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海,林婭軍
(江西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22)
?
關于國內外跆拳道俱樂部經營模式發展的相關研究
李龍海,林婭軍
(江西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22)

林婭軍(1990-),女,漢,江西上饒人,碩士研究生,江西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為運動生理生化。
摘要:本文正是基于跆拳道運動在我國發展的現實情況下,調查南昌市跆拳道館的發展現狀,分析跆拳道館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并對南昌市跆拳道館的經營模式進行研究,以期為南昌市甚至我省跆拳道館的發展提供一些現實數據和理論支持。
關鍵詞:跆拳道館(俱樂部);管理;經營模式
1國內對跆拳道館(俱樂部)開展及經營模式的相關研究
跆拳道運動在韓國被稱作為國技,并于1966年正式進入國際性機構,使這項運動推廣到全世界。從20世紀初跆拳道進入我國這一百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經濟實力突飛猛進,國民的文化素質進一步提高,對外態度日益開放,文化需求日益突出。這一百多年的歷史是跆拳道在中國區域發展的探索之路,也是韓國跆拳道學者辛苦追求的付出之路。
劉廣君的《研究跆拳道俱樂部的開展狀況》結論指出跆拳道俱樂部器應適當增加資金改善俱樂部的硬件設施、拓展籌資渠道,采用資源共享等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同時開發,各跆拳道俱樂部應共同合作,同時可與社會上有場地條件的單位合作,這樣可以緩解場地不足,減少經營者的場地租金壓力。
喻業在《湖南省經營性跆拳道館管理模式研究》中指出我國跆拳道俱樂部在管理理念、人員構成、場地規模、課程設置及操作方式上與韓國跆拳道館上有很大區別。同時中國跆拳道的管理者應該借鑒學習韓國跆拳道館的管理方式。在管理的同時必須運用現代企業科學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設立職能部門,有效利用數字信息化功能,實現教練員、管理員職業化,加強人才的后繼培養,提高管理和教學的水平,提升道館的服務水平,在培訓內容設置人性化,環境創建人性化,道館安全制度化。
賀捷在《江西省大眾貽拳道市場開展現狀和發展對策研究》中指出江西省跆拳道館大多處于虧本狀態,因場地面積較小,服務及配套設施不完善,收費出現惡性競爭等現象;男性教練員多于女性,年青人為主,學歷較低,無證上崗的現象普遍存在。政府應進行宏觀調控,避免惡性競爭;引進科學的經營管理理念;加強教練員管理,提供繼續再教育機會;準確定位,培育市場,刺激消費。
綜上所述,跆拳道俱樂部開展成功主要是靠健全器材設施,規范生產廠家,及時培訓教練員,增強跆拳道的師資力量,避免單一教學;建立大眾跆拳道市場體系,加大品牌連鎖效應,提高跆拳道在市場的影響力;各俱樂部在收費上應做到統一,避免惡性競爭;管理者及經營者應積極創新,跟上市場變更,隨時了解學員的想法,提高服務力度,提升學員的滿意度;相關政府應建立行政部門,完善法律法規,避免亂經營,加強對學員晉級考試的要求力度,提升跆拳道的影響力,開拓跆拳道健身市場,給經營者帶來更大利益。本研究結合南昌市跆拳道俱樂部開展為經營者提供參考。
2國外對跆拳道館(俱樂部)開展及經營模式的相關研究
韓國是在全球跆拳道理論研究最多的國家,尤其對跆拳道俱樂部經營策略、推廣等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近些年比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Kang 等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許多私人道館過分關注公共體育設施,道館會費和資格等方面,而忽略了如何從顧客的角度出發,改善服務。建議施行積極的服務營銷策略引進顧客。
Kim 建議那些低認知度和不具備差別化的私人道館,需要憑借創新性的領導或教練來提高認知度,給消費者留下差別化的印象。簡而言之,教練的人格魅力、出色的教學能力及道館的服務構成了核心競爭力。
雖然國內專家和學者都發現了現行市場的亂象和缺點,但甚少有文章從經營模式去研究我國跆拳道俱樂部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再者,我國市場的無序性與韓國比較相似,通過閱讀國外的文獻了解他們的解決方案對我們有指導性的意義 。
3對跆拳道館(俱樂部)管理及經營模式的研究現狀
隨著跆拳道在中國的興起和青少年跆拳道運動項目的發展。跆拳道俱樂部經營者主要目的是贏利,需要在經營管理方面積累經驗,才能使俱樂部越走越遠。
楊霖在《關于我國大眾跆拳道市場的相關分析》中指出我國大眾跆拳道應該從品牌建設、市場定位以及完善在市場中的關系三個營銷方面出發,并注重這三方面的人才培養和相關人員素質提升,實現營銷理念與時俱進,利用價格競爭等多種營銷方式。
黃志華、時曉梅在《我國商業跆拳道俱樂部發展現狀及營銷策略分析》中指出我國商業跆拳道俱樂部正是快速發展時期,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特別是營銷理念的運用上需要大量的理論基礎作保障;各道館在價格上比較單一,嚴格的會員制,導致跆拳道俱樂部受到束縛;師資隊伍參差不齊,教練員魚龍混雜;跆拳道練習模式單一,配套內容不完善;一些俱樂部不顧市場的有限需求,進行圈地運動,使跆拳道市場處于惡性競爭狀態。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應對南昌市的跆拳道俱樂部經營者進行有效的培訓、對教練員專業技能、資格認證、場地設備及經營理念等進行調研、統計、分析,提出發展對策,旨在促使社會跆拳道更加人性化、健康化、科學化,為地區跆拳道項目管理中心制定政策提供參考,為社會跆拳道的經營與管理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以促進社會跆拳道的進一步普及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廣君. 吉林省跆拳道俱樂部開展狀況與發展對策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07.
[2]喻業. 湖南省經營性跆拳道館管理模式研究.湖南師范大學,2012.
[3]賀捷. 江西省大眾跆拳道市場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南昌大學,2011.
[4]楊霖,趙喆. 關于我國大眾跆拳道市場的相關分析. 科技經濟市場,2015,03:188.
[5]黃志華,時曉梅. 我國商業跆拳道俱樂部發展現狀及營銷策略分析.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S2:238-239.
中圖分類號:F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2-0240-01
作者簡介:李龍海(1986-),男,漢族,江西吉安人,碩士研究生,江西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為運動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