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臨汾市第一實驗中學,山西 臨汾 042300
?

業余網球愛好者功能性動作篩查的應用研究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of Amateur Tennis Enthusiasts
山西省臨汾市第一實驗中學,山西 臨汾042300
王勇
網球運動屬于隔網對抗型項目,對于參加網球運動的人群來說,對其力量、耐力、速度等身體素質綜合能力要求較大,同時網球運動又具備娛樂性、競技性和健身性于一體,受到不同人群的歡迎。[1]但是,受到網球項目本身運動特點,其高對抗、大強度的特點,對于力量、速度和耐力的要求很高,沒有訓練基礎的人群很容易受傷。比較常見的與網球相關的運動損傷有肩周和肩袖損傷、膝關節損傷、肌腱韌帶與關節損傷、網球肘等。[2]而網球業余愛好者,由于比較缺乏有效的運動訓練基礎,因此表現出的傷病特征較多。以太原市業余網球愛好者網球運動損傷為例,運動損傷的部位主要發生在腰部肌肉拉傷、上下肢關節和腿部肌肉上;損傷類型最多的為關節韌帶扭傷;運動損傷的特點主要是陳舊性、急慢性、急轉慢損傷上來;損傷的原因主要是動作錯誤和肌肉關節的負擔過重等。[3]
Gray Cook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功能性動作篩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ing,簡稱FMS),最初被運用到足球運動員的身體功能動作篩查中。[4]并以其高效的實用性和測試的準確性逐步推廣開來。由于業務網球愛好者普遍沒有行過系統專業的網球運動技能訓練,在進行在大強度的網球運動過程中,網球動作不規范,身體沒有力量,勉強進行網球運動,存在著較大的傷病隱患。本研究針對業余網球愛好者的運動特點,對業余愛好者進行FMS動作篩查,并分析其是否存在傷病隱患,為預防網球運動損傷提出一些矯正建議。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選擇臨汾市網球愛好者協會40名網球運動愛好者,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網球愛好者基本情況
采用FMS功能性篩查對網球愛好者進行測試,并用spss17.0對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功能性動作篩查分別由深蹲、跨欄架、直腿弓箭步、肩部靈活性、仰臥舉腿、俯臥撐和旋轉穩定性七個動作構成。完全按照要求完成每個動作為3分,出現代償或者降低標準為2分,代償過度或者嚴重偏離標準為1分,做動作過程中身體任何部位出現疼痛為0分。Kiesel K在對美國專業足球隊采用FMS動作篩查后表明,總分在14分以上者比在14分以下者的身體傷病概率要大。[5]因此,滿分為21分,及格分為14分。此外,在雙側對稱動作篩查評分當中,取測試成績最低的作為評分標準。
2結果與分析
由表2可知,網球愛好者的FMS平均得分為15.20分,只比預警及格分14分高1.5分。根據表3所示,14分以下(含14分)為16人,占比40%;15分-17分為18人,占比45%;18分-20分為6人,占比15%。這說明網球愛好者的身體功能水平處于較低水平,存在潛在的運動損傷。從附加的疼痛測試上,深蹲、肩部靈活性和旋轉穩定性均存在0分的情況出現,部分網球愛好者身體功能測試上已經出現較為嚴重的問題,需要進行必要的身體恢復訓練。此外,根據表4所示,對稱測試項目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中,上踏步左右腿、直線弓箭步左右腿P<0.01,呈現非常顯著差異,直腿上抬左右腿P<0.05,呈現顯著差異。說明網球愛好者存在單側肢體的過度使用情況,雖然沒有出現0分,但是肢體運動過程中的不對稱容易造成單側肢體負擔過重,從而增加潛在的運動損傷的風險。

