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亞(平頂山學院 河南平頂山 467000)
如何培養地方院校學生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馮小亞(平頂山學院 河南平頂山 467000)
自主學習在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得到越來越多教育學家們的認可。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自主學習能力是其必備能力之一,為其今后的終身教育奠定基礎。本文在分析地方院校學生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影響其自主學習能力的要素,探討如何培養地方院校學生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大學英語;地方院校
教育部2007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強調了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隨著學者們對自主學習研究的推進,其在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更加得到教育學家們的認可。同時自主學習能力作為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為其今后的終身教育奠定基礎。
目前,地方院校學生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存在諸多問題,本文結合其現狀,分析影響其自主學習能力的要素,探討如何培養地方院校學生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1.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觀念薄弱
在地方院校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總是把教師和課堂作為中心。導致學生們比較依賴教師和課堂學習,而這種依賴使學生們的英語自主學習觀念比較薄弱。而學習觀念又直接決定他們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學習方法和策略的不同選擇會導致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兩種不同的學習效果,而這又關系到能否激發學習者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盡管地方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不斷進行改革,教學中融入多媒體網絡教學,但學生的自主學習觀念仍然薄弱,課下不能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無法實現課堂和課下學習的有效結合。
2.學生情感因素影響自身英語自主學習
教育心理學中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情感因素往往影響其教學效果。涉及到英語學習的主要情感因素是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以及興趣。學習動機是學習者進行學習的內在推動力。而興趣是激發學習者進行學習的心里傾向,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因此,對于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來說,端正的學習動機勢必幫助激發其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習者就有了端正的學習態度。目前,地方院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有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夠端正。導致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被激起,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越來越多的學生無法因真正喜歡英語而學習。而這些對其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
3.學生不能利用課外時間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
對于任何學習活動來說,學習活動前的目標和計劃的制定是非要必要的。在學習過程中,目標能夠為學習者指明方向、明確學習任務。計劃的提前制定而計劃能夠幫助學習者進行有序的學習。目前,在地方院校大部分學生的意識中,英語自主學習非常重要,但在每個學期的學習實踐中,明確的自主學習目標和清晰的學習計劃的制定總是被他們忽視,即使一部分學生有了目標和計劃,而大部分目標往往總是概括的,沒有具體化、清晰化,學習計劃往往是不切實際的、不適合自己的。因此,他們不能夠很好地利用課外時間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
1.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師作為教學的實施者,教師的教學理念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在傳統教學中,往往以教師為中心。這種教學理念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認清自己在學生學習中的引導和輔助作用,認清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要關注于學生個體的發展,側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為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主動對學生的學習策略和方法進行系統而有效的訓練和培訓。
2.學生的學習能力或認知水平
在現代教育理論中,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是通過在各種學習活動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被他們的學習能力直接制約著,具體涉及到他們的英語語言知識、學習策略等。在教育心理學理論中,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他們的元認知知識以及元認知策略有著緊密的關系。在實際學習中,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同時,學習者的學習也各具特點。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會受到這些差異和特點的直接影響。因此,學習者在學習中,需要了解自我,從而提高自主意識。
1.更新教學理念,增加管理意識
在地方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如大班授課、沒有構建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側重應試教育等。大部分教師把教學僅僅定義為“授業”、“解惑”,教學中依舊側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作為個體的學生的自主能力的挖掘和培養。所以,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增強其管理意識。教師應意識到他們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實施者,是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作為管理者和組織者,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開展各種有效的課堂和課下活動,幫忙學生增強對自己學習負責的意識。
2.轉變學習觀念,加強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認知
地方院校大部分學生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習觀念比較陳舊,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認知有限。他們對于學好英語仍停留在詞匯和語法的死記硬背上,比較依賴教師和課堂。而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往往被他們忽視,學習效果不很理想。反過來,又將影響其英語學習的主動性。所以,轉變學習觀念,加強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認知,關注個體差異,制定符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強化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習效果。
3.加強策略教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進行有效學習,個人所用的幫忙自己理解、學習以及記憶信息的思想和行為。在教學中,大學英語老師要側重培養學生的能力特別是其綜合應用能力,除了傳授語言知識外,還要幫忙學生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技能。更為重要的是,在教學中,教師們應該更新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關注他們的個體情感體驗,關注他們的個體學習方法,關注他們的個體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我們知道,在一切客觀條件一樣的時候,不同的英語學習策略對學生的影響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教學策略使用得當,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將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有利于他們在英語學習上實現他們的目標,有利于他們在學習上取得成功。所以,加強策略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營造自主學習環境
地方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要想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不行的。所以,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就顯得非常必要。教師組織學生參加第二課堂活動,引導大家進行各種英語技能的訓練。為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可組織學生參加英語角、英語朗讀比賽、配音比賽、閱讀經典名著、閱讀英文報刊、收聽英文電臺、周末英文經典影視欣賞、英語周末文化廣場、讀后感等。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可利用網絡資源,構建校內在線學習系統,將課堂和課下有效結合起來,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
[1]鄒建萍,葉萍. 影響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96
馮小亞(1982--)女,河南鄧州人,平頂山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是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