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楓
摘要: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召開2014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行動計劃項目培訓會,啟動45項創新創業項目。45項項目包括39項創新訓練項目、6項創業訓練項目。參與學生達188人次,指導教師達57人次。這些項目都是經過教學院系、校團委、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領導小組的層層篩選,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智慧社區”移動終端便民服務APP開發等。此次活動具有怎樣的意義,本文將會做具體解析。
一、具體內容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行動計劃”是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工程中直接針對大學生個體或團體所設立的項目。其主要目的在于促進高等院校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變目前高等教育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的現狀;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帶動學生在本科階段加強科學研究與發明創造的訓練,培養學生誠信嚴謹的科學態度、良好的組織協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二、活動意義
1.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是學校的一項傳統。近年來,學校堅持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提升。在教育部和團中央的支持和幫助下,KAB創業教育中國研究所已成為青年創業教育的重要培訓和拓展基地,校領導兼任研究所主任,承擔專項開展青年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相關工作,對學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和就業思維的轉變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在大學生創業項目實踐過程中,學校通過各種校內外資源和社會力量積極營造創業氛圍,使創業精神成為學生不斷成長、健康成長、陽光成長的重要智力資源。此外,學校還通過提供大學生創業場地和小額獎金支持,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外各種創新創業平臺的鍛煉。建議大學生創業要具備四方面素質:一要有務實進取精神,真正實實在在去做項目;二要用嚴謹的科學方法,同時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三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項目運作過程中會碰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問題,不能氣餒,不能灰心喪氣,更不能半途而廢;四要有團結協作精神、團隊合作意識。2. “自主創業”雖然已經成為一個屢見不鮮的詞兒,很多青年人也在不斷的嘗試,在其中的艱難險阻只有經歷者心里最清楚。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創業最困難的是資本和經驗,剛出校門的畢業學子面對創業啟動資金可謂是一大難題,但經驗與實踐更是重要。在目前,大學的象牙塔試的教育方式雖然有所改變,很多同學提前走出校門進行社會實踐,獲取經驗與閱歷,這對于他們創業來說肯定是有幫助的。但畢竟大學期間在校的時間相對較多,學到的東西也是以課本理論知識為主,在實踐方面的經歷他們顯得相對薄弱,而社會是極度公平與殘酷的現實,不會因為學歷高、因為沒有經驗而有特權,誰有能力誰才會是職場、商場的贏家。
三、所產生的影響
“現在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想提前做好創業的準備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與老一輩創業者相比,時代環境,條件,競爭局勢各不相同。年輕富有朝氣的年齡,也自食其力。”因為大學生所受教育各有不同,那么自主創業的形式也就多種多樣,比如文化創意工作室,主要業務為做手繪明信片、廣告設計、企業畫冊等業務。江洋洋本科學的是環境藝術專業,成立畫室是發揮專業特長。在當今市場競爭中,想要站穩腳跟,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畫室可以出了幾套手繪明信片產品,通過微信、QQ宣傳,使大學生歡迎。”這個過程中,也會受到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也會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熱情。以山西省為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山西省通過創業帶動就業共12.5萬人,全省每年有兩萬以上的大學生選擇創業,往屆畢業生要多于應屆畢業生,電子商務業、服務業、貿易業是創業的熱門領域。在政策的鼓勵和就業形勢的倒逼下,我國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人數近年不斷增加。高等教育研究機構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近五年來不斷上升,已經從2008屆的1%上升到2012屆的2%,翻了一番。其中成功人士也頻頻出現。例如,“碩士粉,良心粉”是北京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張天一為自己的牛肉粉店豎起的金字招牌,和他一起創業的伙伴中,不乏碩士、MBA,還有公務員,高學歷人才以獨特的營銷方式進行創業 。
實現目標的道路絕不是坦途。它總是呈現出一條波浪線,有起也有落。但大學生們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整點。規劃好時間表,框出放松、調整、恢復元氣的時間。即使感覺不錯,也要做好調整計劃。這才是明智之舉。在事業波峰時,要安排休整點。安排出一大段時間隱退,即使是離開摯愛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這樣,在重新投入工作時才能更富激情。
參考文獻:
[1] 李紅芳 大學生創業研究述評 [J] 法制與經濟2010(12) :1-4
[2] 郭偉和 邁向社會構建性的專業化方向[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