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倩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常見問題及改進策略
劉 倩
內部控制是興起于西方國家的一種現代化企業管理方式,其在企業的現代化建設與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已成為大型、跨國公司管理的重要模式。在我國,由于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還較為落后,尤其是在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鑒于此,本文將探究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問題與改進策略,以期促進事業單位健康、和諧發展。
事業單位 固定資產 內部控制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較大,且具有期限長、范圍廣、投資大等特點。由于長期內部控制缺失,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在多個方面均存在問題,這勢必會導致資產使用效益低、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新形勢下,加強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缺乏內部控制環境
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事業單位開展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重要前提,其涉及事業單位內部結構調整、責任分配等多方面內容。目前,我國大部分事業單位的內控環境達不到開展內部控制的要求,具體來說,表現在如下方面:第一,事業單位管理階層缺乏內部控制意識,管理人員尚未意識到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事業單位職責分配、組織結構不盡合理,權利過分集中。由于組織結構不合理,導致企業出現人才短缺、人員過剩等人力資源問題。第二,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大部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覆蓋面較窄,且與單位發展實際不吻合。第三,我國大部分事業單位的信息溝通機制不暢通,沒有設立合理有效的溝通反饋機制,且不同部門、不同級別之間權責混亂,遇到問題無法及時溝通。
(二)管理不規范
我國大部分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不合理、不規范,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第一,部分事業單位沒有按照政府采購方式購置政府采購性質的資產,而是自行完成資產購置。第二,部分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購置環節、保管環節、領用環節、報廢環節等存在一定問題,各項手續不規范、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管理規范,固定資產領用記錄不全,實物登記臺賬缺失,等等,這勢必會影響資產管理質量,導致權責不清、責任不明等局面。第三,部分事業單位在調撥資產、轉讓及報廢資產的過程中,缺乏完善的審批手續,財務處理不規范,無法按照程序辦理。與此同時,有的事業單位缺乏對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未及時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及保管情況進行清點。
(三)賬實不符
部分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基礎財務工作管理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管,這就會導致利潤作假、私建內賬等問題,嚴重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進而無法全面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情況。由于缺乏精確的固定資產成本核算機制,其內部控制無法統一確立各項標準。固定資產管理、使用部門以及財務部門未做到相互溝通協調,沒有及時對賬、清查,若遇到上級部門突查,甚至會出現編造數據記錄等現象,這就導致事業單位存在賬賬不符、賬物不符等問題。
(四)使用效率低
一般來說,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購置缺乏完善的市場調查,未進行可行性分析。在具體采購過程中沒有遵循采購流程,而是單純地按照單位領導喜好、意愿重復購置或購置需求性不高的固定資產,這勢必會影響資產配置的科學性。事業單位在日常運營中,既沒有對固定資產進行控制、考核、效益分析,也沒有對固定資產的使用調度進行合理統籌安排,這就會導致部分固定資產長期處于閑置狀態,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固定資產的整體使用效率。
(一)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在優化內部控制環境的過程中,要注意從細節出發,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必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全面加強事業單位領導階層的內部控制意識,提升其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提高領導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知程度與重視程度,將各項制度建設納入事業單位日常事務中,進而促進內控制度的順利實施。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必須認真遵守各項內控規范的要求,將財務部門利益與內控制度建設相聯系,真正將內控制度作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事業單位財務部門應嚴格按照各項規范要求,站在事業單位發展實際與資金運行實際的基礎上,積極探究固定資產內控制度的可行性與科學性。事業單位的領導、財務部門應共同努力,積極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第二,優化組織機構,構建起相互制衡的體制機制。事業單位在優化組織機構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實際情況,做到靈活操作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劃分管理層次時應以不同的管理幅度為依據,既不能過分細化各部門的職能、要求面面俱到,也不能粗略到連關鍵部門都沒有設置齊全,要結合市場需求和事業單位實際實現科學劃分,做到實用、高效、節約、協調。具體而言,在管理層次的劃分上應該同時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將各個職能部門協調起來,確保關鍵部門的健全完好,確保各部門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對于管理機構,要注意建立權力制衡機制,在保證不對工作效率產生較大影響的前提下把重要權利合理分配給各個方面。第三,構建企業文化。事業單位文化代表著事業單位的形象,其深刻影響著事業單位職工的工作狀態。成功的企業都會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中,事業單位要注意結合自身和社會現狀,強調以人為本,使各部門工作人員產生歸屬感、榮譽感與成就感。第四,制定和完善人力資源政策。優秀人才是企業“跟上時代步伐”甚至“超越時代”的重要保障。因此,事業單位要在選人、用人、留人上下功夫,應結合崗位現狀和企業長期發展計劃來制定人力資源政策,切實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與考核,加強對現有財務人員的教育與培訓力度。此外,還應加強財務人員內部控制理念、財務專業技術、法律法規等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培訓,定期開展相關制度學習。要加大財務人員會計知識、內部控制知識的培訓力度,在具體培訓過程中,還應注重對各個專業技能的培訓,如進行專門的預算編制培訓或內控專業培訓等。另外,應全面加強財務人員道德教育,培養“慎獨”思想,提高工作人員的自律性,全面提升其專業技能與職業道德素養,使其更好地為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服務。最后,要加強財務人員計算機知識、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力度,全面提高財務人員信息化技術操作水平。
