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創新發展
嚴瑋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2)

我國順利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后,文化多元化發展需求日益顯著,面對文化多元化發展趨勢,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不具備較高“實效性”發展水平。只有從根本角度入手,改善教育實效性狀態,才能為實現大學生健康教育工作目標創造良好基礎條件。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差的原因
1.1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輕視
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發展階段所發揮的教育作用都是無可取替的。從教人員考慮自身發展利益,往往將大部分工作精力投入到教學科研活動中,而沒有強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等院校必須從根本角度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實現教育方式的持續創新。
1.2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政治教育創新不足
1.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沒有適應文化環境的變化
經歷長達三十余年的改革開放發展歷程,我國思想文化領域已經呈現多元化發展狀態。隨著全球化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傳統文化領域已經遭遇西方文化意識的嚴重侵襲,道德理念、價值評估標準等已經發生巨大改變。受傳統計劃經濟體系影響,我國文化發展長期處于十分閉塞的環境中。而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發展階段后,文化領域內涵蓋內容更為復雜,其中包括中西方文化差異、主流與非主流文化差異等,其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影響作用更為明顯。但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調整無法真正適應社會發展腳步,最終導致工作實效性特征無法真正滿足實際發展需求。
1.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把握大學生群體的變化
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經濟體系發展階段后,人們傳統價值觀念已經發生巨變。從根本角度分析,思想活躍、文化需求水平較高等都是大學生群體的基本發展特征。眾所周知,“九零后”群體大部分是家庭的獨生子女,相對比較而言,其具有更為顯著的自我保護意識,心理防線薄弱,無法在團隊協作中發揮良好作用,一旦受不良情緒影響,很容易走向極端。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思想結構變得尤為復雜。所以,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須結合實際發展狀況進行全面調整,積極給予大學生正面回應,為實現最終發展目標創造良好基礎條件。
1.3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日益惡化
1.3.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觀環境不斷變化
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所謂宏觀環境主要是指整體社會環境,其中包括國內外政治環境、國內外經濟環境等。在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國際文化領域受到巨大沖擊,使我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不斷面臨全新發展問題,只有適時進行調整,才能真正滿足實際發展需求。
1.3.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觀環境不斷變化
對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所謂微觀環境即是指社會、家庭、社區等小范圍環境。實際發展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不僅受宏觀環境的影響,家庭、社區等微觀環境對其發展的影響作用也不容忽視。微觀環境直接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在多元化文化發展背景下,父母關系以及家庭結構趨向不穩定,易對大學生造成負面影響,相關因素已經嚴重阻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2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對策
2.1結合大學生思想意識不斷變化,為滿足多樣化發展趨勢進行持續調整
2.1.1適應多元化文化發展趨勢
從目前發展狀況來看,全球已經基本進入多元化文化發展階段,高等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過程中,必須正面面對,不能采取任何措施逃避文化趨勢的調整。結合實際發展狀況,高校必須進行全面的多元化文化發展趨勢研究,所謂文化多元化,即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使不同類型文化進行全面價值碰撞,為大學生思想價值形成創造良好環境條件。
2.1.2適應大學生思想意識發展需求
第一,對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主體教育對象即是大學生群體。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開展之初,應當結合大學生實際心理需求,有針對性開展教育引導活動,充分體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實效性。第二,面對文化多元化發展趨勢,大學生很容易接受國外腐朽的思想價值理念,如果不得到全面控制,則勢必對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實現設置眾多阻礙。
2.2實施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即是充分強調學生群體的主體地位,相關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與理解,尤其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強調學生主體作用即是結合自身能力狀況,從教師隊伍培養、教學條件創造等方面逐步加強投入力度。
2.3調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體發展環境
面對文化多元化發展趨勢,傳統教育環境也開始發生巨大改變,透過層層迷霧,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實質即是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為實現最終教育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綜上所述,文化多元化發展趨勢的不斷深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提高對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認識,積極為教育活動開展創造良好基礎環境,為全面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做好全面工作準備。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2-0226-01
作者簡介:嚴瑋,女,湖南婁底人,碩士,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