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芬(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湖北武漢 430000)
基于微課的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應用研究
魏芬(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湖北武漢 430000)
網絡時代的飛速發展,教育模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如何能讓學生高效的學習是每一位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而微課的出現,就是順應時代變化而產生的一種教學模式。針對一些學生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積極性不佳,效果不理想等問題,結合課程內容設計合適的微課,激發C語言程序設計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達到最佳效果。
微課;C語言程序設計
計算機技術、網絡的飛速發展及智能手機的普及使人們每天接收的信息越來越多,每天面對大量爆炸性的信息,人們更樂于接受一些“微”信息,“微博”、“微信”等軟件的火熱預示著人們進入了一個“微”時代。
時代在發展,教學方式在變化,現在學習者只需要有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進入到網絡,就可以觀看視頻,自主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受到了學習者的歡迎。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微課”也引入到了課堂,“微課”的出現是順應時代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微課”是教學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教師根據課程的教學內容,將每一個教學知識點制作成一個小視頻,通過動畫等形式對知識點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能力進行自主學習,因為每一個知識點錄制的時間不長(十分鐘左右),而且采用的是學生感興趣的視頻,因此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近幾年,國家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開展了一系列的信息化比賽,如全國中小學微課大賽、全國微課教學比賽等,目的是通過比賽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水平,讓教師能夠制作出更加生動的“微課”,協助教師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
《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程是計算機及相關學科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課程采用的教學形式為理論+上機實踐,一堂理論課程結束后再配合一堂上機實訓,在理論授課過程中,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及板書的形式講解知識點,上機實訓時針對知識點進行訓練。
《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程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
1.《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涉及到很多理論知識,對于枯燥的理論知識講授學生興趣不濃,并且該門課程連貫性較強,一旦一個知識點沒有掌握,對于后續的學習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使一些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學習起來較吃力。
2.《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一般開設在第一學期,由于各種原因,課時量得不到保證,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每堂課程內容較多,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大部分學生并不能當場消化理解。
3.《C語言程序設計》是一門程序設計課程,需要學生多練,能夠獨立思考設計程序,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弱,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遇到困難的知識就選擇放棄。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打破傳統的 《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模式,輔以現代科學技術,而微課的引入正好滿足了這一條件,可以很好的彌補傳統的 《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模式的不足。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以微課的形式教學,需要老師對該門課程經脈非常熟悉,對課程進行分解,提煉關鍵知識點,并且要考慮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在設計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每個知識點應該采取的制作形式。
本文以《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一個知識點選擇結構為例,來說明微課的設計及應用。
1.教學目標
選擇結構是C語言三大結構之一,是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后續知識的基礎。
選擇結構通過不同的判斷條件選擇不同的運行程序,得到不同的結果。選擇結構需要使學生理解單分支、雙分支和多分支結構,能夠分析程序含義,運用正確的分支結構編寫程序,運算得到正確結果。
2.微課的設計
微課知識內容選擇好后,應該根據知識內容選擇適合的設計形式。本文采取的是動畫加PPT錄屏相結合的方式制作微課。
(1)導入設計
微課制作第一步大多數是導入知識點,導入的方式有多種,比如動畫、學生直接提問、情景引入等方法,本文采用的導入方法為動畫視頻“迷宮大營救”,要營救朋友必須穿過迷宮,迷宮里有很多條路,必須根據條件來選擇走哪邊,路的條數與選擇結構的單分支、雙分支和多分支一一對應,正好可以引出本次微課的知識點。
(2)知識點講解
隨著動畫短片的播放,根據路的條數及條件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學習三種分支結構(知識點采用PPT錄屏的方式進行講解):
第一種單分支結構:if語句。
第二種雙分支結構:if-else語句。
第三種多分支結構:if…else if…else語句。(多分支結構有多種形式,這里以最常見的為例進行講解)
(3)結尾總結
微課最后由動畫人物進行知識小結,鞏固知識點,加深印象。
通過微課在《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應用研究,可以發現微課教學具有如下特點:
1.微課輸出的格式為視頻,可以將枯燥的理論知識以生動活潑的方式講授給學生,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微課的時長為10-15分鐘,學生可以在任意的課后時間進行觀看學習,增強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消化;
3.微課教學資源除了微課視頻外,還有知識點教案,教學PPT、上機練習及素材、作業及答案等,形成一個資源包,鞏固學習。
這些特點的應用正好解決了本文在前面提出的《C語言程序設計》的問題,因此可以在《C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工作中進行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手機和電腦的普及使我們進入到了信息時代,高科技為高校教育帶來了新的教學手段,微課就是最新型的一種教學模式。
可以通過對《C語言程序設計》整個課程關鍵知識點進行微課制作,形成知識點資源包,產生課程“資源庫”。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結合資源庫實現自主學習,達到最優效果。
[1]李玉林.微課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研究.山東工業技術,2016(6)
[2]黃麗韶.微課在C語言公共課中的應用。軟件導刊.2016(5)
[3]咼明輝、周文芳.“微課”在C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3)
[4]相方莉.“微課”翻轉課堂在高職C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0)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