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4)
沅水流域辛女信仰中的分神傳說及其影響淺析
胡云(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4)
在沅水兩岸的一些邊遠山村里,保留著古老的辛女信仰。在他們的信仰中,辛女盤瓠不僅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影響了他們的價值觀以及當地男女在家庭里的特殊角色扮演。
少數民族;辛女信仰;民間宗教
有關盤瓠與辛女的故事古籍多有記載,據《后漢書·南蠻傳》記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盤瓠。……盤瓠遂銜人頭造闕下……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盤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盤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歸,以狀白帝,于是使迎致諸子,衣裳斑蘭,語言侏離,好入山壑,不樂平曠。帝順其意,賜以名山廣澤。其后滋蔓,號曰蠻夷。……今長沙武陵蠻是也”[]這就是盤瓠辛女信仰的來歷。
在湖南省的瀘溪、辰溪一帶,盤瓠辛女的信仰已經成為民族始祖信仰。從2014年至2015年,我多次深入這一帶開展田野調查,收集了大量故事。我在此主要梳理其中的一個分神傳說及其影響。
在古代,信仰辛女盤瓠的這一區域村民為了祭拜方便而舉行了一次分神儀式。盤瓠辛女廟,在當地叫公公娘娘廟,里面主要祭祀盤瓠公公、辛女娘娘、臣子以及他們的兒女。廟址原在辛女巖山腳下,此地叫黃狗沱。據說當年盤瓠被他的兒子打死后,丟在辛女溪中順流而下,流到此處時狗毛還呈黃色,因此將這里叫黃狗沱。但是,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年,當地人將這里的廟分別搬回各自的村里去了。各村村民在各自的村里祭祀盤瓠辛女,這里的廟也就隨之毀棄了。這就是盤瓠辛女信仰中的分神傳說。這個故事帶給我很多疑問:他們為什么要分神?又是如何分神的?分神之后又是如何安置廟宇中的神像?又會舉行什么樣的祭祀儀式?帶著這些問題,筆者在辛女巖周圍村莊進行了田野調查。
信仰辛女盤瓠在瀘溪一帶非常盛行。筆者走訪鐵柱潭時,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老者很熱情地向筆者講述了分神的來歷與經過:
我們村(鐵柱潭)與汀流村逢年過節或者家里有事都要到辛女溪村的廟里去拜祭很麻煩又遠,所以我們幾個村就商量能不能把神分了,免得耽誤做功夫的時間,我們這幾個村一想,是的,太遠了,爬山過河是麻煩,最后商量以雞叫為準,公公為大,雞一叫就可以放鞭炮搶神了,但我們鐵柱潭村最遠,要是搶神肯定搶不贏他們幾個村。于是我們鐵柱潭村就留了個心眼,在離廟不遠的地方偷偷派人守候,只要聽到雞叫聲我們就趕緊去搶,我們村是第一個到達廟里的。所以我們村就把公公搶(回來)了,其次就是汀流村,他們村搶到的是娘娘,最后等辛女溪村的人去廟里時,公公娘娘都被搶走了,只剩下兒女在那里。所以我們鐵柱潭村搶的是公公,汀流村搶的是娘娘,辛女溪村是兒女。
這就是汀流村、鐵柱潭村以及辛女溪村分神的來歷。為什么要分神?為了各村民祭祀方便。大家都希望將廟搬回到本村附近去祭祀。分神的辦法,按照到達神廟的先后分公公、娘娘與兒女。
分神之后,大家都在各自的村莊里建立了公公娘娘廟,里面供奉的神祇沒有變,也就是說,分神之后,各村的廟里都按照原來的模式供奉著公公、娘娘、臣子以及兒女。但是廟的名稱卻已經發生變化。鐵柱潭的廟稱為公公廟,汀流村的廟稱為娘娘廟,辛女溪村的稱為兒女廟。看起來僅僅是由原來的一座廟分成了三座廟,其實,分神之后,還產生了一些新的儀式、新的故事,這些儀式與故事并且影響到實際的生活。
1.分神之后形成不同的神靈權威
在汀流村和鐵柱潭村走訪時,鐵柱潭村認為公公(盤瓠)比起娘娘(辛女)要靈驗一些。但當我們走訪汀流村時,他們村認為娘娘(辛女)要靈驗些。這樣的結果是在筆者的預料之中,因為他們都在捍衛自己村的神,在他們的眼里本村的神是至高無尚的,具有最高的權威性。
鐵柱潭村79歲高齡的老人宋宏喜向筆者講述的公公顯靈的故事:在我年輕的時候也就是國民黨時期,隔壁的幾個村要聯合起來打我們村,我們村里總共合起來也就80多號人,根本就不是那幾個村的對手后來我們就求公公保佑我們,哪知我們走在路上,那個幾村派人去點人數,他們把80多個人點成了800多人,那幾村一聽有800多人,那打不羸他們。算了算了走人。這不就是公公顯靈讓我們打都沒打就勝了。
從上述這段故事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鐵柱潭村把這次不戰而勝的結果都歸功于公公(盤瓠)。在他們心中,他們視盤瓠不僅僅是他們的祖先同時也是他們的保護神。祖先神一般被認為是善神,它能保護本部落、本民族人丁興旺,事業成功。[]汀流村也同樣的對我講述了一些有關娘娘顯靈的事跡,而且在交談中村民表現的非常興奮與激動。因為在今年的農歷五月在舉行龍舟節比賽時,鐵柱潭村的龍舟隊去浦市參加龍舟比賽。他們村由于怕麻煩而沒有先繞回汀流村去拜祭娘娘廟,結果在比賽中鐵柱潭村的龍船劃沉了,最后以失敗而告終。第二次鐵柱潭村去參加比賽前,鐵柱潭村的龍舟隊總結了上次失敗的經驗教訓,在他們出發之前先繞到汀流村去拜祭娘娘廟,請求辛女娘娘的保佑,讓鐵柱潭村在比賽中能獲勝。果真,鐵柱潭村在這次龍舟賽中真的獲勝了。
