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君
行政事業單位基本建設項目財務控制分析
趙立君
本文主要立足于行政事業單位建設的現狀,通過分析其內部財務控制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行政事業單位 基本建設項目 財務控制
如今,事業單位的體制正發生著變革,這種變革是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的必經之路,對事業單位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對事業單位的財務進行合理的管理,是機關干部以及管理人員需要考慮的重點。事業單位具有的社會管理與法制監督的社會功能決定了其地位的高度,事業單位體制的改革主要體現在管理機制的不斷深化上,因此,行政單位的內部審計就顯得尤為重要。就目前事業單位管理現狀來看,其體制較以往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不可忽視的是,其基本建設項目的財務管理仍存在較多的不足。因此,筆者認為,各級部門應對此加強關注,并通過完善內部審計的相關政策來提高事業單位管理的效率。
(一)預算投資控制不到位
無論是從最初的立項階段,還是初步的設計階段,很多行政事業單位都沒有對基礎建設項目的規模進行設定;由于規模的不確定,加之審計部門對預算的不重視,導致了預算投資沒有實際的依據,相當一部分建設工程都是現場做、現場進行調整,很容易就會出現超出概算投資的現象。其次,由于預算的不精確,許多支出的浪費情況比較嚴重,加之基礎建設項目資金并不受預算的約束,導致預算管理不斷弱化;很多情況下,預算的作用并沒有真正地凸顯出來,形成了支出多少完全依賴于項目執行的過程的情況,這種弊端下產生的問題是極為嚴重的。此外,基礎建設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但是由于其周期較長,資金缺乏有效的統籌規劃等,嚴重弱化了預算管理,使基本建設項目結算資金經常出現超支的情況。
(二)審計監管不到位
行政事業單位在對基本建設項目財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單位內部控制力度不夠,這就需要從外部對其進行強有力的審計監管;但這部分外部監管在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卻存在很大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國審計機關對工程建設項目的審計主要采用工程決算審計模式,這是一種明顯的事后審計,監管介入滯后導致審計監管的主要作用無法充分地發揮出來。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其經常是在工程完工多年后才上報竣工的財務決算,這時工程結算時預留的質保金早已到期,且幾乎全部支付完畢;因此,審計無論審減多少資金都沒有出處,如果審減的資金金額巨大,事業單位無法用事業基金進行彌補,將會導致事業單位應上繳的資金賬目長期掛賬,甚至惡性循環。
(三)對基建會計后期收尾核算工作不重視
重視投資核算固然重要,但是輕視工程結算監管也會造成很大的問題。很多單位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工程主體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其覺得主要工作已經完成,剩下的都是些零散的工作,因此對后期的結算、決算工作沒有足夠重視;在工程竣工結算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及時進行竣工財務決算,基礎建設項目的賬目長期掛賬“在建工程”科目。國有資產無法及時轉入對應行政事業固定資產科目體現,往往是工程投入使用多年,期間已經有部分固定資產報廢或更新,但由于結算未完成而不能履行報廢固定資產的手續,長此以往,會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流失,不利于對國有資產的監管。
(一)重點事項
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基本建設財務的重點,是對資金支付、會計核算和竣工財務決算工作負責。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完整的管理體系,將財務核算的中心職能進行有效轉變,使財務支出資金的管理和管理制度的實際執行得到有效的加強,使核算中心向管理型發展。根據基本建設項目的投資批復,加強對工程預算資金支付的控制,及時匯總項目各項支出,盡量減少項目超概算投資現象的發生概率。
(二)基本依據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應結合相關的法律規范,建立一套適合本單位基本項目核算的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梢詤⒖嫉姆煞ㄒ幱胸斦坑“l的關于《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財建〔2002〕394號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會計法》《政府采購法》等。事業單位應做到:第一,嚴格地控制預算工作,使工程預算的準確度得到有效的提高;第二,建立明確的支付體系制度,要有嚴格的合同簽訂及付款等級審批制度,工程款項的撥付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制度執行;第三,建立規范化和制度化的決算審計和決算批復程序,這是工程竣工財務決算的過程中需嚴格遵守的規定。
(一)建立健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基本建設的內部控制
工程質量和效果建立在嚴格的基本建設項目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之上,將經濟責任制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有利于廉政建設得到有效的加強。事業單位有關人員對相關的規范要求要嚴格遵循,對得到批準的預算建設內容需要嚴格執行,對財務設置和財務管理工作要高度關注。并且,會計主體原則需要得到堅持,組織體系建設需要不斷完善,與基本建設項目相關的責任部門既要做到溝通順暢,又要做到制衡有效。此外,事業單位內部還需要加強相關的崗位培訓,提高基礎建設項目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使其能夠熟練地掌握一般程序和基本流程、熟悉相關的專業知識;對于崗位的配置要合理,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設置不相容的工作崗位。
(二)強化基本建設項目的財務核算
基本建設項目財務核算部門,主要負責控制建設資金收支、日常會計核算和完工后將要進行的竣工財務決算,將財務核算部門的職能進行有效的轉變,使支出監督管理得到有效的加強。與此同時,其還要發揮記賬核算和預算執行信息反饋等職能,變被動財務向主動管理方向轉變。
周期性強是基本建設財務區別于一般事業財務的特點。因此,周期性強也會帶來許多的弊端,其產生的問題往往是分散、不集中的,這加劇了問題的解決難度。由于歷史遺留的很多問題有時間的限制,很多不足都是以不解決而解決的,每項基建工程都是一個基本建設周期,少則一兩年,多則5至10年,有時候會有多個工程同時進行,一個工程要完全結算清楚,從最初的工程立項、初步初設到最終的竣工財務決算工作全程都需要財務的監督與把控。對每項已完工的基建工程進行竣工財務決算是一項很繁重的工作,需要整理大量的工程資料、財務資料、設備資料,對大量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歸納、計算、分配等,最終才能形成竣工財務決算報表上報上級部門等待批復。資金量巨大的工程需要等待財政部指派專門審計單位對工程進行審核,審核后依據審核結果進行批復;收到決算批復后還需要進行后期的移交資產、整理檔案、賬務處理、資金結轉等收尾性工作,這樣一個基建周期才算完成。
(三)項目招投標工作需要得到加強
項目招投標工作要想得到加強,就要具有公開性、公平性以及公正性。在實施項目之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工程的建設方,需要委托專門的機構編制招投標文件,有效估算基本建設項目的功能和造價,使其標底得到科學的確定。[1]此外,還要遵循相關的法律規范、成立專門的小組,使招投標工作得到有效的實施;各個基本建設項目小組需要結合法律的規定,制作有效的評標標書,這樣才能促進合同的簽訂。
通常情況下,基本建設項目投資金額、數額都不會小,并且涉及面較廣以及周期較長,容易導致財務資金控制欠妥,從而導致負面作用的產生。針對財務審計存在的種種問題,事業單位只有不斷完善建設項目以及確立內部審計體系,才能真正調整和實行行政單位的基礎建設以及內部審計制度。從而為事業單位減少財務風險,并促進我國事業單位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為綏中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1] 陳楚琪.探究強化企業財務管理的幾點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