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兵
摘要:高中時期是學生形成個體穩定的價值認知、價值認同、價值選擇、價值實踐的關鍵時期;是個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也是教育工作者引導高中學生個體在多元化價值理念的碰撞下,形成正確價值取向,養成良好品行的核心階段。高中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發揮好思想引領者的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要內容,在日常教學中廣泛開展相關教學,以促進學生提高道德修養,自覺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價值認知、價值選擇和價值實踐。
關鍵詞:普通高中;核心價值體系;路徑;探析
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在縱深方向不斷深入,利益、文化、價值觀念多元化趨勢也日益明顯,這對我國高中學校教育中有效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高中生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如果不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教育,很容易誘發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與社會主義相背離的錯誤價值取向。這不但會給高中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同時也不利于國家的長遠發展。筆者在研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和國家相關規定的基礎之上,結合自身教學實踐,以貴州水城普通高中學校教育為例,對普通高中學校有效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路徑進行探討。
一、普通高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必要性
歷史唯物主義提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會引起社會意識的變化”這一重要命題。跨入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率不斷提高,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網民達5.64億,互聯網普及率42.1%。伴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的快車駛入了高速推進時期,信息傳遞的速度不斷提高,覆蓋面不斷擴大,內容日益多樣化,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相應,作為社會關系網中的個人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變化,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相互作用過程中,一些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腐敗思想找到了滋生的土壤,并對高中生這一社會群體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眾所周知,在高中階段,學生對社會的認知不斷深入,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獨立人格;高中階段也是學生確立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通過有效途徑開展對高中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能夠引導其健康成長,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諸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完善助力。
對此,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培養民族奮斗向上的精神,堅持走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圍繞著愛國主義為中心,以改革創新和和諧社會構建為原則,形成完善的、成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構建良好的精神文明和諧社會”。
二、普通高中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面臨的困境
在黨的帶領下,各級教育部門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對高中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充分認識,大部分高中學校也都開展了相關教學活動。例如,不定期的開展主題宣講活動,利用班會組織學生通過演講、辯論等豐富的形式開展相關教育活動。總體而言,高中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成效有所不同;就不同地區而言,東部地區要優由中西部;就同一地區而言,市區高中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效果要優鄉鎮和農村。貴州水城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41%,在高中學校當中少數民族學生也占很大一部分,這一方面為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提供了獨特的條件。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充分挖掘名族文化中蘊含的獨特內涵,并使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融合,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筆者對貴州水城普通高中開展相關教學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一)水城縣的普通高中學校歷來都較為重視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學,然而各個學校的教學效果參差不齊。高中階段是學生升學的關鍵時期,部分學校為了節省資源和時間,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學課程過于簡單化,重理論輕實踐。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社會熱點事件的關注和分析較少,抑或是缺乏開發利用本地區校本資源的深度和廣度。導致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脫節,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難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集中精力,教師教學不起勁,學生學得沉悶,久而久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學就很難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師資力量薄弱,成為制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關鍵因素。貴州水城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地處西部,現有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同時由于受到地域、經濟發展水平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在引進新教師方面面臨著一定的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本地區高中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學效果不佳的窘境。
(三)城鎮化過程中,物質利益的誘惑沖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近幾年水城縣的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建制鎮從2011年的1個發展到現在的13個,城鎮化率達18.17%。但是,社會上重技能輕思想道德素質的觀念也在不斷形成,尤其是部分家長的不當引導對高中生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產生負面的導向作用,高中生本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信念比較薄弱,容易受到影響。加之,目前多數家庭為獨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嬌生慣養,致使他們比較自我,缺乏集體感,這也是水城縣普通高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面臨的一個困境。
三、普通高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路徑探索
(一)深入挖掘,巧妙結合,生動開展。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教育工作應建立在對該體系深刻把握的基礎之上,在此基礎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結合本區域的實際情況進行解讀,這樣既遵循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和精髓同時又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原來較為抽象的理論變為學生喜聞樂見的身邊事。作為高中生,他們的價值觀大多是經過一定的社會實踐之后潛移默化形成的,此時如果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他們生活中的具體實踐,那么將起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endprint
水城縣作為革命老區、三線建設城市,擁有很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的現實題材。高中學校可以定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高中學生參觀相關的歷史博物館,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主動生成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二)內外齊抓,開渠引水。
提升現有教師業務水平,同時大力引進師資,充實現有的師資力量。一方面,相關教育部門應該加大對現有教師的培訓力度,出臺相應的措施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培訓,從而提升教師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業務水平。另一方面,積極實施教師引進來策略,每年到國內各大師范高校引進教師,或從其他地區引進優秀教師。這些教師或是從高校剛剛畢業,或是在工作崗位上已歷練多年,他們能夠在教學中將一些新的教學理念與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結合,使高中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效果更加顯著。
三)頂層設計,宏觀布局,微觀切入。
高中學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工作離不開教育部門、學校管理部門的宏觀布局,更需要將高中思想政治課作為主要陣地。高中學校的教育工作離不開教育部門的宏觀布局,作為主管者更需要發揮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工作中對高中學校的指導作用。但是在具體工作的過程中又不能越位,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尊重每個學習的特殊性,允許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相關工作,做到合理指導、不越位、不缺位。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學要以思想政治課堂為主導教學基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以馬列主義思想為基礎,圍繞著我國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建設為核心發展形成的一套積極的、健康的價值觀體系,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理念一致,因此高中教師就必須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系統的展示相關理念精髓,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觀,使得學生從思想上理解并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學生積極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學是一門理論性強,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教師應通過創新教學方式讓整個課堂生動起來,由“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轉變。例如在教學中多結合時事案例、討論辯論式教學、游戲比賽式教學等,增強課堂趣味性、創設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課堂環境和教學氛圍,能夠轉變學生對理論教學的負面印象并讓學生喜愛上核心價值理念教學,從而提高其教學質量和效果。
綜上,普通高中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提高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和理念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為此,高中教師應該加深認識,相關部門提高重視度,這不僅僅是積極響應國家有關社會主義核心理念教育的政策,同樣也是全方位培養學生,推進新課改實施,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必要手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在高中是隨時隨地的,教師要妥善利用并挖掘生活中的各種教育素材,培養學生的政治思想敏感度,長期熏陶之下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有利于學生充分感受了解國家和社會的含義以及他們肩上的責任與義務。
參考文獻
[1]朱禮果.挖掘高中思想政治課本資源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中學生政史地(教育指導版)2010(11)
2]田養邑.高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狀及教育對策的研究[D]以寧夏回族自治區X縣為例,2013.
3]季克高.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于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之中[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8(6)
4]謝雙園.高中政治教學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探析[J]大江周刊(論壇)2011(3)
5]丁曉榮.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高中職學生德育水平[J]教育教學論壇,2013(2)
6]費擁軍.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探究—基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思想的視域[J]學術探索,201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