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有的技術水平來看,通過基因技術來對我們的身體進行全方位的檢測是最現實也是最實用的應用。在這一點上已經有眾多社會名流走在了時代的前列。蘋果公司已故CEO史蒂夫·喬布斯在查出患有胰腺癌后,曾經對自己的腫瘤以及基因譜進行了測序。而著名的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在進行乳腺手術前也進行了基因檢測,從而順利地通過手術將乳腺癌的風險從87%降低到了5%左右。所有的這些應用都是基于基因和數據技術對人體的生理情況進行綜合的評估,在有了這些完整詳盡的數據評估后,醫生可以根據數據為病人制訂最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基因檢測技術就像是私人醫療數據專家。每個人由于體內攜帶的基因密碼全然不同,使用傳統的一刀切式的治療方案不僅效率低下,還會給病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危險。而通過基因檢測以及大數據分析,這些原本讓醫護人員苦惱的個性化生理特征全都一一展現在眼前。以這些數據作為基礎制訂醫療計劃自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基因密碼,如果我們只是以觀察者的角色去善加利用,那么它真的可以為我們帶來很多便利。以國內的相關龍頭企業華大基因為例,這是一家從事基因檢測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以針對各種生理狀況的基因檢測為主。華大基因的無創唐篩檢測是一項針對孕婦開展的基因檢測項目。以往的相關檢測需要對孕婦進行抽血甚至羊水穿刺,不但步驟繁多且復雜,且有一定的流產風險。而通過基因檢測只需要孕婦在懷孕2~3個月時非常簡單地抽取一些血液樣本就可以完成,而且數據的準確率也相當高。酒精基因檢測同樣是華大非常受歡迎的項目,有些人喝酒怎么喝都不會醉,而有些人一杯就倒,這其中可能就是身體的酒精代謝能力的差異在作怪。通過酒精基因檢測,用戶可以簡單明了地知道自己的身體對于酒精的代謝能力在怎樣一個水平上,以后再遇到喝酒應酬的場面就可以量力而行。
當然,這些還只是基因檢測技術的基礎應用,對于一些疑難疾病的檢測更能體現它在醫療方面的價值。帕金森病和阿茲海默綜合征是目前世界上患病率極高且難以治愈的神經退行性腦部疾病。這兩類疾病治療的最大難點在于樣本的個性化。由于每個病人的生理結構不同,其神經的病變會產生天壤之別的差異,這種多樣化的情況為醫生的治療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而在面對個性化生理特征的問題時,沒有什么比基因檢測更具有權威性了。
可以配合可穿戴式設備以及大數據平臺,對病人的生理結構進行24X7的全天候監測。通過將每個固定時間段的數據樣本進行比較來觀察病人體內發生了怎樣的生理變化,以此來對每一個病人給出最具有針對性的研究方案。同時,一些新的治療藥品上市時也可以通過這一方法來觀察病人對于新藥的接受程度、抗藥性等情況,幫助醫生和研究人員更為準確地觀察藥物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