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漪
新形勢下科研企業青年員工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田 漪
青年人才是科研企業永葆青春活力的關鍵。隨著我國人才發展戰略的不斷深入與發展,科研企業也開始針對這一戰略制定符合企業特點的人才培訓體系和方式,努力構建一支高素質、重創新的青年精英員工隊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科研企業 青年員工 培養實踐
一個行業的科研企業所掌握的技術往往是這個行業最為頂尖的技術,為了在技術方面實現進一步的突破,提高企業在整個行業中的競爭力,科研企業往往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特別是青年人才的培養。這樣不僅能夠為企業積累更多的知識財富,同時也為青年人才自身價值的實現創造了良好平臺,使他們對企業產生更多的歸屬感,豐富和促進企業文化的建設。
近年來,在省公司的支持下,電科院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青年員工比例逐步加大,成為企業的人才主力。目前,全院員工平均年齡為36.1歲,35歲以下員工178名,占員工總數的62.5%,其中博士51人,碩士110人,研究生以上比例高達90%。
這支青年員工隊伍有朝氣、有激情,追求進步,關心成長,渴望成才,是企業發展的生力軍。他們普遍具有學歷層次較高、綜合素質較好、可塑性較強等優勢,當然由于年齡閱歷的原因,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經驗欠缺、積淀不足、視野不寬等問題。
針對這一特點,電科院團委以提升青年員工能力素質為目的,以加快青年員工成長為重點,確立了“樂學、樂創、樂善、樂活”年度工作主題。通過實施各種不同活動來充分激發青年員工的動力活力,營造良好氛圍,促進企業青年員工成才。
圍繞“樂學、樂創、樂善、樂活”主題,探索和開展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鍛造“學習有提升、創新有成果、專業有建樹、品行有保證”的一流青年人才隊伍。
(一)導航牽引,快樂學習
圍繞青年員工比例和高學歷、高素質人才集中的特點,企業管理層根據青年員工的崗位特色,編制了《專家人才導航手冊》。其中,明確了人才分類,細化了四級專家評選要求和申報流程,制定了“一年入行、兩年成熟、三年成才”的培養目標,明確了青年員工專業發展方向,為青年員工的成長成才提供了正確的指引。常態化、流程化開展“老帶新”“師帶徒”活動,促進了經驗技藝傳承,推進了“新老面對面、學習手拉手、成長肩并肩”,引導青年員工盡快發揮能效、建功立業。分層分級選樹青年優秀典型,結合“五四青年節”主題活動,評選杰出青年和優秀青年,營造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氛圍。
(二)聚焦創新,快樂成長
以“青年創新崗位建功”為主題,持續舉辦“青年創新節”,開展“iFuel iGrow iGreat iShow”四大系列10項活動,包括青年科技行、青年名企訪、創新知識園、青年大講堂、創新故事會、創新微論壇、青年科技獎、金點子大賽、實驗室展示、創新成果展等。定期舉行“青年創新論壇”“和牛人喝咖啡”、名師講堂等活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企業員工能夠同其他人分享感悟心得,激發頭腦風暴,為技術創新積累點子。成立青年創新工作室、青年攻關團隊,搭建青年創新平臺,立足崗位開展創新研究,培育優秀創新成果,為青年員工的創新思維的發揮、發揚提供了平臺。此外,通過跨單位、跨專業和部門內部的學習交流,實現了思想碰撞和資源共享,加快了企業青年員工的成長成才。
(三)予人玫瑰,快樂余香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求企業青年員工關注社會民生,熱心公益,傳播愛心,堅持積極組織開展義務獻血、“關愛聾童、大愛無聲”等公益活動,打造“德才兼備”的電科院隊伍品牌。同時,探索與開展“微公益”活動,以認捐為形式,建立“微公益”虛擬基金,采取“項目制”方式開展愛心捐助。為保證捐助資金能夠用到實處,認捐時,僅登記自愿捐助經費的額度,在確定具體募捐項目時,才會向愛心捐助人收取相應金額,并在第一時間完成捐助。“微公益”基金作為連接募捐項目與認捐者之間的平臺,不以任何形式留存實際捐助資金。同時,團委以出于自愿、公開透明為原則,負責項目甄別、活動實施、信息反饋和基金管理。目前,這一行動已經落到實處,在微公益基金的幫助下,電科院開展了資助貧困學子、關愛聾童等多個項目,在幫助困難人群的同時更提高了企業青年員工的社會責任意識。
(四)聯創聯歡,快樂生活
電科院每年新進員工較多,他們來自全國多個省份,具有分配部門、專業分散的特點。為了增加他們對企業的歸屬感,電科院會在每年中秋節前后組織舉辦“團聚中秋青春飛揚”聯歡活動,邀請院領導與各部門、中心負責人參加。通過自編、自導、自演的形式,增進青年員工之間的了解,使其加深感情,釋放才華,提供員工展示自我的舞臺,同時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實現員工和企業相互推動、共同發展。此外,企業還組織開展拓展訓練、“舌尖上的電科院”、環保綠色行、放飛夢想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青年員工精神文化生活,激發他們努力工作、快樂生活的熱情。
“樂”系列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廣大青年員工的積極參與和充分肯定,收到了良好成效。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激發了青年員工的動力和活力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方面,傳承和發揚了電科院嚴謹務實、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的優良傳統,讓青年員工更好地認識電科院、認同電科院、融入電科院,激發了他們為電科院發展貢獻自身力量的熱情;另一方面,在鼓勵企業員工進行技術創新、積極進取的同時,也為青年員工發揮自身特長,實現自身職業理想,進行多元化展示風采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使他們在認真工作之余能夠感受生活工作的樂趣,綻放活力。
(二)實現企業員工“雙選共贏”
在活動組織和開展過程中,一方面,培育了青年員工“勤于思、敏于行、精于業”的優良作風,使他們能夠立足崗位,扎實工作,全面發展,自覺在履職盡責中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另一方面,也涌現和發掘出一批德才兼備、多才多藝的優秀人才,便于企業根據個人特點進行部門分配和優化調整,實現了人才配置的最優化,促進了企業工作效率的提升。
企業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一個擁有強大人才隊伍的企業勢必會在未來行業的發展中居于領導地位。近年來,電科院的青年人才培養方案已經初具規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來,企業還將在青年人才培養工作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增添活力。
(作者單位為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1] 王少飛,陳鵬,付曉燕.科研院所人才培養的“三段式”探索與實踐[J].石油科技論壇,2014(05):25-28.
[2] 陳麗莉.科研單位實施員工幫助計劃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創業月刊,2016(07):16-17.
[3] 高寒輝.電力科研企業青年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J] .人力資源管理,2016(0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