性集中安排實習時間并完成所有實習任務的實習模式。調查中發(fā)現(xiàn),湖北省大多數(shù)高校將體育教育本科專業(yè)的實習時是安排在第七學期。“集中與分段結合實習模式”是指在集中實習之前的一兩個學期里還安排少量時間(通常是每學期一周),以見習形式進行看課、評課、模擬教學等,為集中實習時做好充分的準備,再到第七學期集中時間進行教學實習的一種模式。“分段實習模式”即不集中時間實習,將教育實習穿插在各個學期,邊學習邊實習的一種實習模式。然而,目前湖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分段實習教育模式的相關實踐仍然停留在理論階段,尚未真正實行,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湖北省部分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實習模式安排一覽表
教育實習基地是實現(xiàn)教育實習目的的基礎。目前湖北省各高校基本已形成了各自穩(wěn)固的實習基地。調查中發(fā)現(xiàn),湖北省11所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的實習基地一般均位于學校附近或各地市下屬縣鄉(xiāng),且多為中小學,現(xiàn)有的實習基地在數(shù)量上基本能夠確保學生的實習工作。然而,調查的學校中都有少部分學生選擇自主實習。究其原因,主要與嚴峻就業(yè)形勢壓力下學生就業(yè)多樣化趨勢以及高校教育實習基地類型的單一性有關。從現(xiàn)有調查研究看來,當前體育教育學生的就業(yè)出路主要有:資教、體育企業(yè)、體育俱樂部、銷售、創(chuàng)業(yè)等幾種形式。然而,當前我國部分高校傳統(tǒng)老套的實習基地選擇模式未能與學生的多樣化就業(yè)趨勢形成對接引發(fā)矛盾,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就業(yè)質量的重要因素。

表2 湖北省11所高校實習時間安排情況
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高校的體育教育專業(yè)實習時間安排在第七學期,實習時間大多為4—8周,其中實習6周及以下的高校占到了總調查數(shù)量的63.6%,而10周及以上的只有2所高校。不難發(fā)現(xiàn),高校對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學實習安排的時間相對不足,除去學生從到達實習單位到正式工作以及實習工作結束時的總結工作,其真正可用于教學實習的時間較短且大多數(shù)只有4-5周時間。而依據(jù)專家多次調查論證結果(見圖一)得出:體育教育實習任務由多個子目標構成,實現(xiàn)各個子目標所需要的時間也有較大差異(見表3),4-5周的實習時間無法從根本上完成實習任務。

表3 體育教育實習各子目標時間合理安排情況表
研究結果表明:要全面地實現(xiàn)體育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目標,實習總時間應為10—12周,甚至在12周以上。總體而言,高校目前安排的教學實習時間遠遠不能滿足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需要。

圖一 湖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教育實習流程圖
完善的教育實習管理是有效鞭策學生完成實習任務和達到實習目的的重要手段。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大多數(shù)高校對實習生的管理不夠理想,雖然每個實習小組都設置有指導教師,成立了相應的組織管理委員會。然而大多數(shù)學校的實習負責人和指導教師多為兼任,同時承擔校內教學工作,不僅在管理、指導實習生的時間上難以保證,甚至在教育實習管理和指導的勝任力方面都存在問題。調查中,部分實習學生反映實習指導老師做“甩手掌柜”,僅在進實習單位之初和實習結束總結中出現(xiàn)過,其余時間難覓蹤影,加之部分實習單位人數(shù)安排較多,以致實習生分配到實習學校后,由于監(jiān)管缺位等原因,放任自流,并未認真完成實習工作、敷衍了事。另外,部分以自主實習為名的學生,也存在從未參加教育實習得以蒙混過關的現(xiàn)象。
教育實習成績的評定是教育實習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是全面檢驗實習生的思想品德、業(yè)務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據(jù)。通過實習評定,可以全面檢查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專業(yè)知識情況和生存技能,也是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質量的有效反饋。
目前,關于體育教育實習成績的評定,各個高校都有自己的一套體系,但它們都不外乎是定性評價,定量評價,或者二者結合。評價者有的是以院校帶隊教師為主,有的是以實習學校指導教師為主,還有二者綜合評價。但無論是那一種方式,都存在不足之處。較常見的問題有:定性評價太粗糙,且教師個人主觀成份過大;定量評價制定的量表太復雜,缺乏實際操作可能性,縱然部分量化指標制定得比較合理,也依然存在執(zhí)行不到位等現(xiàn)象。
3改革優(yōu)化對策研究
教育實習不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更應作為大學四年的全程性培養(yǎng)過程。針對教育實習的性質,結合現(xiàn)今社會對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就業(yè)需求和教育實習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完善“集中與分段相結合”的教育實習模式(如圖2所示)。

