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姿 賀志明(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131)
大學生法治精神的培養途徑
張梅姿 賀志明(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131)
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是一項迫切的艱巨的任務,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大意義。
法治精神;大學生;法治教育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特色科研團隊建設項目(2014TSKY003)(2015TSKY001)
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是一項迫切的艱巨的任務,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大意義。既然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培養社會法治精神,那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的核心就是法治理念。要弘揚法治精神,就是人人都法治信仰,有法治理念。怎么樣才能樹立大學生法治理念弘揚法治精神?
堅持把大學生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自覺守法,遇到事了要找法,解決問題要靠法,這叫法律理念。而且要堅持領導干部帶頭、模范守法作為樹立法治理念的關鍵。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這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特色。就樹立榜樣,而且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列入干部院校必修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課程。這個現在已經推開了,看現在中小學包括初中都專門有法治這門課。這就是下一步怎么落實。至于說普及法律知識,這里有個機制問題,誰的責任、誰的義務、誰是主體?所以這一次,四中全會特別強調,各級黨委政府應該發揮領導作用,不能推給司法局、司法所,領導干部不承擔責任,那可不行。所以宣傳、文化、教育部門、人民團體都要齊抓共管,都要參與。而且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這個機制四中全會確定的非常好。應該是教育在先,宣傳在先,而且要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官、律師等以案施法制度,就是這些專業人員,就這些法治工作的專業人員。他們有義務普法,加強普法講師團、志愿者隊伍培養。而且要把法治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建內容,開展群眾性法治精神活動,健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提高普法學習。這是全方位的要求,包括媒體、宣傳、文化活動,大家都有責任。尤其是媒體公益普法,你像什么電視,要按照這個要求,商業廣告應該少點,多點普法的公益廣告。在文化宣傳上,四中全會講了。大家都有這個責任,你像藝術宣傳,你不應該宣傳法治精神,應該要去除人治,這不你們的責任,你們不能反過來。
牢固樹立有權力就有責任,有權利就有義務的理念,這是對兩部分人,一部分是對民,一部分是對官。我們知道,一個社會,傳統的中國社會的劃分,有官民之分,官就掌握公共權利,民就是所謂的繩頭小民。那好,按照現在社會主義法治的要求,為官者,掌握權力者,一定要明確,有權力就有責任,因為權力和責任是對稱,權力對的是責任。不是說權比法大,更不是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行這么簡單,而是所有的權力行為都有責任,因為這是現代的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這是對為官者。對老百姓?對民,有權利就有義務。我們作為(包括大學生)公民,生活在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從憲法開始到法律,對你們的權利,一二三按照順序有保障。但是這個世界上通行的規則就是有多少權利,也得有多少義務,不能光享受選擇,不履行義務。
比如說作為一個商人,光經商掙錢,但是由此就帶來一個得納稅,不能說掙錢的時候挺高興,納稅的時候就偷稅漏稅,那不行,那就是權利和義務割裂了,那不符合法治的精神。所以說官民,各自的本份,各自的法治化的定位,首先在理念上要建立起來。當然四中全會特別講要加強誠信培養,健全(包括大學生)公民的組織守法信用記錄,這是什么意思?不守法、不守信用者列入黑名單,而且我們知道過去我們光看到是對企業,污染、違約列入黑名單。但是我們注意,四中全會決定把(包括大學生)公民放進來了,健全(包括大學生)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這句話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就是不守法、不守信用的就是黑名單。一個有序的事不就是這樣,因為大家知道我老實巴交奉公守法和一天到晚鉆法律空子和違法亂紀,那社會待遇能一樣嗎?將來就要搞違法亂紀的人寸步難行,這樣法治的文化才能彰顯出來。所以說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所以說這個不論是企業、社團還是(包括大學生)公民,我們一定要建立一個良好的信用記錄。說將來說社會判斷一個人,包括銀行相關的機構判斷一個人信用如何,道德表現怎么樣不就是通過這些。所以從現在開始,尤其是從青少年開始,我們要建立樹立這樣的理念,就是叫做守法誠信的褒獎機制里邊我們要站到褒獎這邊,不要在失信懲罰的那邊。
加強(包括大學生)公民道德培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這《決定》里邊特別講,看法治說了半天它的重要性,但注意,法治不能脫離道德,而且好的法治,完善的法治,健全的法治是有充分的含量的道德底蘊。看《決定》講的道德底蘊,這個判斷非常好,強化規則理念。看特別強調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公共秩序,優良的風俗。而且我們知道四中全會倡導契約精神,盡管這個名詞是個老名詞,但是放在黨的文件中是個新概念。因為我們不得不說,契約精神的判斷以及它的地位我們過去從來沒有置以應有的地位,這一次黨的四中全會決定給了它應有的地位。而且用了倡導契約精神這樣的,這是一個不小的突破。因為一個群體社會,大家陌生人之間怎么經常的組織一個社會?就是靠契約。而且下一步,四中全會不是確定要撰制我們國家的民法典,將來民法典撰制出來,如果生效以后,我們國家的契約制度會比現在嚴密的多。就是未來對我們的法制化的考驗那個標準要高得多。因為現在多多少少在民事法律,包括商事法律還不是很發達,將來按照四中全會的部署,希望民法典如果就位了,將來生效了。那我們(包括大學生)公民,每個(包括大學生)公民都在這里邊,的信用記錄,你們的契約表現如何,那可都是,誰也跑不掉。就從現在開始,就要遵守契約精神。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這就是我們現在面臨的很現實的任務。那么現實社會法治精神,剛才說的是第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樹立法治理念,從三個方面展開。
10.19312/j.cnki.61-1499/c.2016.02.060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XJK013CDY011)、
張梅姿(1969—)女,湖南常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德育;
賀志明(1963—)男,湖南長沙人,教授,研究方向:高職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