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河北灤縣第四中學 河北灤縣 063700)
以案導學 自主發展
張慧(河北灤縣第四中學 河北灤縣 063700)
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的“十二五”立項課題——“主體異步教學模式下雙案一體化小組合作研究”其“主體性”是課題研究關鍵之一。歷史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歷史的體驗和感悟,進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淀的文明成果教育。幾年來,我優化導學案設計策略,精心設計內容,效果較好。
導學案;導學 ;自主;發展
當前,我縣初中課堂教學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學校的 “主體異步教學模式下雙案一體化小組合作學習高效課堂研究” 課題也即將結題,全體教師積極投身于教改活動中,在歷史教學中我采取了“以案導學,自主發展”教學策略。下面就談談我的實踐和思考。
“以案導學”中“案”即導學案,就是將教案學案一體化,廢棄原來的教案指導教師教學的做法,用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積極參與學校課題研究,突出學生的主體性。2011年版新課標指出,初中歷史課教學要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遵循這一原則,就應該設計導學案使學生能夠積極“動手做﹑動腦思﹑動耳聽﹑動口說”,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激發情趣,提升學生集中學習的注意力,增大學生課堂上思維的容量,提供展示的平臺,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以教師的導學下的學生主動地學習。教師的導學是怎樣設計“指導”的方法和技巧,她是在學生主動學習前提下進行的。
1、預習題設計難度適中。導學案貴在一個“導”字,其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課前或課上預習,讓學生學會思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這一環節時,題太簡單學生,不動腦袋;太難,學生不會做。設置的問題既要有利于基礎知識的落實,又要具有較強的思考性。同時,課上預習時教師一定要下到各組并深入各組指導,及時收集學生反饋的信息并適時的引導學生。
2、以問題為線索,將幾大板塊緊密連接起來。設計導學案要在三維目標的指導下,依據教科書,將每個知識點創設成一個個具體的材料情景。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質疑﹑釋疑﹑激思,引導學生進入自主的學習之中。問題的設置,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3、尊重個性,分層推進。導學案的設計,要兼顧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讓全體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合作探究應首先考慮知識的層次性和個性的差異性,限時訓練要有適當的梯度,自主預習要體現基礎性。問答題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
4、要考慮多媒體輔助手段,重點突出。難度突破有力,教師的導學內容才會豐富多彩。如我在講《江南地區的開發》時,我先出示一段上海﹑蘇州等華東五市風光的視頻,這段視頻里展示了長江三角洲繁華的景象,教科書中江南地區開發對我國經濟格局變化及深遠影響,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深化了主題。
5、要注重學習方法的導學。導學案的設計要著力學習方法的指導,導學案要將學習目標設計﹑自主學習﹑探究問題等內容和要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習方法指導線。及時地點撥學生,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注重學習方法指導的基礎性與發展性。在引導學生形成基礎性學習方法的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要做到預設性和生成性相結合。導學案應當是靈活機動的,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應當給學生足夠的發揮的空間,鼓勵學生質疑,讓學生把本身發現的新問題記錄在上面。學生只有借鑒﹑補充﹑完善學案,才體現主體性學習。
7、多一些激勵的話語。如:自主學習你最棒!試試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牛刀小試,你一定能過關!溫馨提示:比比看,哪個小組辦法多等等
以案導學是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為宗旨,其學案是學生學習的“導航儀”和“路線圖”,是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展示的依托和平臺,具有導讀﹑導思﹑導練的功能。其的基本內容包括:明確目標﹑預習導學﹑合作探究﹑當堂檢測等。
明確目標。學習目標是一課時導學活動的指揮棒。它是導學案編寫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是導學案的核心。
自主學習。本環節是導學的基礎,這一類的題目應當注意選好“引思”﹑“設疑”的點。要能激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懷著思考的沖動;讓學生思而生疑,以疑促思。
合作探討。合作探究是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以主體的身份參與課堂學習的體現,是教師必須用功﹑用心之處,題目設計真正“恰如其分”又“恰到好處”,獲得實實在在的提高。方式:獨學 ﹑群議 ﹑展示共性問題﹑個性學習方法﹑一題多解的成果。
當堂練習。在練習問題設計時,應注意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識,增強學習能力,通過練習而掌握,通過練習而梳理,形成一定的條理或系統,這是學生練習的基本目的。
限時檢測。根據本節的學習內容制定的,包括基礎題﹑能力題﹑拓展題三部分。“限時檢測”選題少而精,覆蓋教學重點﹑難點,限于課本例子難度,體現及時反饋作用目的是暴露問題,根本是為了解決問題,同時也了解了教情和學情。
幾年歷史教學實踐中,雖然采用以案導學,自主發展這一形式還有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但它卻以嶄新的形象,屹立在學校新教學方法之林,它以從過去被動的學習中解放出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成為學生掌握學科知識體系和學科學習方式的載體等優勢,展示出無限的生命力。
[1]余文森《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福建教育出版社。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張晨陽《“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預設與生成》《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8
[4]董小康《“導學案”引領下高效歷史課堂模式的創新》(遼寧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專業論文)。
[5]張曙光、陳啟勝《構建學案導學模式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012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課題“以案導學 自主發展”(JJS20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