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紅
淺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問題
孫秀紅
行政事業單位能否正常運行將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而財務管理在事業單位所有的管理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加強行政黨風廉政建設、改進干部作風的重要內容。基于上述情況,本文在簡單介紹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相關理論后,分析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
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問題 策略
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保證事業單位能夠正常的運營和單位各種工作能夠順利進行。近年來,雖然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升,但由于種種原因還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改善。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定義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主要是以國家規定的法律法規、制度方針為依據,有計劃地為籌集、控制和分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的過程。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規范單位的財務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單位健康發展。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主要包括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結轉和結余管理、專用基金管理、資產管理、負債管理、事業單位清算、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財務監督。其中,預算管理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中心;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結轉和結余管理是其基礎;財務分析是其手段;財務監督是保證。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特點
與公司相比,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有顯著的特點,主要表現在行政事業單位并不是以自身盈利為目的,其主要目標是實現國家賦予的社會職能,能夠更好地發揮其社會效益。而且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對象是國家的財政撥款、國有資產資源。所以,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必須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資金供給的關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國家、單位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
(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嚴格遵守各項財務制度、加強預算管理、規范資產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還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依法組織收入、努力節約支出、會計核算規范、防范財務風險。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可以通過財務管理,讓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單位發展越來越好,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標。因此,財務管理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充分發揮其作用,使國家經濟投入發揮其最大價值。
(一)預算管理不規范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預算管理工作并沒有足夠重視,主要表現在預算編制相對來說比較隨性,支出編制不夠細化,支出預算不夠合理;預算編制前未對項目進行嚴格的可行性研究,導致項目不能完成,預算不能執行;預算調整未進行嚴格的審批,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隨意調劑;對專項資金重申報輕管理,導致專項資金管理水平低下,未嚴格遵守專項資金的管理辦法,該專戶存儲的資金未專戶存儲、該分賬核算的資金未分賬核算、專項資金與非專項資金混用、未對專項資金實施有效監管,容易造成公用經費擠占專項資金、專項資金用途發生改變等問題。
(二)資產管理不規范
一些行政事業單位未嚴格編制固定資產卡片,未登記固定資產的購置和分配明細,使得資產管理責任不能落實到個人;損毀、報廢的固定資產長期掛賬,沒有及時清理并申報處置;應收款項長期掛賬、未及時催收,無法收回的壞賬未及時核銷;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未及時轉入固定資產管理;每年年末未對資產的賬簿與實物進行核對,導致賬實不符未及時發現,資產管理流于形式。
(三)財務監督缺失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缺少內部監督機制。有些單位財務管理制度雖然完善,但缺乏與之對應的內部監督機制,造成了制度的執行力不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約束力下降。有些單位雖然制定并執行了內部監督,但內部監督工作仍然由財務人員承擔,不相容崗位未有效分離,導致內部監督流于形式,形同虛設。另外,有些單位未對監督結果進行運用,未根據監督結果設置獎懲的激勵機制,導致監督發現的問題未及時整改,財務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
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可以發現,造成這些問題的因素主要有兩點。
(一)人為因素
一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相對不夠高,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不夠,因此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容易造成人為失誤。另外,行政事業單位不重視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與考核,即便有考核,其考核方式也較為落后,無法真正起到監督管理作用。
(二)制度因素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未根據自身實際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現行的制度不夠全面;其次,有些單位的運行情況和經濟業務情況已發生變化,財務管理制度多年未修訂,已經不適用,導致單位財務管理水平低下。
(一)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
人員素質決定工作成敗。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是從根本上解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首先,領導者以身作則,為職工樹立榜樣,起到引導作用,為財務管理營造良好的氛圍。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行不斷的培訓,使其能力不斷提高。此外,行政事業單位要引進綜合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為管理工作儲備新的力量。
(二)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
健全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可以對其經濟活動進行管理約束。一是要求單位要根據自身經濟業務和事項,全面建立財務管理制度。例如,單位要建立規范細致的經費申請、批準和審核制度,對財務報銷嚴格要求,使經費的支出更加合理合規。二是要求單位要根據自身的業務狀況和目標不斷更新制度,使財務管理制度越來越符合單位情況,促進單位健康有序發展。
(三)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機制
要想讓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發展,就要對其財務管理機制進行優化。單位可以從財政資金這方面入手,根據資金使用性質和類別的不同,分別采取不同的財務管理方法進行專項管理。有非稅收入的單位,要加強對票據的管理,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模式。
(四)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
首先,強化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要求財務人員在編制預算前對其內部業務情況進行了解、對市場情況進行調查、對項目可行性進行研究、對近年來的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審查和分析,以便于制定出更合理、更詳細的預算;其次,編制預算部門要和其他部門建立良好的溝通,進而取得更真實的財務需求,使預算管理工作更加真實可靠,減少隨意性;再次,對專項資金要嚴格遵守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進行存儲、撥付、管理和使用;最后,要嚴格按照批復的預算執行,并且注意執行進度,不能隨意更改預算項目、資金用途,不得超預算列支。
(五)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監督工作
行政事業單位要根據自身人員情況,或成立相應部門,或指定專人,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內部監督。負責內部監督工作的人員要保持獨立性,內部監督崗位與財務崗位要分設,由不同的人來擔任,形成內部的制衡機制。要定期或不定期對財務管理情況開展內部監督檢查,檢查結果納入績效考核的內容,與績效工資掛鉤,形成獎懲和激勵機制,以此防范單位在財務管理中的風險,確保單位財務管理規范有效。
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中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受到領導者的關注和重視。但是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仍然存在問題。為了行政事業單位能夠健康發展,需要加強對其研究與分析,并制定出適宜的策略。
(作者單位為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民族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