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值得珍視的社會主義思想資源和歷史實踐探索
南斯拉夫實踐派在東歐新馬克思主義中占據獨特的地位。從歷史文化積淀看,同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產生東歐新馬克思主義重要流派的國度相比,南斯拉夫哲學傳統相對薄弱。在18世紀前,南斯拉夫各民族出現的寥寥可數的哲學家大都是在本土之外從事哲學研究,并且是用拉丁語或意大利語發表其成果。爾后,雖然有一些哲學家開始用本民族語言進行哲學研究和寫作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但是總的說來,這些思想并沒有在南斯拉夫各民族中扎下根或產生重大影響,沒有使南斯拉夫擁有自己的哲學。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國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產生了在東歐新馬克思主義中,乃至在當代各種馬克思主義知識團體中代表人數最多并且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新馬克思主義流派,即實踐派。彼得洛維奇、馬爾科維奇、弗蘭尼茨基、坎格爾加、蘇佩克、斯托揚諾維奇、日沃基奇、哥魯波維奇、達迪奇等都是20世紀新馬克思主義陣營中十分活躍、非常有影響力的理論家。
二戰后南斯拉夫哲學理論異軍突起的原因是多重的,其中一個重要歷史原因是1948年的蘇南沖突。由于這一特殊的歷史事件,在二戰后的東歐各國中,南斯拉夫的斯大林化時期最短,在1948年蘇南沖突之后不久,以鐵托為首的南斯拉夫共產黨人就開始打破斯大林主義的理論模式和蘇聯的社會主義模式,開始探索建立自治的社會主義。在這種歷史背景中,南斯拉夫的非正統的、具有批判頭腦的、激進反教條主義的哲學工作者和其他知識分子早于東歐其他各國的知識分子而形成自己的學術團體,獲得自己的理論陣地。實踐派的理論探索主要在兩個層面展開:一是致力于突破斯大林主義的理論模式,通過對馬克思實踐理論和異化理論的闡發而復興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本質和批判精神;二是積極開啟各種維度的社會批判理論,特別是同南斯拉夫政治界一道,深刻揭示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局限性,積極探索南斯拉夫的自治社會主義道路。從今天的角度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說,蘇南沖突后南斯拉夫自治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探索,最早開啟了20世紀社會主義改革的艱難進程。
正是基于上述歷史背景,在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進程開啟后不久,政治理論界、經濟學界和哲學界就開始關注南斯拉夫的自治社會主義實踐,在學術界對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其他流派和理論家基本上還沒有什么了解的時候,就有不少研究者開始譯介和研究南斯拉夫實踐派理論家的實踐哲學、社會批判理論和社會主義理論。然而,過去30多年間,雖然關于實踐派的研究成果不時出現,但因文獻資源等方面條件限制,對實踐派的研究始終不夠系統和深入。近年來,實踐派的代表性著作比較集中地翻譯出版,如馬爾科維奇和彼得洛維奇的《實踐——南斯拉夫哲學和社會科學方法論文集》,馬爾科維奇的《當代的馬克思——論人道主義共產主義》和《從富裕到實踐——哲學與社會批判》,彼得洛維奇的《二十世紀中葉的馬克思——一位南斯拉夫哲學家重釋卡爾·馬克思的著作》,弗蘭尼茨基的《馬克思主義史》和《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以及格爾森·舍爾所編《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與實踐——實踐派論文集》。這對于我們在新的歷史時期更加深入地研究實踐派的理論具有重要價值。
在實踐派的各種理論探索中,關于社會主義的理論思考特別值得我們關注。盡管這些思想資源與我們今天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間隔,但是如果深入研究,就會發現,實踐派理論家和當時的一些推動社會主義改革的政治家關于人類思想特別是馬克思思想中社會主義價值的挖掘、關于社會主義本質和形式的理解、關于自治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包括關于社會主義發展的曲折性、自治社會主義實踐的內在矛盾等問題的思索,對于我們今天順利推進社會主義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都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值得珍視的經驗和教訓。
主持人: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