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邦奇
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上海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納入“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了努力發揮上海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構筑面向全球的互聯互通網絡。積極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合作,鼓勵上海優勢企業布局海外,努力成為支撐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樞紐城市。目前,上海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成功建立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浦江創新論壇等合作交流平臺,為發揮科技優勢、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為進一步做好本市推進“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提出如下建議:
1、建立多部門參與的“一帶一路”非常設協調機構和聯席會議制度。建議一是建立由市發改委牽頭、各有關政府部門參加的協調機構,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組織高等院校、科研團體、企業、創投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等各方力量,統籌協調集聚政府、中介服務機構、企業和社會資源等,發揮上海優勢,有序推進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同時,要建立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溝通的統一渠道,促進信息共享和優勢整合,協調推動合作項目實施。二是建立上海“一帶一路”科技服務中心。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科技先行。依托現有機構和服務基礎,建立上海“一帶一路”科技服務中心,具體承擔協調機構和聯席會議日常事務、對外窗口服務和聯系工作,重點開展企業、產業技術轉移、數據共享、人力資源挖掘、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法律文化咨詢等方面的科技服務。
2、加強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明確重點工作任務。一是加強戰略規劃研究。“一帶一路”涉及的國家和人口眾多、文化多元。為提高工作效率,防止無序現象發生,建議加強對“一帶一路”合作戰略、規劃與政策研究,為上海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產業轉移和成果轉移轉化、國際創新資源集聚,提供戰略全局研判、中長期規劃編制、管理咨詢和政策咨詢、科技與文化、法律等方面服務。二是明確重點工作任務。加強企業和科技園區對外開放合作,提升產業技術的輻射力。支持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或共建海外研發中心,按照國際規則并購、合資、參股國外創新型企業和研發機構,提高海外知識產權運營能力。鼓勵并推動科技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技術孵化器、產業基地,開展技術與投資貿易合作,實現技術及產能輸出。依托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科技園,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園區開展合作,共建或自建專業化、有特色的國際科技合作示范園區,建立國際化“雙創空間”,吸引以色列、俄羅斯、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創新人才前來上海創新創業。圍繞重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開展聯合攻關和科研設施共享。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環境污染、氣候變化以及公共衛生等領域主導設置全球性創新議題、制定重大國際科技合作規則,設立“一帶一路”論壇,謀劃前瞻性科技發展和創新的國際合作內容。開展跨國高水平課題合作,聯合攻關,吸引一流科學家到上海聯合或獨立開展科學研究。加強組織援外培訓,重點對象是目的國的有關企業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管理與服務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
3、設立專項資金,引導多元投入。加強財政投入,擬采用PPP模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各類社會民間資本投入。設立上海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產業技術專項資金,支持聯合技術研發與示范推廣項目、聯合共建研究中心或實驗室、聯合共建國際技術轉移機構、聯合共建科技或創新園區等。吸引和引導國內金融機構參與科技金融資源配置,建立社會化的創新創業基金,支持科技型企業走出去,共同分擔研發風險。
4、完善企業走出去的保險制度。發揮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政策性保險機構在重大項目推進落實中的風險保障作用和投融資橋梁作用,或者發揮社會資金作用,成立本市“一帶一路”專項保險公司,主動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信用保險,防控投資風險。支持保險機構開發符合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轉移特點的保險品種,包括關鍵研發設備、研發中斷、產品研發責任、產品質量保證、新產品試用等保險,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保費補貼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