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娟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曹麗娟
多年來,行政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存在重購置輕管理的態度,使管理不規范,固定資產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規模逐漸在擴大,資產種類不斷增多,資產價值也不斷增加,給現階段的固定資產管理增加了難度。筆者通過對本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研究,發現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從法律法規等規章制度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對策與建議。
行政事業 固定資產 管理 問題與對策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而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是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固定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也在逐漸增大。自《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實施以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逐步規范,管理效率明顯提高,但在具體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固定資產采購不規范,采購管理混亂
2016年,河南省政府采購目錄的采購限額標準為2萬元,為刻意規避政府的采購規定,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采取“化整為零”的戰術分解采購規模。單一來源采購的條件之一是添購資金總額不超過原合同采購金額10%的,部分單位采用分次逐步添購的方法來使單一來源方式向供應商采購物品。另外,還有部分單位在談判小組的選擇、標書的撰寫上不夠規范,導致人為因素增大。固定資產采購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利害關系時應當回避方面做得不夠,私下交易、暗箱操作、“人情采購”等不規范甚至不合法的行為依然存在。
(二)固定資產管理混亂,賬務處理不規范
第一,領導不重視,未設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購買固定資產可以增加資產總額,是單位領導政績的一種體現,許多單位領導看重向上級要來專項資金采購大項固定資產,但對固定資產的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一些單位在購置固定資產后,由使用部門直接領用,固定資產只有賬務處理,沒有專門的實物管理人員,固定資產被領用后,就無法跟蹤管理。例如,在廣播電視行業,單位專業的高配置電腦在一線制作部室使用,有的攝像設備,在購買初期的確滿足了電視行業的需求,但隨著技術要求的提高,這些設備已經不能滿足業務需要,購置新的設備后,這些設備也會閑置,甚至去向不明。如果有專門的資產管理人員,可以對固定資產進行全單位統籌安排或者通過相關審批手續進行拍賣,既處理了閑置資產,也能發揮資產的有效性。
第二,固定資產疏于日常管理,缺乏定期的清查盤點。部分事業單位缺少固定資產的定期清查盤點制度,長期不對賬、不清點、監管不力,賬面反映的固定資產與實物不符,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的現象較嚴重。例如,調撥、接受捐贈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未在賬面上反映出來,形成賬外資產。
第三,會計核算不及時、不準確。該銷未銷,導致賬物脫節、存量不清;個別單位建造的樓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掛在“在建工程”和往來賬戶中;改擴建固定資產按維護費用入賬,減少了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三)固定資產處置不到位
按照行政事業單位的相關規定,單位對國有固定資產,只有占用和使用權,處置權歸財政部門和相關資產管理部門。一般情況下,行政事業單位要對其所有的固定資產進行處置,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但是,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沒有規范的處置流程,甚至對固定資產的處置充滿隨意性,有的直接當廢品處理掉。對固定資產的變價收入和殘值收入不執行“收支兩條線”。還有的單位存在以違規處置建造“小金庫”的不良現象,通過報廢處置、低價轉租、無償擔保等形式把國有中的非盈利性固定資產轉變為營銷用途,通過不良的資產處置方法人為謀利。
(四)固定資產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固定資產的配置時,缺乏發展遠見,沒有合理的購置計劃和科學的配置方案,造成固定資產的配置進入一個追求短期利益的誤區。還有的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環節缺少強有力的監督機制,使單位的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下,處理方面也缺乏監督審核,造成資源浪費嚴重,使固定資產不合理的配置、使用、處置等不規范的現狀無法得到及時的遏制。
(一)規范固定資產采購制度,加強采購管理
各級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嚴格遵守并規范執行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固定資產的購置應堅決執行政府的采購制度。各行政事業單位要根據自己的行業特點,制定自己的固定資產采購辦法,規范固定資產采購流程,嚴格按照固定資產的審批程序,制定科學的采購方案,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節約使用國家資金。對于管理混亂、制度缺乏的行政事業單位,要嚴格限制專項經費的批撥,加強對使用專項資金的審計。加強對固定采購人員的管理,特別是對高價值或大規模的固定資產采購,不但要嚴格執行競價制度,更要成立由單位領導、財務部門和固定資產使用部門等多部門組成的采購委員會,提高采購的透明性和科學性,避免人情和腐弊現象的發生。
(二)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機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起到基礎性作用。一是要在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占用和使用過程中,要對相關的資產配置、資產使用、資產分配、資產收益、資產處置等流程進行統一的制度規范,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二是要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其他配套流程,如固定資產的配置評估、固定資產的使用監督等,進行一個制度化的建設,讓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能在一套健全完備的制度系統中有序進行。其次,要實行固定資產管理負責人制度。每個單位都要設置一名領導負責本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負責掌握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審定固定資產的購置計劃,審批各項資產的處置手續,協調固定資產使用部門與管理部門的工作,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
(三)強化固定資產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為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強化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的內控機制,大型事業單位要設立專用設備管理部門,并配備相應的管理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負責專用設備的驗收和日常的設備維護以及報廢設備的技術鑒定。設立專職人員,管理所轄范圍的資產卡片,明晰分類賬以及資產的詳細資料,并負責與財務部門核對固定資產總賬。要組織專門人員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對盤盈、盤虧、報廢、損毀固定資產要查明原因,視不同情況分別進行處理。固定資產的采購和出入庫應有不同的人來擔任,不能出現一人兼任數職的情況。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是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基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有利于完善資產管理體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行政事業單位充分發揮社會管理職能,促進服務型、節約型、高效型政府建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為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1] 孫寶霞.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研究,2008(29):198.
[2] 馬莉.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解析[J].會計師,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