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棟)
史海一勺
今年10月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各地都開展了紀念活動。長征是中共黨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也是一部偉大的史詩,幾十年來在多種文藝形式上得到反映。中國京劇史上,更有好幾出反映長征的劇目,許多老觀眾都記憶猶新。
由澄平編劇的《南天柱》,是反映1934年由于王明路線造成的惡果,紅軍主力被迫撤離中央蘇區開始長征的故事。途中,陳毅帶傷,潛入油山,發動群眾,粉碎了叛徒潘林叛變陰謀,成為“擎天巨柱”,屹立南方,后與紅軍共同抗日。
根據話劇《萬水千山》改編的京劇《紅軍遠征》,反映1935年紅軍開始長征,大軍長驅入黔,攻婁山關、進入川康后,與彝族人民建立了深厚友誼,隨之強渡大渡河、過雪山、突破天險臘子口……反映了長征中的幾次重大事件。表演上有文有武,影響深遠。
還有,《飛奪瀘定橋》,反映紅軍過瀘定橋的戰斗事跡;《擴紅軍》,反映紅軍經過云南時,與苗族群眾共同殲滅白匪的故事;《贈馬》,反映紅軍某營教導員因受傷暫留藏區,藏民以良馬相贈的故事;《十八勇士大渡河》,反映紅軍強渡大渡河的故事……這些戲,文武兼備,行當齊全,故事性強,唱腔也有許多創新。只是,這些劇目近年少有演出。
(摘自王德彰著《談戲說史》)
1932年7月30日,中國首次參加奧運會。當時,第十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中國只派了一名運動員參加,他就是中國奧運第一人、短跑選手劉長春。
劉長春,1909年出生于大連一個貧苦農家,自小就喜愛運動。14歲創造百米11秒8的好成績。在1930年杭州舉行的舊中國第四屆全運會上,創造了100米10秒8,200米21秒1的全國最高成績,一時轟動全國。
劉長春參加這次奧運會,沖破艱難險阻,在張學良將軍8000大洋的資助下,才得以成行。1932年7月30日,在美國洛衫磯舉行的第十屆奧運會開幕試上,中國唯一參賽選手劉長春執旗步入會場,受到美國人民和華僑的熱烈歡迎,在奧運會上第一次了有中國選手的身影。但是由于20多天的旅途勞頓,劉長春在100米、200米短跑比賽的預賽階段就遭淘汰。當時,他跑一百米的成績是10秒8,居世界前十名。
1979年,中國恢復了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劉長春被選為中國奧委會副主席。1983年去世。一年后,許海峰在洛衫磯奪得了中國人在奧運會上的第一塊金牌,也就是在這屆奧運會上中國取得了15金、8銀、9銅的成績,令世人刮目相看。
(摘書)
李小棠在復旦大學讀書的四年中,學校許多領導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兒子。畢業后,李小棠在上海市政協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1993年巴金89歲生日時,市領導去寓所拜訪,看到李小棠也在場,感到很奇怪,問:“你怎么也來了?”巴金笑呵呵地說:“他是我的兒子呀!”
(摘自《咬文嚼字》嚴君/文)
漢朝重視養老問題,推行了一套特殊的優惠政策與相對完備的制度。孤寡老人到市場上做買賣,規定免繳納租稅。此外,還發放“老年證”,是一種叫“鳩杖”的實用物。鳩杖又叫“王杖”,是帝王賜予老人使用的拐棍,這是一種具有特殊權利的象征。
漢高祖劉邦曾做鳩杖贈送高齡老人,開了漢朝“賜杖”的先河。到唐朝,唐律規定父母在世時,子孫不能出遠門,不能分家,不能存私房錢,否則要被治罪。唐代甚至還有“精神養老”一說。當時,流行一個名詞叫“色養”。所謂色養,就是奉養父母時要和顏悅色,必須要讓老人開心。(翟書)
“秦晉之好”是一個常用成語。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后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其實,春秋時秦晉確有結親,但大多數時候兩國是“怨偶”。反觀秦與另一大國——楚國的關系則甜蜜得多,兩國聯姻從春秋到戰國延綿數百年,如果說秦楚之好,至少從歷史角度而言,是恰當了許多。既然“秦楚之好”強于“秦晉之好”,那為何沒出現“秦楚之好”這個成語呢?這大概有兩個原因。其一,秦晉之好出自元代喬吉的《兩世姻緣》第三折以及《三國演義》第十六回,戲曲和小說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其二,秦晉這個詞是疊韻聯綿詞,古人重視音韻之美,于是舍秦楚而就秦晉了。
(摘自《百科知識》)
《因活錄》記: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從永州司馬任上回京,想著再被任用,便找卜者去看看官運,并告說:“我姓柳,但昨夜夢見一棵柳樹倒了,這是不是不祥之兆?”
卜者回答說:“沒事,只是你要到很遠的地方當官了。”并解夢說:“柳樹長著就是柳樹,倒了就成了柳木。木與牧同音。你恐怕要去當柳州牧了?!保潦堑胤叫姓L官稱謂)果然不久,柳宗元被任命為柳州刺史。
夢是一種夢幻,但這位占夢者卻占得如此靈驗,一代文豪竟也會相信卜者之術。我懷疑,這恐怕是后來文人的虛構類文學了。虛構也要合理,不是夢囈。所以這則小文也就讓后人寧可信其有了。如果憑空做夢,則夢也就只能是夢了。
(楊棟)
1943年,成都各大、中學校畢業生大都找不到工作。青年學子們深感出路問題嚴重,怨聲載道。恰巧有消息說四川大學的廁所管道堵塞,不能使用,嚴重影響了師生的生活。報人張友鸞當即揮筆制作了耐人尋味的標題:《川大出路成問題》。一語雙關,警策動人,大為讀者稱贊。川大校長系國民黨省黨部主任黃季陸,閱報大怒,但又無法發作,只能悻悻作罷。
(摘自《南方都市報》菜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