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要:自從2001年課標頒布以來,關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對話理論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爭議,但對話型語文閱讀教學究竟是什么樣子?我們將從哪些角度去認識?以及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對話型語文閱讀教學的功能?本文試就近幾年的研究做如下綜述。
關鍵詞:語文;對話; 閱讀教學
浙江師范大學的王尚文教授在2001年發表的《對話:語文教學的新觀念》中說:“聽說讀寫的能力本質上是一種對話能力,它主要來自學生自身在活動中的對話實踐,所以語文教學活動必然也應該是一種對話活動,應實現向‘對話型的轉變。”而對話教學的探討則是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為標志。其中指出: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1]
通過分析和檢索 “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有關對話型閱讀教學的論文,發現從2001年以來對話型閱讀教學的研究工作在數量上獲得了大豐收,也有深度和廣度,有側重理論的探討,也有偏向實踐的總結。這一時期對話型閱讀教學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其概念、特點、形式、問題、策略和效用等幾個方面。下面筆者就近十年來界內對對話型閱讀教學的研究做一論述。
一、對話型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概念
楊生春《對話式閱讀教學的構建》、鄭菲《語文教學中的對話與閱讀》、王向東《‘對話型語文教學淺探》幾篇文章,大體一致認為“對話”是閱讀教學的一種原則,也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精神和境界。基于以上認識,筆者覺得對話型閱讀教學就是師生通過對話處于一種多元關系網中(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師生和文本關系、師生和教學環境關系等),也正是在這些關系的作用下達到對文本意義的生成和重新建構。
二、對話型語文閱讀教學的形式特征
林光明在《走向‘對話的閱讀教學》認為閱讀教學對話形式主要有與心靈的對話、與他人的對話以及與社會、自然、歷史、未來的對話。王明韶《‘對話式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定位》、韓雪屏《閱讀教學中的多重對話》、胡楊梅《淺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教學》、牛清霞《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等一致認為語文閱讀中的對話主要有師生、生生、師本、生本以及師生與文本的多重對話形式。祁正飛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實施“對話”》中還提出“顯性對話”(課堂閱讀教學中)和“隱性對話”(課前研讀、預習等)。就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作者、編者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的動態過程。”[2]
鄭國民和黃顯涵總結“對話理論使語文學呈現如下兩個特點:第一,語文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真誠和愛的合作過程;第二,語文教學應該充滿希望與信任,創新與探索。”[3]胡國軍認為對話閱讀教學可以彰顯出“聽說讀寫”性、師生關系的平行性以及主體的體驗性和人文性。”陳蘭在《語文閱讀教學呼喚對話》和陳樹生《后現代視域下的對話型語文閱讀教學》一致強調對話型閱讀教學在內容上具有豐富性、不確定性;在主體上更具民主性、平等性以及更能凸顯閱讀意義的建構性、生成性。總之,對話型閱讀教學不僅是一種民主平等、溝通合作的教學,還是一種互動交往、創造生成的教學。
三、對話型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與策略
曹興戈在《‘傾聽的喪失與‘對話的誤會》中認為在師本對話中,我們的許多教師有“惟綜合化”“惟表演化”和“惟自主化”三種傾向。殷浩江在《語文教學應倡導‘到心靈的教學對話》中認為現在教師在課堂上對對話理念缺乏理性思考。林立瓊在《我們應該怎樣與作品對話—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正確導向》中指出當前閱讀對話中存在的誤區在理論上有矯枉過正的弊病,導致實踐上缺乏正確的指導,在實踐上忽視文本存在,隨意誤讀,造成課堂閱讀的混亂與荒誕。總結起來,對話型閱讀教學在實踐中容易出現教師滿堂灌以及對話無意義的現象,以及師生無合作和誤用“非對話”范疇的對話進行教學等問題。
張晨暉認為打通對話路徑主要從激發興趣、營造氛圍、交往合作、反思批判、成功體驗以及拓展時空等幾方面考慮。魏河深在《對話使語文教學更顯活力》中提出可以先創設對話情境,然后構建對話陣營,最后調動對話主題。鐘艷和陳樹生還具體闡述對話型閱讀教學的步驟:首先使用隱喻和描敘性的思維方式闡釋文本;其次建立平等對話與理解結合的師生關系模式;然后為高質量的教學“自組織”過程創設良好的氛圍;最后提倡批判性閱讀,注重反思和回歸。[4]可以說,對話型閱讀教學首先教師需要激發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創設各種情景以期在師生以及生本之間架設心理橋梁,最后通過多元對話獲取文本的意義。
四、對話型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意義
任美珍在《對話教學與學生主體性養成》認為在教師與教材權威性地位喪失之時,是對話教學使學生個性得以解放。對話教學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環境中解放出來,應成為與教師完全平等的對話者。顏朝洋在《對話式語文閱讀教學的現實意義》中認為對話型閱讀教學不僅是時代的需求,更是語文教學的巨大變革。它有利于重構傳統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自我建構。對話型閱讀教學不僅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原則,更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它能夠更好地弘揚與培育學生的個性,啟迪思想,融聚智慧,
總之,對話型語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教學方式,在其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展現了無窮的生命力,它擴寬了閱讀教學的研究方向,開闊了語文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新視野,給枯燥的閱讀教學理論注入了新的血液。它更有利于發揮語文閱讀教學的育人功能,更充分的調動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情緒,更全面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筆者相信,對話型語文閱讀教學在之后的一段時間將更廣泛的運用于閱讀教學之中,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專家的認可。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鄭國民,黃顯涵.對話理論與語文教育[J].語文教學通訊,2003(15).
[4]鐘艷,陳樹生.后現代視域下的對話型語文閱讀教學[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