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在黨的建設新的歷史時期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理念。全面從嚴治黨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理論建設的新成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建設的領導核心,黨的理論建設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路線綱領下,有不同的概括和表述。建黨初期的從嚴治黨,主要體現在黨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組織建設中。1927年,《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議》第一次將民主集中制作為黨的指導原則。決議中黨的建設部分提出,“黨部的指導原則為民主集中制”,為從嚴治黨打下了組織基礎。1929年,《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中明確提出:“紅軍第四軍的共產黨內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這對于執政黨的正確路線,妨礙極大。”隨即黨內立即開展了對紅四軍黨內錯誤思想的批判。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提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一直以來都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持的優良傳統作風。
建國以后,經過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黨的八大分析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提出大規模的、群眾性的、疾風暴雨式的階級斗爭已經結束,黨的中心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雖然八大沒有正式提出黨的建設方針,但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八大強調發展黨內民主,加強民主集中制,密切聯系群眾、發揚優良作風等等。黨的八大二次會議改變了對主要矛盾的判斷,逐步形成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路線。適應這樣的政治路線,“文化大革命”中,發展到“踢開黨委鬧革命”,黨的組織受到極大沖擊,黨的建設受到嚴重損害。
1983年,為了對黨內思想、作風、組織方面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的整頓,中央開展了整黨運動。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強調:“這次整黨的任務是統一思想、整頓作風、加強紀律、純潔組織。”為了確保整黨運動的貫徹落實,成立了中央整黨委員會,明確規定了其任務。1984年7月,《人民日報》刊登地方整黨工作的文章強調:“臨汾地委本著從嚴治黨,治病救人,挽救和教育干部大多數的原則,把認真調查研究同及時處理結合起來”,首次用“從嚴治黨”表述地方的整黨工作。1992年,黨的十四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明確提出“黨的建設必須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從嚴治黨”,將從嚴治黨寫進十四大黨章,使從嚴治黨上升到黨的根本大法的高度,確立為黨的建設基本原則。黨的十五大報告將從嚴治黨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聯系起來,指出“從嚴治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保證”。黨的十八大又明確提出:“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分別從制度建設與組織建設相結合、改革創新精神、科學化三個層面詮釋如何從嚴治黨,使從嚴治黨逐步深化和完善。
2015年2月,習近平首次將“四個全面”定位于黨中央的戰略布局,他指出:“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將全面從嚴治黨上升到黨的戰略布局的高度,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戰略地位。
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追求和保持黨的先進性,這是新時期發展黨建工作的一個關鍵問題。
保持和追求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黨的建設要解決的兩個基本問題。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特征,客觀上要求黨代表人類社會前進方向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發展,一點先進性都沒有。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離開發展,離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黨的先進性就無從談起。從革命到社會主義發展,再到共產主義實現,是追求和發展黨的先進性要解決的歷史問題。而保持黨的純潔性與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是保持黨的自身肌體健康、保證黨永不蛻化變質的根本保障。先進性追求事業輝煌,純潔性追求自身健康。沒有事業輝煌,黨就沒有先進性可言,沒有自身健康,黨就會逐漸毀滅,更談不上遠大事業,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強健的體魄作保證。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最終還是為了保障和支持黨的偉大事業,追求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這就是二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在今天,全面從嚴治黨,不是在推動發展方面把黨束縛住,而是要解決如何轉變粗放型發展方式,在守紀律、講規矩、靠法治的條件下學會推動科學發展,推動科學發展和深化改革,不斷提高推動發展、改革和法治的能力。
先進性內含時代性要求,對于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每個時代都要追求和實現每個時代的先進性,無數個先進性之和,才能成為黨的歷史先進性。在全面從嚴治黨新階段,我們必須堅持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中追求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到建黨100年必須實現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三大戰略舉措。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進入決定性階段,“實現這個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幾年,發展是最艱巨的任務。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治理發展過程中腐敗現象和腐敗問題,就是要加強黨的紀律建設,保證黨的政治路線貫徹實施;說到底,就是為了解決發展問題,追求在守紀律、講規矩、依法治國的歷史條件下實現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面對過去30年形成的粗放型發展方式,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幾年,必須全面深化改革,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一)全面從嚴治黨的長度——黨的建設的新常態。十八大以后抓作風建設,一些人認為不過是一陣風,吹過就完了。但到了今天,這種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在相當長一個時期,黨的建設必須認認真真管、實實在在嚴,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這是因為,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還沒有被完全遏制,滋生的土壤沒有徹底鏟除,新的體制機制沒有建立完善,良好的風氣沒有培育起來。習近平特別強調要充分認識作風問題的頑固性和復雜性,提出重新建構良好的政治生態和營造風清氣正的從政環境。這些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除了各種客觀原因以外,在主觀上,重新堅定理想信念也是十分艱巨的,有的黨員干部沒有心存敬畏,罔顧規律、法律和人民的意志,不能行有所止,為貪欲所惑,喪失道德、廉恥,這更是一個長期的和艱巨的過程。
(二)全面從嚴治黨的力度——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當前,全面從嚴治黨的的力度集中在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首先是因為在這些方面已經積累了非常嚴重的問題,損害了黨的形象和威望。轉變作風和懲治腐敗,最能夠讓人民群眾感受到黨的建設的成果。而且,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如果反彈了,不僅黨的建設會受到嚴重破壞,而且會失信于民,喪失民心,危及黨的執政地位。十八大以來,由于保持高壓態勢,堅持正風肅紀,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人民群眾開始重樹對黨的信心。
(三)全面從嚴治黨的尺度——黨的紀律和規矩。列寧指出:“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的斗爭中,除了組織,沒有別的武器。”共產黨靠什么戰勝強大的敵人,首先就是靠堅強的組織和鐵的紀律。黨的組織不僅包括一套嚴密的組織體系和嚴格的組織原則,而且包括紀律和規矩。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和執政的過程中形成了完整和嚴明的紀律和規矩,雖然在實踐中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但首先是要嚴格執行。紀律和規矩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容,也是從嚴治黨的根據和尺度。關鍵是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把規矩意識樹立起來,把組織觀念強化起來。以紀律和規矩為尺度,既要克服自由散漫、各行其是、圈子文化、為所欲為等現象,這是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工作的重點;也要警惕侵犯黨員的權利,破壞民主集中制,搞層層加碼,追求表面上“嚴”的現象,這也是違反黨章和紀律規矩的。
(四)全面從嚴治黨的效度——取信于民,贏得民心。全面從嚴治黨,歸根到底要落腳到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上,這不僅是黨的力量的源泉,而且是黨執政的合法性基礎。思想上從嚴,就是要讓人民群眾看到黨的先進性的思想理論根基;組織上從嚴,就是讓群眾認識到黨的戰斗力所在;作風上從嚴,就是讓人民群眾感受到黨來自人民、服務人民的本質;制度上從嚴,就是要讓人民群眾見證黨堅持科學規范、公正嚴明的信心;反腐倡廉上從嚴,就是讓人民群眾體會到黨絕不容忍腐敗的堅強決心。最終,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