汀流村村民粟臘玉對筆者說:鐵柱潭的龍船來拜祭娘娘廟的時候,我們還準備了鞭炮在廟門口迎接他們。我們還給他們的龍船賞了紅。這次有了娘娘的保佑。果不其然在這次的比賽中鐵柱潭村羸了船。
在這次田野調查中,我們可以得知鐵柱潭村信仰的是公公(盤瓠),汀流村信仰的是娘娘(辛女)。雖然這兩個村信仰的對象不同,但他們之間的信仰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從廟名來看,他們好像是分開了,實際上當我們走進廟里,公公(盤瓠)和娘娘(辛女)的神像并沒有分開,仍然是以夫妻和神的形象出現在廟里。但從心理的角度出發,當地人并沒有從真正的精神上去分開他們。在祭祀的儀式上,我們也可以得出,只要當地人的村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們都要去祭拜公公(盤瓠)和娘娘(辛女)。這兩位神都不能不去祭拜,若沒去祭拜,他們會把不好的結果都歸功到因為沒去祭拜公公(盤瓠)娘娘(辛女)而造成的;若去祭拜,而且最后所寄托的愿望也實現了,他們會把這種功勞歸功于公公(盤瓠)和娘娘(辛女)。從祭拜儀示來分析,公公和娘娘在各村形成不同的權威,在鐵柱潭村信仰公公(盤瓠),在汀流村信仰娘娘(辛女)這兩個村雖然在信仰上有區別,但他們把這兩座神看成一個整體、相輔相成的整體,各自行使著不同的權威。
2.對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
(1)對當地家庭男女角色與地位的影響
在汀流村,村民粟臘玉、向美玉等一群婦女向筆者講述了她們村與其他周邊村都不同的一個現象,是什么現象呢?71歲的粟臘玉向筆者講述了她們村與其他村不同的家庭關系:粟臘玉:我們村都是女的做主,男的在外面賺到的錢都要拿回家給婆娘管,有什么事做決定也都是我們婆娘說了算,就像我兒子在縣里當了局長,我媳婦的工作都是我兒子找關系安排的,他賺的錢還不是一樣全都交給他婆娘管,啥事都是婆娘說了算。
筆者:那您心里難受不?自己培養的兒子給別人去賺錢
粟臘玉:這有么子難受的,我們村都是這樣的,不信你問問她們,我們這個村從古到今天都是女的做主,在家里也是我說了算。
筆者:那從你們村嫁出去的女孩到了她們的婆家是不是她們做主
粟臘玉:那不呢,從村里嫁出去的女都是男的做主,但從外面嫁進來的女呢,她們享福啰可以在家里做主。
筆者:為什么你們這兒都是女性做主
粟臘玉:我們村是娘娘廟呀!娘娘是女的,那我們肯定是女的說了算啦!
在這一段的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汀流村的民間信仰崇拜的是辛女娘娘,辛女娘娘的信仰潛移默化的也影響了汀流村的家庭角色觀念:在家庭的生活角色中,他們能夠接受和認同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特別是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汀流村的女性有更多的發言權,她們掌管著家庭的主要財物和各種親屬之間的關系,而汀流村的男性更多是充當配合女主人的決策。
(2)對當地廟宇管理的影響
據筆者的調研觀察:鐵柱潭村的盤瓠廟與汀流村的娘娘廟,從兩座廟的表面上來看汀流村的娘娘廟要比鐵柱潭村的盤瓠廟干凈得多。走進盤瓠廟,廟門敞開無人在那里打掃而且到處都是雜草與破壞的石板和磚碎塊;但汀流村的娘娘廟的廟門是緊閉的,只需要給守廟的人打個電話,她們立馬趕到給你開門,而且廟里的神像擺放干凈整潔,甚至她們怕灰塵散落在神像上面,她們在神像的頭頂上都扯上了蚊帳,以防止灰塵掉落在神像上。然而在鐵柱潭村,由于廟門是敞開的,走進去與在汀流村的感覺落差很大。經過打聽,盤瓠廟里專門管理盤瓠廟的管理員是幾位男性,而汀流村管理娘娘廟的是一群女性,或許這就是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差別,女性在整理內務上占有優勢,而男性在對待內務這一塊可能要遜色一些。在管理娘娘廟的這一群女性中,她們只要有來娘娘廟的香客她們都會主動向香客索取一定費用,而且索取的費用不低于一百元,她們利用這些香客捐贈的錢來整理娘娘廟所需要的資源。但鐵柱潭村沒有像汀流村這樣去管理再加上沒有主動向香客索取香油費用,自然而然影響了盤瓠廟里的維護與建設。
綜上所述,辛女盤瓠對當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都帶來了不同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把自己的內心愿望寄托在他們的宗教信仰中。在宗教信仰中,他們又把他們自己的思想貫穿于神的思想。人的思想與宗教思想是相輔相成,誰也分不開誰。少數民族宗教影響著當地老百姓同時老百姓的思想也影響著宗教信仰。
[1][宋]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2829—2830.
[2]賴永海.宗教學概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169—170.
10.19312/j.cnki.61-1499/c.2016.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