(二)完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方式
完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方式,具體來說,可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固定資產投資預算制度建設。新形勢下,事業單位必須強化固定資產預算管理,通過明文形式規定固定資產預算的編制要求、審批要求以及執行要求。固定資產投資預算管理編制工作,必須與事業單位生產經營需求以及戰略目標需求相符合,綜合考慮投資方向、成本、規模、盈利、風險等因素,對投資項目進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在深入、細致分析論證的基礎上,科學安排資金投放量與投資進度。第二,強化授權審批制度。明確固定資產授權審批方式,嚴格各項程序與控制措施,明確權責,規定經辦人、審批人的工作要求與職責范圍,強化授權審批制度建設。審批人必須嚴格按照授權批準制度,在制度允許的范圍內開展審批工作。第三,日常維護保養制度。在新形勢下,為了全面提升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事業單位必須建立健全資產日常維護保養制度,定期檢查、維護、保養固定資產,及時消除多種安全隱患,進一步減少資產使用風險與資產故障率。應加大資產保養計劃的執行力度,嚴格按照計劃進行資產維護。若固定資產需要大修,必須由使用部門、資產管理部門以及財務部門進行共同評估,在全面交流溝通的基礎上提出修理方案,經負責人授權后方可實施。與此同時,將資產維修保養費用直接納入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過程中,在規定的預算額度內進行維修保養。另外,還應合理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制定明確的書面標準。第四,建立健全內控信息系統。加強對事業單位審計環節、領用環節、采購環節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內控管理的效率與質量。同時,強化財務基礎工作,建立健全固定資產成本控制制度,加強對固定資產的內控管理。最后,加強對不同部門的成本核算控制,積極開展“節流”舉措,加強成本控制。通過以上措施,促進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進一步提升事業單位整體管理質量。
(三)完善信息溝通渠道
完善的信息交流系統是事業單位建立各項控制管理機制的重要舉措,具體來說,事業單位信息交流系統應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增強事業單位之間的交流,包括上、下級之間和平級之間的交流,確保事業單位職工在遇到問題時能及時與外界展開對話。第二,增強事業單位與外部環境的溝通及交流,包括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事業單位與媒體之間、事業單位與政府之間的交流,確保事業單位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第三,事業單位在完善信息溝通渠道的同時要建立相應的溝通反饋機制,提高員工參與組織管理的積極性,強化事業單位職工的交流能力,防止員工因表述或傾聽有問題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與此同時,切實加強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力度,企業可以引進先進的管理系統,科學地把控和管理主要風險點。
(四)加強監管
監督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指的是對事業單位各個工作崗位以及各部門進行監督和反饋。內部監督與內部審計關系密切。因此,要想加強內部監督工作,就必須先做好內部審計工作,一方面要形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管理機制,以總部的管控部門作為內部控制的牽頭部門,管理好全部的控制評測工作,制定好內部監督標準和制度;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定期對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進行評價,評價必須依據評價方案,采取科學的評價方法。此外,內部監督系統應該建立結果改善機制,只有不斷優化和改善不足之處,才能真正體現監督工作的價值。最后,還要全面加強對固定資產采購全過程的監督與管理,嚴格付款審批流程。事業單位采購環節眾多,必須按照需求進行崗位設置,以防出現權力過分集中等問題,不同崗位應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互相促進。
本文以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切入點,從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方式、信息溝通渠道、企業監管等方面詳細論述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改進策略,多角度入手,旨在全面提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水平。
(作者單位為北京中視匯才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1] 徐艷.提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策略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04).
[2] 賈魯渝.探討構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新模式[J].企業導報,2011(13).
[3] 岳永慧.淺談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5(3).
[4] 李坤.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創新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2015(1).
[5] 霍葉青.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 .財經界(學術版),2015(1).
[6] 周海濱.淺議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5(1).
[7] 李苗苗,尹偉娜.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有效途徑探討[J].交通財會,2015(1).
[8] 葉淵斌.行政事業單位公共受托責任視角下內部控制初探[J].會計師,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