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反腐與群眾路線教育相結合,從點到面重塑政治生態;深化改革大幕開啟,簡政放權為抓手,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2016年,伴隨中央層面的政經布局,省級的政治、經濟環境也迎來了新的變革。
如何解讀這些新的變革,政府工作報告無疑能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全景式的變革圖景。
政府工作報告是政府施政的綱領性文件,新的改革動力、方向、路徑以及衍生出來的投資機遇都蘊含在這份報告中,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既是對省情的深化認知,也是我們參與時代變革的重要依據。
我們的生活如何被改變
1月24日,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山東會堂開幕。省長郭樹清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這也是郭樹清出任山東省省長以來的第三份政府工作報告。
這份1.3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涵蓋“十二五”期間的工作成就、“十三五”規劃的總體部署,創新發展、改革開放、區域經濟、城鄉發展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文化產業、民生和社會以及政府建設等方面的內容。
一些數字可以說明“十二五”期間,我們的生活如何被改變: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8%,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提高8.7個百分點;市場主體發展到618.2萬戶;紀檢檢察機關立查案件70080件,黨紀政紀處分69688人;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達到2370億元;居民養老保險參保4534.2萬人,醫療保險參保7331.4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85平方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山東GDP總量已經突破6萬億大關,但在今年的報告中,經濟部分所占篇幅已大幅縮減,這或許也可以從中看出政府執政思路的某種變化。
在我國政府運作機制中,“五年規劃”是社會發展的頂層設計,因而,在“五年規劃”的“特殊年份”,既能夠看到對過去5年的工作總結,還能看到未來5年的方向和路徑。
2016年便是這樣的一個“特殊年份”,它承前啟后,既承載了“十二五”期間的建設成就,又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因此,對之后五年的總體布局是這份報告的重中之重。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于“十三五”期間山東即將發生的經濟社會變革,郭樹清從目標、重點任務以及2016年工作的總體安排等三方面進行了闡述。
報告顯示,我省的“十三五”規劃達成的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左右,提前實現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體制機制更加健全。
新詞背后的故事
政府工作報告涵蓋的內容相當全面,其話語表述也堪稱“微言大義”,其中的每一句話,都關系到我們的細微生活在施政路線下的改變,幾個簡單的詞匯便可能蘊含著幾十億、幾百億乃至更多的產業機遇。
一份政府工作報告的出臺,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體現了科學民主決策的過程。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研讀,可以讓我們了解政策出臺的臺前幕后,了解政府運作的機制。同時,還能夠讓我們在紛繁變化的時代中,把握核心的主題,能夠以更加清醒的姿態參與到社會變革中去。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闡述新的一年工作部署時都會出現一些新詞,新詞的出現代表著頂層設計框架性變革和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變化。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郭樹清提出了許多新詞,比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業大學;培育農村“第六產業”;大食物理念;集雨型綠地;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城市微循環立體交通網絡……
每個新詞背后都有一個故事,或是經濟社會發展,或是城市發展規劃,或是民生福祉改善,都書寫著山東不一樣的2016,都書寫著不一樣的山東。一年后,當這些新詞成為舊詞,一個不一樣的山東就會呈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