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娟(榆林供電局 陜西榆林 719000)
新形勢下電力企業共青團工作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薛曉娟(榆林供電局 陜西榆林 719000)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規范和完善,國有大中型企業將逐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電力企業也不例外。實現電力資產多元化、改革電力資產結構,是電力企業服務群眾的重要環節,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電力企業純國有經營的局面將被打破。在企業改革不斷深入的同時,團組織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果企業團組織仍按計劃體制開展工作,不僅不會有好的效果,相反還可能影響到企業團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制度;組織;體制;效果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7.007
1.缺乏團隊合作精神。部門之間、職工之間缺乏團隊合作意識,尤其是面對問題容易互相推卸責任,損害了企業在群眾心目中整體形象,阻礙企業的長遠發展。黨建帶團建作用沒有充分發揮。有相當一部分單位黨支部對共青團組織工作認識不夠,具體表現在黨支部對共青團干部的配備上和使用上的不重視。團干部均為兼職,需要有極強的責任心才能干好工作。
2.管理方法籠統、概括。目前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較為籠統,缺乏針對性,每位職工都存在著個體差異,如果能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并與工作相結合,對待職工“因材施教”,細化各項管理制度、規章,增強其可操作性和執行性,才能夠調動職工自身的工作積極性。有大部分單位能夠認真做好先樹青年典型工作,但范圍還不夠廣大,帶動作用發揮不明顯,另一方面是典型人數還少,從量上還不夠,先進個人占職工的比例數量太小。
3.缺乏系統的職工培訓。雖然目前企業有新員工培訓、月度職工會、業務指導、電力維修培訓等,但是缺乏對職工的系統培訓,特別是缺乏對職工自我奮斗目標和人生目標設置的幫助,職工培訓不是單一的某個部門的事情,而是全單位的職責,對職工進行隨時、隨地、隨處教育,對職工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進行啟迪式教育。
1.組織機構重新設置。企業在組織機構設置方面體現“精簡高效”的原則,實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職”,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團干部對工作很難做到專而又專,必將影響工作的更好開展。過去團委組織一個活動,提前一個月或半個月開始著手準備,每個細節都準備得很充分,有條不紊。而今后在組織一個活動時,就會存在時間緊,任務重的一系列問題。
2.人員調配出現緊缺。在工作內容、活動方式方面,電力企業的一切活動是以效益來衡量的,因此電力企業職工的效益、效率觀念比以前大大增強。從車輛的配置、人員的定崗、計劃的編排上,都是按精簡高效的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很難有閑散人員和空余時間。然而,團組織開展的群眾性、聯合型活動,人員和時間是關鍵,這就使團的工作失去了時間和空間。過去團委組織活動,與誰有關,職工之間可以換換班,而今后僅從時間上來說,就很難調配人員。
3.青年員工價值取向發生了變化。近幾年,青年人對團組織在觀念上出現了淡化,在行為上出現了游離,團組織不再像以前那樣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在生活中,電腦、手機、微信、qq成為現在青年主要的社交、溝通平臺;在工作中,他們把企業和自身分裂開來,“企業是企業,我是我”,對待自己的工作沒有長遠的規劃,只注重近期效應和眼前利益,工作中始終處于被動的等待階段;在學習中,鉆研業務的越來越少,動手能力差。“生活低標準、工作高標準、學習嚴要求”的行為準則,已經離大家越來越遠。
4.企業團組織自身工作有待加強。在新形勢下,如何將團的工作與企業的奮斗目標相結合,如何將共青團的兩大品牌工程開始市場化運做,將成為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具體思路是:強化兩個服務、突出三個重點、實施五項工程。
主要內容是:強化兩個服務:服務公司改革發展、服務青年成長成才;
突出三個重點:人才培養選樹、崗位建功、志愿服務活動;
實施五項工程:思想引領工程、青年人才選樹工程、“號、手、隊、示范崗”創建工程、志愿服務工程、團建強基工程。
1.加強對青年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對廣大青年提出五點希望: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廣大青年一定要練就過硬本領、廣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創新創造、廣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艱苦奮斗、廣大青年一定要錘煉高尚品格。電力作為一個服務性企業,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要想立于不敗之地,除了要有一流的服務、一流的管理外,還必須擁有良好的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團組織就要在塑造企業形象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充當主角,充分調動青年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使命感。團員青年要在日常工作中善于發現有損企業形象的行為,同時企業還要引導教育青年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和主人翁責任感的目的;通過“青年人才工程”、“每月一本好書”活動提高團員青年的學習能力;
2.團組織工作必須與企業管理相結合。團組織工作與企業管理的最佳結合有兩點:一是提高青年員工隊伍整體素質;二是勇挑企業重擔,發揮主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團組織也只有圍繞這兩個最佳結合點開展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如:企業團組織多年開展的爭創“青年文明”活動,就達到了與企業管理的最佳結合,以爭創“青年文明”作為團組織參與企業“創名牌、樹形象”的主要載體。通過全面啟動“青年文明”誠信建設活動,發揮“青年文明”集體企業信用示范作用,適時引入競爭機制,不斷優化“青年文明”梯隊結構提高服務水平,不僅可以壯大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的骨干隊伍,還可以打造青年人才服務品牌薈萃的高地,進一步通過一系列活動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不斷提高青年員工的整體素質。
3.抓住企業的命脈——利潤。利潤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命脈,共青團的各項工作也應以此為主線,積極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通過團干培訓班、團課、簡報等途徑宣傳企業的各項發展方針、政策,增強青工的參政、議政能力,發揮青年員工“思維活躍、勇于探索”的優勢,尋找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企業多元化的經營模式打好基礎。
4.改變團活動,加強團建設。企業改制后,團組織應主動適應大的形勢,向八小時以內要效益,引導青年員工崗位練兵,崗位成才,崗位奉獻,將工作重心轉向生產經營;向八小時以外要影響,發揮網絡優勢和影響力,開通團組織公眾微信號、建立QQ群,組織員工開展寓教于樂的活動,努力營造一個適合青年員工特點的企業文化氛圍,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堅持黨建帶團建,著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團組織,不斷夯實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團建水平,打造團組織的學習能力、教育能力、服務能力、執行能力。
總之,電力企業改革,既對共青團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又給企業團的工作帶來難得機遇,團組織應盡快適應新環境、新形勢,根據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實際,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斷完善自己,調整自己,充實自己,使共青團的工作逐步走向成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注入新的血液。
[1]汪中求.細節決定成敗[M].新華出版社.
[2]穆憲.共青團工作的藝術[M].中國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