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唯
服務小微企業財政政策研究
呂 唯
當前,政府在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方面所提供的財政政策仍然存在一定問題。為了小微企業更好地發展,必須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加快市場環境的改善,同時也使得小微企業擺脫不利的發展困境,實現健康發展。
小微企業 財政政策
(一)稅收政策存在普適性
當前我國小微企業主要承擔稅收負擔和稅外負擔兩種負擔。根據稅法的規定,小微企業和其他企業一樣,同樣需要繳納增值稅、營業稅以及土地使用稅等多種稅費,可以說稅負繁重。同時,有的私營小微企業還存在雙重征稅的情況。甚至有的作為企業法人的小微型的個體工商戶還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很多還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除了稅收負擔以外,小微企業還要承擔稅外負擔,主要是各種稅外基金、行政費用以及稅款和罰款等,在這些有強大的收費權部門面前,小微企業所能做的就是忍痛繳費,別無他法。不僅如此,社會保障費用近些年來也日益加重,社會工資水平也日益攀升,社會保障費用已經成為小微企業的巨大負擔,使得企業的社會壓力被無形加大。對于小微企業來說,即便是在資本運營效率低下甚至無效時,仍然需要清償債務、支付貸款利息,并承擔其他各種稅費負擔,導致小微企業利潤收益持續走低。另外,小微企業不能上市,很難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導致資金投入偏低,缺乏技術創新活力,使得小微企業技術進步受到了很大的阻礙,也就很難獲得快速發展。
(二)財政扶持力度不足
小微企業較之大中型企業,企業自有資產比較少,信用度偏低,可供融資的渠道比較少,即便是在沿海發達城市,小微企業通過銀行貸款融資也存在很大困難,無奈只能向親戚和朋友借款。小微企業經營規模有限,需要10萬到100萬不等的資金量,而進行銀行貸款,手續過于繁瑣,同時銀行開出的抵押擔保條件很高,導致小微企業寧向親戚朋友拆借,也不愿意向銀行貸款。對小微企業的困難進行分析,不難發現當前小微企業原材料采購成本不斷上漲、勞動力成本也日益提升,相關能源價格以及融資成本都有不斷提高的態勢。但是在這些方面,政府將小微企業與其他企業一視同仁,并沒有針對小微企業出臺相應的財政政策,即便有,扶持力度也不大,使小微企業生存面臨著巨大的困難。
(三)政府保障機制欠缺
新形勢下,小微企業所面臨的政策環境依舊不公平,很多地區所實行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福利性減免政策都只是針對大中型企業,而小微企業則被排除在享受范圍之外。要實施市場經濟,崇尚的就是自由競爭,競爭又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其前提是必須確保競爭的公平性和有序性。而目前市場經濟中存在較多的競爭無序和過度競爭,比如在政府采購招投標中,小微企業由于自身條件不足會失去機會,使得小微企業生存的空間受到嚴重打壓。同時,不少小微企業之間還存在過度競爭的情況。不少企業對質量和服務的意識不夠強,往往傾向于通過“價格戰”的方式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并將其作為提高市場份額的有效途徑,而這種無序的過度競爭方式所取得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此外,很多小微企業還面臨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思想和方法落后的問題,很多在小微企業任職的人員都來自農村,受教育程度比較低,進入小微企業后,企業方面也沒有對其組織相對系統的培訓,即便是有,也只是針對高層企業管理人員的。
(一)不斷完善現有的稅收政策
如前所述,稅收政策存在普適性導致小微企業處于一個尷尬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稅收政策進行不斷 完善,根據地區經濟發展的現狀制定并實行差異化的稅收政策。在東部地區,為了讓小微企業經營的負擔不斷降低,可以通過推動稅費改革的方式來促進小微企業快速發展,而中西部地區,小微企業經濟基礎相對薄弱一些,可以考慮專門針對這些小微企業通過降低稅率或者減小應納稅所得額的方式繳納企業所得稅。同時,當前國家制定的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標準過高,很多企業都因不達標而無法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因此,相關部門應當立足于地區實際,適當降低稅收政策的享受標準,從而讓更多的小微企業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考慮到西部地區小微企業數量較少,政府方面可以出面幫助其招商引資,從而吸引外部資金的注入。一方面,鼓勵小微企業,讓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并將原始資本投入取得利潤作為本金進行再次投資,允許按照投資額的一定比例作為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抵減額,也可以退還企業按照再投資額已經繳納的所得稅。另一方面,加強對外部資金的引導,注入小微企業中。針對這些外部資金向小微企業的投資所產生的收益,在征收稅款時適當降低稅率,這樣可以鼓勵外部資金投資。
(二)拓寬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
一方面,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中央及地方財政要對小微企業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劃撥專項資金用于設立小微企業發展專用資金,并對分散的資金進行整合,集中起來用于建設小微企業服務體系。配上政府部門的引導能讓聚攏的資金效用發揮最大化。政府還可以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對小微企業進行有效引導,讓其在價值和潛力巨大的項目商加強投資。比如說,由下崗職工所創辦的小微企業、西部不發達地區創辦的企業,應當適當撥付其用于特定事項的資金;如果小微企業一直處于成長期,經營狀況較好,但卻受到經濟形勢的很大影響,或者由于發生突發事件,導致經濟損失嚴重的企業,應給予其無償經濟援助。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微型金融。一是加快信貸管理機制改善,從而滿足小微企業不斷變化的經營模式的需要。鼓勵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繼續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方面的有關服務。二是政府方面要靈活運用各種財政措施,為了幫助小微企業防范和化解所面臨的金融風險,政府財政部門可以通過向其直接補充資金或者通過發放債券的方式為小微企業融入資金。如果小微企業的技術改進項目、研發創新以及人才招聘等確需貸款,貸款利息由政府財政承擔。同時,近些年來興起了眾多城市商業銀行,不僅具備較強的政策靈活性,而且貸款的利率也比較低,因此可以通過對其加以引導,從而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資金支持。
(三)政府部門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首先,政府部門應該不斷加快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完善。政府應注重自身主導作用的發揮,對政策服務環境進行優化,為小微企業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從而營造適當的創業環境氛圍。一定要針對地域特色探索出相應的發展模式,持續不斷地加大政府財政資金的支持,結合小微企業實際需求,適時開展交易會或洽談會,為小微企業創造相互交流合作的有利條件。還要加強各類行業協會等組織的相互聯合,共同免費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維權以及培訓等相關服務,從而讓小微企業間接受益。
其次,要加快推進依法行政進程。行政部門首先要嚴格自律,加強自身隊伍建設,對行政執法行為進行規范,使政策法規透明度提高,重視行政監督,避免權力濫用,這樣才能夠確保專權專用。強化信息披露,主動接受公眾的監督,從而為小微企業自身權益維護提供便利,行政部門還可以免費為小微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同時,各級政府還應及時向社會公布關于減免小微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以加強小微企業對收費優惠政策的了解,另外,監督和檢查工作同樣不容忽視,如果相關部門和單位不按政策執行,就依照相關行政法規對相關人員加以懲處。
(作者單位為沈陽工程學院財務處)
[1] 周月.政府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相關財政政策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4.
本文系2015年度遼寧省社科聯與高校社科聯合作課題研究成果,立項編號:lslgslhl-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