圖二 “集中與分段結合”的教育實習模式圖
集中實習時間安排在第七學期,這也是教學實習的主要部分,分段實習就是在集中實習之前,從大二開始,每學期安排一周時間,從組織學生到附近中小學看課開始逐步過度到讓學生在校內進行模擬實習,最后進入到集中實習階段。其實,從表面上看這也是一種分段式教學實習模式,但它注重的還是最后的集中實習階段,以前的每學期一周的實習安排只是為這一階段做準備,這樣便于學生能夠通過提前預演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針對性的解決以及到集中實習階段時能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專業(yè)技能。
實習基地的選擇要突破常規(guī),注重實際效益。目前,從體育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出路來看,體育教師、公務員考試、社區(qū)體育指導員、體育產業(yè)公司等依然是學生就業(yè)的主流方向。因此,在實習基地的安排上,應與社會緊密聯(lián)系,建立多樣化的實習基地。及時了解社會對體育人才需求的質量規(guī)格,打破傳統(tǒng)的集中時間、集中地點、單一對象的實習形式,實施多形式、廣范圍的教育實習。具體的實習途徑如下圖3所示:

圖三 多元化實習基地模式圖
由于4-8周的實習時間,在時間上無法保證學生圓滿的完成教育實習任務,達不到教育實習的真正目的。因此,采用“集中與分段結合”的教育實習模式,安排相應的實習時間有利于實習生較好的鍛煉、提高和掌握專業(yè)技能。在“見習”和“演習”階段,每學期安排一周的時間,由高校教師帶領學生就地取材,通過初步感悟過渡到置身其境,再上升到切身體驗。經過這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之后,實習生對體育課的教學已有了初步的體驗與認識。在第四學年的上學期,我們再集中安排10周左右的時間來開展真正的體育教學“實習”階段。這樣不僅可以大大縮短學生的適應期、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更快地進入教師角色,從而更流暢、更出色地完成實習任務。

表4 實習成績評定總體結構表
建立嚴格、科學的教育實習管理體系,要結合當前形式下體育教育實習的特點,摸索新的實習管理方式,挖掘實習學校指導教師的資源優(yōu)勢,創(chuàng)新教育實習管理體制。在實習生中加強師德等職業(yè)道德與職業(yè)標準的相關教育,嚴格執(zhí)行各項實習規(guī)章制度。要遵循實習指導教師權責對等原則,強化教師責任意識。首先,要制定明確的指導教師任命標準,選聘有豐富的體育教學經驗、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責任心強的教師。其次,選定指導教師后,在實習工作期間,應對其工作建立規(guī)范、嚴格的工作考核機制,尤其是中學指導教師,確保其圓滿完成指導實習生的工作。
3.5.1對學生教育實習的評價
采用結構綜合評定法,建立成績評定表(如表4所示)。
3.5.2對指導教師工作的評價
高校實習指導教師既是教育實習業(yè)務的指導者,又是實習工作的組織者與領導者,其工作責任和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實習效果,為提高教育實習質量和管理水平,表彰優(yōu)秀指導教師,實習結束時,可由學校領導、教研室主任及全體實習生來共同對指導教師的工作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并與教師的獎金、職稱評定相結合。對于不稱職的指導教師給予扣除獎金,取消以后的指導資格等方式進行懲罰。
參考文獻:
[1]孫杰,陳玉霞,張政權.體育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質量評估方法探討[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2,(4):15-17.
[2]李相如,周林清,顧韋農.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改革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6):20-23.
[3]許聲宏.社會需求與北京體育大學本科教育實習改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 (12):57-60.
[4]徐開春,劉丙權,江志強.關于體育院系教育實習基地建設的研究與思考[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3,(3):43-45.
[5]金健秋,車保仁,于軍.體育系教育實習改革的研究[J].體育學刊,2000,(4):68-71.
[6]余純璐.體育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的模式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報,2002,(11):19-21.
[7]陳家起,楊祖輝.體育教育實習的“多元化”[J]. 體育學刊,2001,(11).
[8]李樹怡,孫敬,朱越彤,李秀華,蘇連勇.體育教育實習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3,(18):54-57.
[9]高等學校教材編寫組.體育教育實習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95-298.
[10]張弛.體育專業(yè)教育實習之我見[J].中國學校體育,1999(4):67.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Hubei, China.
Gao Song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shù)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從教育實習模式、實習基地、實習時間、實習管理、實習評價等五個方面對湖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現(xiàn)行的教育實習現(xiàn)狀、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優(yōu)化措施,以期為提高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效果和質量提供理論上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改革優(yōu)化
Abstract:With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paper conducts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P.E. majors in Hubei universiti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5 aspects of the educational model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practice base, time of practice, practice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evalu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reform with the intentio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effect and quality of college P.E. majors.
Key words:the special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practice; reform and optimization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2.031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2-0070-3
作者簡介:高嵩(1962-),男,山東濱州人,教授,研究方向: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