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程遠(中共洛陽市委黨校法學與科技文化教研室 河南洛陽 471003)
?
積極心理學視閾下干部陽光心態的重塑
任程遠(中共洛陽市委黨校法學與科技文化教研室河南洛陽471003)
摘要:干部陽光心態的塑造,是領導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我國正處于關鍵的社會轉型期,領導干部肩負的責任重、壓力大、心理負擔重,極易導致心理失衡,并由此引發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也逐年增多。近年來頻發的領導干部心理失常、自殺、跳樓等惡性事件,需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在積極心理學的視閾下,如何重塑領導干部的陽光心態,培養積極的思維習慣,培育健全的人格,構筑起堅強的心理防線,是打造一支高素質領導干部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干部;陽光心態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3.034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轉型期,各種社會思潮、各種矛盾交織,作為為政一方的領導干部,除了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外,還應努力打造健康、陽光的心態。擁有健康的心態,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證。眾所周知,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從嚴治吏、高壓反腐,領導干部也成了高危群體。干部的隱形福利越來越少,但是職業的要求越來越高,職業光環映襯下的心理優勢逐漸喪失,受到的束縛越來越多。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推進,領導干部不得不走出原來的“心理舒適區”,從過去習慣的“好日子”到現在的“苦日子”,產生明顯的心理落差。覺得自己貢獻大、付出多、但是回報少、社會認可度低。
在這個大背景下,干部的心態也在慢慢的發生著變化,一些領導干部出現焦慮、抑郁等病癥,甚至個別人出現嚴重的心理失調、導致精神崩潰。工作強度高、心理壓力大、遭遇信任危機,“表面風光、內心彷徨”一些人因心理承受力較弱或者長期心理困擾得不到疏導化解,便極易產生心理障礙、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機。
積極心理學理論首先由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該理論致力于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等人內在的積極品質,研究重點在于人自身積極因素方面的建設。該理論主張以人的美德和善端為出發點,提倡用積極的心態來應對人的心理現象,從而激發人潛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人們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潛能、并為成就事業獲得良好的心理基礎。積極心理學從主觀層面上研究人的積極主觀體驗,使人獲得幸福感和滿足感;在個人層面上積極研究個人的特質,特別是研究人格中關于積極力量和道德品質的特質;在社會群體的層面,研究積極的社會組織支持系統,研究家庭、個人和社會團體等對個人的心理支持。積極心理學理論對于干部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啟發與借鑒意義,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積極情緒體驗、積極的組織管理、積極的心理疏導,擴展領導干部的思維認知、塑造積極的人格、對抗消極情緒,降低緊張狀態;因此,更加積極地關注領導干部的精神世界并培育其積極的人格品質,有助于打造一支政治過硬、素質優良、心態健康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強化領導干部的積極思維,應努力干成事、干好事、不出事。打破固有的思維習慣,用創新的眼神審視現實,用積極的思維分析問題;想他人不敢想,謀他人不敢謀,為他人所不敢為,打破思維定勢、打破路徑依賴,用積極的思維去探索新辦法、新思路,創造新優勢、實現新發展。強化積極思維,必須強調主動干事,主動迎接新挑戰、新風險,把客觀存在的不利因素化作奮勇前進的不竭動力。只有對所從事的事業充滿必勝的決心和毅力,才能調動全身的無限潛能,排出不利因素的干擾,釋放無限的能力。強化積極思維,才能讓一切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發揮,讓一切智慧的源泉得到充分涌流;用積極的思維去探索新思路、新辦法;打造新優勢、實現新突破、獲得新發展。
1.領導干部對待官職要有平和心
領導干部對待官職要有榮辱不驚的平和心態。領導干部面對成功或榮譽,不喜不悲,把功名利祿看成身外之物,得而不喜,失而不憂。面對一時的困難或挫折,坦然面對。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敢于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為自己贏得一個廣闊的心靈空間,中國傳統文化歷來強調修身養性,內圣外王。領導干部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態,才會從喧囂中獲得寧靜,做到不誘于譽,不恐于誹,寵辱不驚,泰然處之。現在官員出事的,除了政治上出事,也有不少是心理上出事的。有的因貪污受賄而賊心虛,惶惶不可終日,有的因攀比心重而抑郁成疾。這些都與心態不平和有很大關系。有了平和之心,便可以超然于物。領導者要經常告誡自己,自己也是普通人。一個人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超越自己。
2.領導干部對待權力要有敬畏心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手握戒尺、心存敬畏”敬畏手中的權利。很多領導者都有這么一個認知。今天我所得到的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我能坐到這個位置上,證明我比別人強。這個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個人能力再強、水平再高,就像人離不開組織、魚離不開水。權力、職務、地位不是非你莫屬,缺你不可,只是每個人的發展機遇不同而已。領導者能在蕓蕓眾生當中脫穎而出,一方面是自己付出了努力,另一方面也是機遇好、運氣好,是方方面面支持的結果。一個人從參加工作直至都到領導崗位,少則幾十年,多則幾十年,風風雨雨、辛辛苦苦,十分不易。組織的培養、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幫助,家庭的付出,缺哪一項都不行。千萬不可忘乎所以。敬畏權力、珍惜權力,才能用好權力。
3.領導干部對待生活要有感恩心
懂得感恩是立身做人的基點、是高尚人格的源頭。知道感恩的人,心中就會充滿陽光、生活就會充滿快樂、事業才會取得成就。尤其是位高權重的領導干部,更應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學會感恩才會知足。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組織的培養、感恩群眾的支持、感恩同事的協助。懂得感恩才能擁有寬廣的胸襟、激發自己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內心清凈,坦然面對個人進退得失。不計較、不攀比,耐得住性子、抵得住誘惑,做一個有信仰,有追求,有道德操守的好公仆。手縮短,心加寬,人生境界就會越來越高。
工作壓力大不是領導干部這個群體所獨有的,但是領導干部工作的性質決定了他們遇到的心理沖突較多,領導者無論是“領”還是“導”,始終走在組織的最前沿、最高處。由于這個位置特殊、注定領導者是孤獨的。這種孤獨,不在外而在內,在人的內心。有些事想做而不能做,有些事不想做而必須做,理智與情感、理想與現實、個人與組織,始終糾纏在一起,沒有辦法回避,必須做出選擇。越是任務艱巨、形勢嚴峻、矛盾復雜、問題眾多,抉擇就越難,內心就越無奈。領導者只有把內心修煉的更強大、更有智慧,才能擔當使命。
作者簡介:
任程遠(1985.3—)女、河南省洛陽人、中共洛陽市委黨校法學與科技文化教研室助教、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