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中華女子學院法學院 北京市 100101)
未婚先孕女性的婚姻家庭困境及對策研究
陳婷婷(中華女子學院法學院 北京市 100101)
未婚先孕現象的發生加速了年輕人步入婚姻的過程,本文通過對訪談對象的研究,探討未婚先孕的女性在婚姻中遇到的夫妻關系、家庭教育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對婚姻家庭建設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意見。
未婚先孕;婚姻家庭;對策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7.106
當前社會轉型期的社會現狀,使得人的自主性、流動性的增強,意味著人的自由在更大程度上的解放,這必然會提高感情的風險和婚姻的難度。此外,隨著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各種外來思想的不斷侵入,尤其是性的觀念的不斷開放,人們在婚姻家庭中傳統道德的底線逐漸被拉下。
未婚先孕是婚姻過渡逆序的表現,日益增加的未婚先孕現象已經彰顯了當前社會發展中婚姻已凸顯出個體化的發展趨勢,現代社會的婚姻正在轉變成“不確定的自由”,年輕人雖然在自身婚姻的安排中顯得更有主見和自由,但由于未婚先孕帶來的風險也是存在的。即使因為未婚先孕而步入婚姻的已婚育齡女性,她們的婚姻狀況并不是很穩定,她們在婚姻中遇到的問題仍然需要關注和探究。
本研究所分析的個案都是出生在安徽省蕪湖市且有未婚先孕經歷的80后女性,通過訪談得知她們在各自的婚姻中都遇到了不同的問題。
小雨是88年出生的,男友是92年出生的,兩人是公司同事,在工作的過程中兩人產生好感并開始交往,在交往兩個月后,小雨意外懷孕了,由于小雨已經屬于大齡女青年,加上親戚朋友的催婚,她決定和比自己小四歲的男友結婚,他們只是辦了簡單的婚禮,并沒有領取結婚證。婚后兩人住在小雨母親的家中,小雨說,由于男友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她從沒主動用過對方的錢,孩子出生后也是她的母親幫忙照顧和撫養,但是男友每次回老家,都要給他的父母幾千塊錢,她覺得很不公平,為此還和男友吵了幾次。
現在小雨自己在家帶孩子,男友的工作較忙碌而且需要經常出差,小雨有次無意間看到男友與其他異性的曖昧信息,她和男友大吵了一架,之后便開始了與男友的“冷戰”,而且不愿再管男友的事,她覺得只要自己把孩子好好帶大就行了,其他的不愿多想。被問及為什么沒有領結婚證時,她說因為男友的年齡比自己小四歲,他還不成熟,她并不能確定自己的這段婚姻能持續多久,她在給自己也給對方留后路。
小麗和丈夫都是85年出生的,育有一個6歲的女兒,兩人是經過別人介紹認識的,在一次出去旅游的過程中兩人發生了關系,之后小麗便懷孕了,于是兩人在匆匆忙忙之中去民政局領取了結婚證并辦了婚禮。婚后小麗便辭去了工作,由于丈夫認為作為一個妻子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照顧好孩子和家庭,所以小麗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女兒身上,丈夫經常埋怨她忽略了他的情感需求,小麗覺得自己照顧女兒都已經很累了,哪有時間再去和丈夫過二人世界的生活。小麗覺得自己現在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女兒的教育,她說女兒的脾氣太倔強,只要她想要的東西不能滿足,她就會立即哭鬧,而小麗通常都是通過打罵來制止。小麗覺得自己教不好女兒,她說自己的脾氣也不好,只要女兒稍微犯了點錯,她就會大發雷霆。在對女兒的教養問題上,她和丈夫的觀念也存在差異,所以也造成了她和丈夫之間的矛盾和摩擦。小麗說,自己在結婚前從沒學習過如何教養孩子,也沒有人教她,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她一定會在結婚前提前學習正確的育兒知識。
在小雨與男友的關系中,小雨的意外懷孕對兩人而言都是措手不及的,雖然他們在匆忙之中按照家鄉的風俗辦了婚禮,但他們并沒有成為法律意義上的合法夫妻,兩人并不了解婚姻的真正含義是什么,他們不了解在婚姻中的夫妻雙方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他們的婚姻更像是一場賭注,輸贏皆有可能。
小麗和丈夫對孩子的到來沒有做任何的準備,他們不知道如何科學地養育孩子,在孩子教養的過程中,親子之間的關系也直接影響了夫妻之間的感情。
小雨和小麗在出現未婚先孕的情況后,她們都選擇立即步入婚姻,此時的婚姻并不是一種水到渠成而建成的愛情的堡壘,它更像是對她們的婚姻綁架。另外,她們還不具備處理婚姻家庭關系的能力,加上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幾乎沒有一門課程教學生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妻子或丈夫,更沒有教學生在婚后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因此婚姻家庭知識的匱乏是普遍存在的。
小雨對于結婚的觀念意識過于淡薄,她在沒有領取結婚證的前提下就和男友辦了婚禮,從法律層面來講,他們的關系不是受法律保護的婚姻關系。小麗在匆忙之中和丈夫去民政局登記領取了結婚證,但是對于婚姻家庭中出現的問題,他們并不知道如何科學解決。
1.社會工作系統理論的介入
系統理論認為,社會是一個大系統,一個子系統問題的出現,會影響整個系統的發展。同樣,當子系統出現問題時,其他系統應當有效配合,恢復問題系統功能,促進大系統的發展。處在婚姻危機中的人們,可以通過構建各種團體,在其他系統的幫助下,解決婚姻家庭問題。
由民政部門、司法部門和婦女組織中的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針對適婚年齡的群體定期開展有關婚前輔導的培訓,其中包括夫妻關系、家庭教育等培訓,倡導男女平等觀念,傳授現代家庭生活方式。
各組員之間在小組工作者的引導下,開展小組活動,共享婚姻家庭經驗。由于小組工作中的成員經歷大多相似,近距離接觸更能為他們彼此提供心理慰藉,更容易產生共鳴。在與其他組員的接觸中,提高自身素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獨立解決婚姻問題。在小組經驗分享中,可以彼此分享與配偶的關系處理經驗、育兒經驗,促成成員間互助合作,緩解家庭緊張。
2.婚姻登記程序的完善
民政局等有關部門可以開展婚姻家庭知識考核,工作人員發放關于婚姻家庭的知識題,只有等夫妻雙方均通過考核時才可以領取結婚證,加強夫妻雙方婚姻家庭知識的學習,有利于婚姻家庭質量的提高。
[1]齊嘉楠、楊華.流動家庭婚姻圈擴展、性別強勢與未婚先孕.南方人口,2015.
[2]王小璐、王義燕.新生代女性農民工的未婚先孕—婚姻過渡的個體化困境及秩序重建,2015.
[3]徐芳.未婚先孕的諸因素分析.文匯報,1986.
[4]王菊芬.未婚先孕及其結果選擇,1998.
[5]風笑天.農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與家庭—一個值得重視的研究領域.人口研究,2006.
[6]劉勇.對農村外出打工青年未婚先孕現象的思考.科技信息,2014.
[7]何雪松.社會工作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