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
黃陂緊挨武漢市區,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社會矛盾增多,農村社會治理問題凸顯。近年,黃陂區黨委創新社會治理模式,改進服務方式,保障一方平安。
電子“天眼”保障百姓平安
偷雞摸狗之類的盜竊案,一直是偏遠農村最頭疼最難辦的案子,許多案子并不大,但令村民深惡痛絕,也破壞了群眾的安全感。
“小偷白天假裝收破爛,來村里‘踩點’,到了晚上就專挑那些家里只有孩子和老人的人家,毒死看門狗,用迷藥和麻袋將院子里的雞、鴨、鵝、狗一口氣全偷光。去年3月,我家里一個晚上就丟了30多只雞,心疼得要命。”黃陂區六指街團林村村民張志國說起偷雞賊,痛恨不已。
村民的煩惱,讓有多年農村生活經歷的六指街派出所所長陳志坤感同身受。他借助街道鋪設的200多個“天眼”拍下的海量視頻資料,從中尋找到了蛛絲馬跡,經過5個晝夜的細致比對,最終鎖定兩名騎著摩托車的中年男子,將“偷雞大盜”伍某在麻將桌上抓獲。
“偷雞摸狗的現在少多了,小偷不敢來。”張志國說,“晚上睡覺也不用擔心受怕了。”
據介紹,黃陂區借社會治理東風,巧借外力,在全區鋪設4000余個電子“天眼”守護百姓平安。很多村口都設有警務站,民警時不時進村巡邏。雞狗被偷之類的惱人事,這兩年已很少發生。
“警務超市”時刻守護安全
2015年12月的一天,記者隨著六指街派出所指導員劉亞學一起給六指街村民楊光明送身份證。前幾天,60多歲的楊光明在“警務超市”寫下自己的“微心愿”:腿腳不方便,希望民警能將自己孫女6月份申請補辦的身份證送來。
20分鐘后,我們到達了肖家灣村委會門口,村口的警民聯系點招牌,醒目地掛在村委會的墻頭,上面寫著責任民警的聯系方式和報警電話。
楊光明一見劉亞學,高興地上前握手。“有了這個‘警務超市’,辦事方便多了。”楊光明說,“村民要找警察辦事、反映案情,到‘警務超市’里登個記就行了。”
劉亞學說:“過去我們下村走訪、辦案,經常碰不到村民,登記本和聯系箱很管用。楊光明孫女身份證的事,就是寫在登記本上面的。”
記者在返回城區的路上注意到,在沿途每個村口都設有警燈。黃陂區委組織部干部熊威說,全區村村都建立了‘警務超市’。以前治安不太好,天黑后,老百姓都不太敢出門,現在警燈整夜閃,壞人不敢來,村民心里很踏實。
“五老”及時化解矛盾
“都是親兄弟,能有多大的仇?”通過六指街道派出所的視頻監控室,記者看到張家田村一位“五老”黨員正在村警務室給村民調解糾紛。經打聽,原來兄弟二人的父親在去世后留下了一棟房屋,他們因為房屋的歸屬問題產生了矛盾繼而大打出手。該村老黨員李美林老人在苦口婆心的勸說后,提出了解決方案,親自幫助丈量土地、重新分配,事情終于得到妥善解決,高某兄弟倆和好如初。
近年來,黃陂區黨委探索化解農村矛盾糾紛的新途徑,在各村居邀請由老黨員、老組長、老退伍軍人、老干部和老群眾代表組成的“鄉村五老”。他們熟悉村情民意,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而且熱心于處理矛盾糾紛,在群眾中享有較高的威望。
“我們輩分高,說的話還能算數。”李美林說,“其實,我們更希望不要讓一些小矛盾釀成大事件。”
如今,黃陂區“五老”人員達到700余人,越來越多的群眾受益于“五老”調解員,他們人性化的調解深受群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