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4日 《學習時報》
第三方評估不能僅是一種衡量工具
第三方評估具有獨立性與專業性的優勢,能提高評估結果的客觀性與科學性,讓政策制定者“聽到了平常聽不到的情況,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問題”。推行第三方評估的最大考驗,在于評估結果能否得到有效的運用。第三方評估的“結果”本身對被評估對象并不具有必然的約束力,除非評估發起者把這個“結果”加以有效運用,即和問責機制、干部考核等直接掛鉤,它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解決職責不清、推諉扯皮、工作不落實等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以第三方評估為契機,著眼于政府治理方式創新,圍繞政府職能轉變,助推一種以政府績效評估為核心的新的治理范式的形成。這種新的治理范式,強調化戰略為行動,化上級意志為制度約束,化突擊檢查為常態規范,化政府導向為公眾導向,化過程控制為結果導向,從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更好地滿足公眾對政府的期盼。
2016年1月18日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五大發展理念彰顯科學方法論
認識把握五大發展理念所蘊涵和彰顯的科學方法論,對于我們完整理解五大發展理念,在“十三五”時期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緊緊圍繞五大發展理念,牢牢把握“十三五”這個解決突出問題和矛盾的重要窗口期,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重要抓手,增強憂患意識與緊迫感。要堅持立足國內和放眼全球相統籌,既以新理念主動適應和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又從全球經濟聯系中進行謀劃,重視提高在全球范圍配置資源的能力。要堅持全面推進和重點突破相協調,既著眼于全面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又突出薄弱環節和滯后領域,集中攻關,提出可行思路和務實舉措。要堅持戰略性和操作性相結合,增強發展思路和發展舉措的宏觀性、戰略性、指導性,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和舉措,做到可操作、能檢查、易評估。
2016年1月20日 《光明日報》
理解和把握“四個全面”的精髓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優化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的集中體現。優化治國理政,必須確立科學的治理目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制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高屋建瓴地確立了六大發展原則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優化治國理政的寬廣戰略視野。優化治國理政,必須激活內在的治理動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而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一步走向完善與定型,展示了優化治國理政的高超戰略水平。優化治國理政,必須開辟有效的治理路徑。把全面依法治國作為謀求長治久安、造福子孫萬代的根本大計,反映了優化治國理政的博大戰略情懷。優化治國理政,必須抓住關鍵的治理環節。把全面從嚴治黨和全面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以全面從嚴治黨確保全面依法治國,彰顯了優化治國理政的堅強戰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