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康祝婷,羅吟吟
(1.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2.云南民族大學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00)
?
國內外學者對于“鄉規民約”和“基層社會治理”的研究現狀探析
何帆1,康祝婷1,羅吟吟2
(1.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2.云南民族大學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00)

康祝婷(1991-),女,碩士研究生,山西太原人,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專業:行政管理。
羅吟吟(1991-),女,碩士研究生,江西南昌人,云南民族大學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方向: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摘要:國內外如今有眾多學者研究“鄉規民約”以及“基層社會治理”。國內學者與國外學者在研究“鄉規民約”方面有什么異同?國內外學者在研究“基層社會治理”方面有什么異同?本文將一一揭曉。本文將對國內外關于“鄉規民約”和“基層社會治理”的研究現狀進行闡述。
關鍵詞:鄉規民約;基層社會治理;民族地區社會治理
1“鄉規民約”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探析
1.1“鄉規民約”的國外研究現狀。國外學者對鄉規民約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對國外的鄉村治理的研究。雖然國外許多學者沒有在他們的文獻中提到“鄉規民約”,但是國外學者在研究國外鄉村治理的文獻中提到了“非正式制度作為正式制度的有益補充”,這一點與我國學者研究鄉規民約頗為相近。
1.2“鄉規民約”的國內研究現狀。從國內學者的一些論文可以看出,國內學者對于鄉規民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將鄉規民約與村民自治相結合,研究傳統鄉規民約的歷史發展以及通過對鄉規民約方面的歷史反思,分析出對當代的啟示作用有哪些。例如從張明新的論文:《從鄉規民約到村民自治章程—鄉規民約的嬗變》可以得知,他對于鄉規民約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將鄉規民約與村民自治相結合來進行研究。同時對鄉規民約的研究還包括對鄉規民約的嬗變的研究。
2國內外關于“民族地區社會治理”方面的研究現狀
2.1國內學者關于“民族地區社會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探析。國內學者關于“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民族鄉村基層社會治理上面。將“鄉規民約”融入“民族地區社會治理”中來進行研究,最好的研究方式是將“鄉規民約”融入“民族鄉村基層社會治理”上面。因為只有將“鄉規民約”融入到“民族鄉村基層社會治理”當中,才能更好地、更方便地、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研究的成果才更具有價值。
國內學者關于鄉村基層社會治理方面具備代表性的觀點如下:
(1)山東大學的王忠武教授主要研究農民賦權和村莊善治相關問題,他認為村莊善治是農村發展的理想模式,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
(2)安徽大學的范和生教授認為鄉村基層社會治理需要協調好政府與社區、社區與村民的關系,走出政府強大、社區弱小的關系困境,消解鄉村治理共同體式微的風險。當前鄉村社會治理主體的過渡性、模糊性狀態引起了對治理主體的建設問題的高度重視。而且現在出現了多元化的治理主體。作為一個重要次級的鄉村基層社會治理要納入到國家治理體系之中,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在社會穩定中創新鄉村社會治理、完善國家治理體系。
(3)華東師范大學的郭娟教授主要從事農村流動人口與基層社會治理問題,她指出,農村流動人口規模龐大,現今的鄉村仍以“三八六一九九部隊”為主。要加強基層鄉村治理,光靠現有農村力量遠遠不夠,必須促進農村精英回流,吸引有文化、有技術、能創新的中青年力量建設鄉村。
2.2國外學者關于“民族地區社會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探析。國外學者關于“民族地區社會治理”方面的研究一般是融入到城市基層社會管理、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當中,因為在國外,有很多少數民族是聚居在城市當中的。當然在國外,也有某些少數民族聚居鄉或少數民族聚居的村,但是關于這方面的文獻頗少。近年來,國外對城市基層社會管理的研究一般融合于社會管理研究理論之中,較少有對其單獨研究而形成的理論形態,而西方的社會管理理念卻始終滲透于城市基層社會管理的實踐之中。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于社會管理理論的研究由來已久,由此也產生了許多具有時代特點和特殊價值傾向的理論成果,其中較有代表性的理論有傳統公共行政理論,新公共管理理論和新公共服務理論。
參考文獻:
[1]明恩溥. 中國鄉村生活. 北京:時事出版社,1998.
[2]孔飛力. 中國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1796 ~1864 年的軍事化與社會結構.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3]傅衣凌. 中國傳統社會:多元的結構.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3),2~7.
[4]杜贊奇著,王福明譯. 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 年的華北農村.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
[5]王仁堪. 丹陽縣勸捐查戶章程. 王蘇州遺書卷七.
[6]費成康主編. 中國的家法族規.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194~197.
[7]卞利. 明清徽州村規民約和國家法之間的沖突與整合.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6(1),77~83.
[8]胡楊. 中國農村精英研究的問題域及其整合. 河南社會科學,2006(1),11~15.
[9]任敏. 精英流出與農村穩定. 甘肅理論學刊,2003(5),39~42.
[11]李普塞特. 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中圖分類號:R58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2-0096-01
作者簡介:何帆(1989-),男,碩士研究生,湖南長沙人,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專業:行政管理,研究方向:電子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