表2 功能性動作篩查各項得分分布

表3 功能性動作篩查總分分布

表4 對稱測試項目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分析
2.2.1深蹲
深蹲是跨過關節最多的測試,能夠測試髖、膝、踝等多關節的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同時也對肩部的對稱性進行測試。FMS篩查結果說明,網球愛好者的深蹲平均得分2.15,低于各項平均得,2.17。說明網球愛好者的下肢力量不足,代償現象較為明顯,甚至出現疼痛的0分情況。因此,需要加強網球愛好者腿部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的練習,以保護髖、膝、踝關節。
2.2.2上踏步
上踏步測試的是髖、膝、踝的穩定性和對稱性。在上踏步測試中,網球愛好者的平均分為2.30,且存在左右非常不對稱的現象。網球運動雖然要求左右移動,但是長期使用慣用腿會是左側肢體的屈髖、登伸能力優于左側,優于是直線跨欄架,兩側肢體左右不對稱的現象表現的會非常明顯。上踏步是高重心的跨步動作,如果左右不對稱,則會造成上網搶球過程中重心不穩,造成膝關節和踝關節的急性損傷。在長期不正確的網球技術運用過程中,很可能造成其他運動損傷的出現。應該加強網球愛好者兩側髖、膝、踝靈活性和穩定性,加強核心力量練習。
2.2.3直線弓箭步
直線弓箭步會使身體被動的處于壓力集中的狀態并至下肢處于剪切應力中。網球愛好者的直線弓箭步的平均得分為2.03分,且存在且存在左右非常不對稱的現象。這與網球愛好者在揮拍擊打過程中處于上下肢相互對抗的動作模式,為了保持身體的穩定而形成平衡點。由于網球運動的極速奔跑和制動,快速的變向等,這種平衡點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網球愛好者的弱側腿(右側)在減速、變向過程中,容易發生膝關節韌帶拉傷。因此,需要加強網球愛好者下肢肌群的動態穩定性能力和髖、膝、踝的靈活性。
2.2.4肩部靈活性
肩部靈活性對肩關節的外展、內收等能力進行測評。網球愛好者的肩部靈活性平均分為2.05分,且有0分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出現,與網球運動的大力揮拍有很大關系,網球運動的雙手持拍擊球,本身對肩部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要求較高。此外,觀察發現,網球愛好者的右肩活動量明顯多于左側,容易造成右側頻繁性的代償動作,從而導致身體的不平衡性,增加網球運動損傷的風險。因此,應該進行雙側肩部的活動量,進行雙肩的外展內收練習,提高雙肩的穩定性。
2.2.5直腿上抬
直腿上抬是在上身穩定條件下對一側上抬腿后部肌群的柔韌性、骨盆穩定性、異側腿的穩定性的測評。在直腿上抬測試中,網球愛好者的平均分為2.38,且存在左右非常不對稱的現象。網球運動對耐力的要求較高,動輒1個小時左右的運動量,且跑步是隨機的,沖刺與制動隨時發生,容易使一側肢體出現過多的運動代償,從而造成運動損傷的隱患。因此,要加強雙側下肢的柔韌性,進行動態拉伸,提高雙側腿的后部肌群力量。
2.2.6俯臥撐
俯臥撐測試的是軀干在水平面內的對稱性和穩定性,反映的是核心力量穩定性。網球愛好者俯臥撐的得分較高,平均分為2.50分。如果軀干穩定性不好,則不能保證很好的揮拍和擊球速度。因此,網球愛好者雖然在俯臥撐的得分上較高,但是要注意腰部肌肉力量的訓練,避免在大強度的網球運動中對脊柱造成過大的壓力,以避免產生腰肌傷病的問題。
2.2.7旋轉穩定性
旋轉穩定性是較為復雜的動作測評系統,主要測試的是軀干在矢狀面、冠狀面、垂直面上的穩定性,對神經和肌肉協調的要求很高。網球愛好者在旋轉穩定性上的平均得分僅為1.8分,且0分現象最多。這說明晚秋愛好者的軀干多平面穩定性很差,神經和肌肉的協調能力不足,核心力量也存在不足。核心力量是影響身體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對FMS的分數影響較大。網球愛好者應噶加強核心力量的訓練,加強速度練習以提高神經肌肉的協調性。
3結論
臨汾市網球愛好者FMS篩查得分較低,身體功能方面存
在不足,進行網球運動中有較大的運動損傷隱患。應該加強身體功能性訓練,提高核心肌肉群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解決出現疼痛部位的問題,改善雙側肢體的力量、柔韌等素質的對稱性。依次提高旋轉穩定性,直線弓箭步、肩部靈活性和深蹲能力,以預防網球運動中的損傷。
參考文獻:
[1]曲綿域,于長隆.實用運動醫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3:663-665.
[2]鮑勤.網球運動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防治[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2):62-65.
[3]呂夏頔.太原市業余網球愛好者運動損傷調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36-38.
[4]Gray Cook. Movement-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M].Target Publications,2010:28-30.
[5]Kyle B.Kiesel, Phillip J. Plisky, Robert J.Butler.Functional movement test scores improve following a standardized off-season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s[J].Scand Journal of Medicine Science and Sports, 2011,21(2),287-292.
[6]喻林,李青. 關于功能性動作篩查(FMS)的概述[J]. 當代體育科技,2014,4(23):22-23.
[7]朱玉龍,趙騫.黑龍江省田徑運動員功能性動作篩查(FMS)測試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4,32(4):76-81.
[8]陳杰林.由功能性動作篩查結果看武術套路運動員的體能訓練[J].搏擊(武術科學),2014,5(10):64-65.
Linfen No.1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Linfen 042300, Shanxi, China.
Wang Yong
摘要:了解網球愛好者功能性動作能力現狀,為有效預防網球運動損傷提供建議。對臨汾市網球愛好者共計40人進行采用功能性動作篩查(FMS)測試。結果表明,網球愛好者的FMS平均分為15.2分,14分以下(含14分)占比40%;15分-17分占比45%;18分-20分占比15%;深蹲、肩部靈活性和旋轉穩定性均存在0分的情況出現;在上踏步和直線弓箭步上P<0.01,直腿上抬P<0.05,呈現出高度的左右不對稱現象。臨汾市網球愛好者在網球運動中有較高的運動損傷風險。
關鍵詞:網球愛好者;功能性動作;篩查;運動損傷
Abstract:The paper studies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of tennis enthusiast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tennis sports injuries. The paper conducts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FMS) among 40 tennis enthusiasts in Linfen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verage score of tennis enthusiasts’ FMS is 15.2 points, 14 points below (including 14 points) accounts for 40%; 15 to 17 points account for 45%; 18-20 points account for 15%; 0 points also appear in items of squat, shoulder flexibility and rotational stability; in step and linear lunge, P<0.01; while in straight leg lift, P<0.05, presenting a highly asymmetric phenomenon. Thus, tennis enthusiasts of Linfen city have higher risk of having sports injuries in playing tennis.
Key words:tennis enthusiasts;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sports injuries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2.042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2-0095-3
作者簡介:王勇(1971-), 男, 山西臨汾人, 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和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