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連杰(河北灤縣第四中學 河北灤縣 063700)
分層差異性體育教學策略在初中的運用
何連杰(河北灤縣第四中學 河北灤縣 063700)
課標提出要高度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教學中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做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促進每一位學生更好的發展。通過運用分層差異性體育教學方法進行學生分層分類、目標主體異步、教學主體異步等策略進行主體異步教學實踐。結果說明 :該教學能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求,激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是解決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中此類問題的良方
體育教學;差異教學 ;主體異步
體育是初中教學體系中的一門基礎教學課程,對學生體魄的強健和體質的增強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現在有很多初中學生對體育課程沒有興趣,甚至產生了厭煩心理。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校創立的“主體異步教學法”則為體育教學提供了教學指導,為全體學生體育方面的均衡發展提供可能。主體異步教學指的是針對學生運動能力﹑素質﹑愛好等因素的差異,將個體教學﹑分類教學和全體教學統一在一個教學過程中,以個體教學為基礎的一種分層差異性教學方法。
差異性教學是在班級和課程相同的條件下進行的分層次教學,實施“因材施教”,是在同一個班集體內,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采取不同要求的一種教學方式。差異性教學更加深入和全面的體現了教育的平等觀念,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原有的能力基礎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差異性教學實踐中,不同層次的學生,一旦獲得哪怕是一丁點兒的進步,都可能產生積極的體驗興趣,會對該項活動更加關注。教師如果能因勢利導,學生就可能堅持下去,獲得成功。因此,在教學中要盡量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感覺,享受勝利的快樂,以提高其學習興趣。
與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對比,差異性教學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人性化。根據學生身體狀況和學習能力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體育教育,確保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提高自身的體質,也可以使學生學到一定的學習技巧,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和鍛煉習慣。另外,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使用差分層異性教學方法,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培養競爭意識方面也有所幫助。
體育教學過程中,集體運動是必不可少的項目,而初中學生正處于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的階段,十分注重團體合作。所以,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集體作為出發點。但是,在現階段的體育教學中,差異性教學的實施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教師對學生缺乏足夠的認識。對學生的特點﹑個性和體育特長沒有足夠的認識,就會使差異性教學得不到有效地發揮。例如,一個學生天生的力量比較大,但是但方向感不好,比較適合拔河或舉重的項目,但是由于教師對學生缺乏了解,非要安排這個學生去扔鉛球,這個學生的天賦遭到了埋沒,差異性教學也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其次,有很多初中學生和教師對體育課程缺乏認識,認為上體育就是玩游戲,還有很多教師在制定教案時,把全部的學生作為一個教學整體,教學缺乏針對性和差異性。
初中體育教師在制定一體化的教案和學案時,應該積極面對這些問題,要對體育教學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認識,使學生對體育教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適度地引導學生的學習。以籃球訓練作為例子,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分組,對教學內容也應該有所擴展。在對位置進行分配的時候,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個人能力﹑潛在能力和籃球天賦,確定學生所在的位置能夠使他們發揮自己的能力。例如,某個學生的投球技術比較好,就可以讓他當球隊的大前鋒。
分層差異性教學應根據課堂教學項目和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來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如中長跑訓練,動作技巧學起來比較簡單,但也比較枯燥無味,學生往往害怕,沒興趣。但只要教師通過舉例講解,使學生明白了中長跑的鍛煉價值,比如它能增強和提高呼吸心血管系統﹑運動系統的功能,對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意志品質培養的意義,那么學生就會相對有興趣。教學中還可以用列舉典型事例﹑講故事的形式,誘導學生,激發其參與欲望。還可以用“激將”的方法,刺激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熱情,誘發學生的活力,使學生更有效地投身到活動中去,真正地提高體育課堂效率。
1、使教師明確教學目標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差異性教學,明確教學目標,可以使教師增強自己的教學水平,從而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教育工作的動力,只有有了教學目標,學生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在初中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明確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動力,也可以使教學的思路和步驟更加清晰。明確教學目標也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但是,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能力等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所要實現的目標也不一樣。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制定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并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制定相應的目標。通過根據差異性教學制定初中體育的教學目標,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能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得到鍛煉與提高。
2、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對體育課程產生了興趣,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去。所以,在初中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性得不到重視,對學生的教育也沒有針對性,這樣反而會使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使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差異性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實施的一種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運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與提高。
教師應當對所有學生的基本信息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例如,在實施球類運動教學時,有的學生對足球感興趣,有的喜歡籃球,有的喜歡乒乓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運用差異性教學的方式,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地教育,可以使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分層差異性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也能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從表1中可看出,男﹑女生的生理機能指標有了較大的變化。男﹑女生的平靜脈搏分別從實驗前的82.7次/分與79.9次/分遞減到71.5次/分與68.8次/分,減少了11.2次/分和11.1次/分;男﹑女生的肺活量分別從實驗前的2354毫升與1912.5毫升,增加到實驗后的2515.5毫升與2198毫升,增加了161.5毫升和285.5毫升。從上面的實驗數據可看出,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效果顯而易見,從表2中同樣可以看出實驗的效果很明顯。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有了進一步的增強。
通過教學實踐證明: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學習和練習過程中表現積極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體育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實踐性研究是結合了我國全民健身計劃與體育法的實施要求,以素質教育為導向,徹底改革改變了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和以運動技術傳授為中心,以運動成績考核為基礎的體育教學體系,形成了一整套促進素質教育的體育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包含在內的新體系。
因此,體育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方法模式順應了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了當前課改的精神,它必將會在素質教育貫徹實施的今天發揮出積極的意義。
[1]《主體異步教學法》王希存 2003
[2]《教育科研資料匯編》王希存 2013
[3]《小組合作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潘同義 2012
2012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課題“分層差異性體育教學策略在初中的運用”(JJS20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