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恬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
論皮革化工污染的防治策略
趙恬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摘要:皮革化工行業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和無限的可能,另一方面其也成為了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為了讓皮革化工行業更好的服務于我們,如何降低其污染,走上綠色化工之路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接下來,本文將根據筆者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詳細論述皮革化工行業源頭治污的對策研究。
關鍵詞:皮革化工行業;源頭治污對策
要想更好的防治皮革化工行業的污染,必須從生產原料、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產品等多個環節共同著手、齊抓共管、標本兼治,從源頭上防污、治污、控污,真正的實現清潔生產,從根本上全面系統的避免或者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皮革化工污染特點分析
在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中,土壤、空氣、水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和物質基礎,其中,任何一方面遭到污染和破壞,就會嚴重威脅人們的正常生活。而皮革化工行業往往會對土壤、空氣、水這三種人們必需的物質環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和污染。比如說,皮革化工廠生產出來的污水,具有覆蓋性、酸堿性、好氧性、富營養性以及有害性等特點,會對地面水和地下水產生嚴重的影響和破壞。皮革化工行業生產的廢氣,往往具有含塵、腐蝕性、刺激性、有毒性、易燃易爆性等特點。另外,皮革化工行業產生的廢渣同樣對土壤、大氣等造成影響。也就是說,皮革化工行業的“三廢”對于人類和環境的影響是一種立體化、全面的影響,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以及工農業生產。因此,治理皮革化工行業的污染需要從源頭上進行,標本兼治,達到最佳治理效果。
2皮革化工行業源頭治污的對策分析
2.1皮革生產過程的綠色化。皮革生產過程的綠色化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采用可再生資源以及無毒害資源,這種原料被稱為綠色原料。通過原子經濟的形式來反應生產過程的綠色化程度。最佳的原子經濟是指生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轉化成目標生產物,不產生任何廢棄物和副產品,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完全實現皮革化工的零排放。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這種情況比較少,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無害廢棄物或者少部分的副產品也是比較經濟的一種情況。而且,在理論上可以完成的經濟反應,如果用到實際操作中,必須需要催化劑,或者通過工藝條件的改進才可以完成經濟反應。還有的綠色生產,通過一個化學方程式很難實現經濟反應,那么,就可以通過綠色生產組的方式進行,就是這個環節的廢棄物正好是下一個化學反應所需要的原材料。這種首尾相接的密閉式生產過程,也有效的實現了綠色生產過程的零排放。比如說,在過去生產純堿的過程中,食鹽這種原料的利用率非常低,而且大量的無機鹽被排泄出去,造成了當地的水源污染。而循環式、密閉流程的聯合制堿法,就不會排除廢液,環境污染的問題大大得到改善。
2.2切實推進清潔生產循環經濟之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國的皮革化工行業已經積極的推廣和開發了一系列的降低污染、節約資源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其中,28項先進的生產技術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推薦,大大促進了化工行業的發展。各個皮革化工企業必須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制定出循環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和經濟規劃,把清潔生產真正的作為降低污染、提高經濟效果的重要措施。比如說,通過積極的進行技術創新、實踐和探索循環經濟,東北助劑化工廠已經成為了典型的循環經濟發展的企業,通過污水處理站的建立有效的實現了水資源再利用,通過爐渣回收系統、樹脂回收系統以及硫磺回收系統這四項清潔生產措施,大大解決了治污困難費用高的問題,據統計每年可以節約水資源18萬立方米,節約原材料3100噸,節約用電712000千瓦,回收950噸硫磺,減少污染物4100噸,進而獲得了900萬元的經濟收益,有效實現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進一步促進企業的持續、健康、可持續發展。
2.3大力促進產品結構和產業機構的優化升級。一方面,需要根據各地方的環境特點進行產業布局的合理調整,將現階段的這種企業之間的分散布局進行整合,加快工業園的建設的進程。一方面,結合國家的大政方針,進行增長方式的轉變,依靠技術創新、進步以及降污減耗,進行化工新領域開拓,在傳統的感光材料、粘合劑、涂料、染料等精細化工的基礎上,重要發展特色、專用、新型產品,特別是精細、綠色化工產品的開發。真正的將皮革化工的生產立足在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上來,努力建成可持續、能循環、少排放、低能耗、高產出的綠色生產。
2.4強化環保投資的力度。要想進行綠色化工的生產,除了依靠化工行業自身的力量之外,還需要加強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資金投入,從而,在整體上提高化工行業的調整產業結構和治理污染的力度。政府和化工企業必須要同抓共管,加強對環保資金的投資力度,通過多種方式和措施籌集治污資金。相關的環保部門需要將環境保護、防止污染放在各項工作的重點位置,加大對企業清潔生產、污染治療的政策支持。
2.5通過法律的形式強化環境監管。《環保法》等各項法律制度一定要切實落實和實施,真正落實一票否決制和環保目標制度,有效實現GDP的綠色增長。相關的環保部門必須依法強化對皮革化工企業的三監管,嚴格執法力度。在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中,必須將治污放在所有工作的重點,促進企業通過生產工藝、生產流程、設備原材料等環節的改進,從根本上降低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促進化工行業的綠色發展。
3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圍繞著皮革化工行業源頭治污的重要性以及皮革化工污染特點進行分析,從五個方面:皮革生產過程的綠色化,切實推進清潔生產循環經濟之路,大力促進產品結構和產業機構的優化升級,強化環保投資的力度,通過法律的形式強化環境監管詳細論述了皮革化工行業源頭治污的對策研究。
參考文獻:
[1]吳夢君,江蘇省精細化工行業推進污染減排的政策及措施.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10(01).
[2]張濤,鄧愛萍,江蘇沿江某化工園區有機污染調查與研究.環境科學導刊,2011(01).
[3]張華,陸良縣西橋工業區水泥行業污染防治調研報告.環境科學導刊,2011(02).
中圖分類號:X7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2-0021-01
作者簡介:趙恬(1994.07-),女,漢族,遼寧朝陽人,沈陽師范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應用化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