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昀
過去一年里,國際體壇接連曝光多樁“大案”“要案”,一眾有頭有臉的“大佬”紛紛因涉嫌貪腐而遭調查或起訴,幾大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體育組織遭“大起底”,結果發現從里到外都“爛透了”。有評論稱,這是國際體壇“最黑暗的一年”。
國際田聯新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自2015年8月走馬上任以來,一直忙著“救火”:一份“足以撼動田徑運動根基”的藥檢報告,不僅撂倒了國際田聯前任主席拉明·迪亞克及其一眾親信,而且讓俄羅斯田徑運動員面臨全面禁賽的最嚴厲懲罰,包括無緣參加2016年的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如今,這把火越燒越大,甚至殃及科本人。為避免利益沖突,他不得不放棄著名運動服裝品牌耐克“全球形象大使”的美差。
科被推上反腐浪尖,但他遠非圈內日子最不好過的人。過去一年里,國際體壇接連曝光多樁“大案”“要案”,一眾有頭有臉的“大佬”紛紛因涉嫌貪腐而遭調查或起訴,幾大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體育組織遭“大起底”,結果發現從里到外都“爛透了”。有評論稱,這是國際體壇“最黑暗的一年”。
緊急“洗白”
其實,早在科履新之初,就有呼聲要他與耐克撇清干系,可他一直置若罔聞,原因很簡單:舍不得啊。這個形象大使,他做了38年,據稱年薪高達10萬英鎊。因此,即便興奮劑丑聞令國際田聯四面楚歌,他也一直硬挺著,堅決不與耐克說拜拜。可很快,他就挺不住了。
英國廣播公司11月24日報道稱,它掌握的電子郵件顯示,在將2021年田徑世錦賽主辦權授予美國城市尤金的決策中,科可能涉及利益沖突。眾所周知,耐克總部距離尤金只有160公里,耐克是尤金申辦田徑世錦賽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
英國廣播公司披露的郵件日期為2015年1月30日,由耐克高管馬斯貝克發給尤金申辦委員會負責人范·里納納和羅伯特·法蘇洛。信中說,馬斯貝克當天上午與科舉行會談,特別詢問了有關2021年賽事問題。“他(科)明確表態支持2021年賽事在尤金舉辦,但同時也表明,他已就此事與迪亞克接觸過,并得到迪亞克的清晰表述:‘在4月的會議上,我不會就2021年賽事主辦地采取任何行動。”
然而,就在4月舉行的國際田聯理事會上,迪亞克突然宣布舉行投票,不經申辦程序直接將世錦賽舉辦權授予尤金。投票結果,23票贊成,1票反對,1票棄權,科投了贊成票。
這事惹惱了瑞典城市哥德堡,因為該市也有意申辦世錦賽。哥德堡申辦方負責人埃里克森向英國廣播公司抱怨說:“連讓我們遞交申請的機會都不給,想想都讓人生氣。”他稱,科和迪亞克此前都曾向他親口承諾,一定會給哥德堡一個競爭機會。誰知,二人出爾反爾,埃里克森直言“要討個說法”。
眼瞅著火要燒及自身,科急忙澄清自己在此事上“沒有游說任何人”,只不過在尤金以微弱票數痛失2019年世錦賽舉辦權后,“鼓勵他們重啟新一輪申辦周期,因為他們的申辦方案很有力”。他親自打電話給埃里克森,承認競標程序有誤,但同時堅稱,自己也是在4月理事會召開前幾天才得知迪亞克突然變卦的。電子郵件曝光后兩天,他宣布辭任耐克“全球形象大使”,與多年的老東家分道揚鑣,盡管誰都清楚,他心里有多么不情愿。
眼下,法國當局已啟動新的調查程序,調查尤金獲得2021年世錦賽主辦權的真相。其中有何貓兒膩,新主席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想必不久將大白于天下。
最黑暗的一年
過去的一年,對國際體育機構來說,可謂多災多難。
先是國際排聯主席格拉薩出事了。2014年底,巴西聯邦反貪局整理了一份長達50頁的調查報告,指控格拉薩在擔任巴西排協主席期間,以權謀私,瀆職腐敗,將數百萬資金轉入親友控制的公司。
5月27日,國際足聯年會召開前一天,瑞士當局突然搜查了蘇黎世巴爾拉克酒店,7名國際足聯高官被逮捕。他們被懷疑在過去25年里貪污超過1.5億美元,涉嫌總計47項指控。
隨著媒體的跟進,新丑聞不斷浮出水面:國際足聯秘書長瓦爾克因涉及一筆1000萬美元的賄選贓款遭調查;1998年法國和2010年南非均采用行賄手段取得世界杯主辦權;歐洲足聯“掌門人”普拉蒂尼解釋不清為何于2011年收取國際足聯200萬美元巨額報酬,可能面臨終身“禁足”;國際足聯前任主席阿維蘭熱及多名官員于上世紀90年代接受國際體育休閑公司高達1億美元賄賂,繼任主席布拉特對此完全知曉,并刻意隱瞞,甚至可能參與其中……截至2015年12月,受到指控的國際足聯官員及機構已達41個,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足聯高官集體淪陷,幾乎找不到“干凈的人”。
2015年8月,另一枚超級“炸彈”在國際田聯引爆。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和德國ARD電視頻道稱,他們獲得的一份5000多名田徑選手的藥檢報告結果顯示,過往10多年中,有1/3世錦賽和奧運會獲獎者有問題,其中包括55名金牌得主。
消息一出,體壇嘩然。其實,早在2014年12月,這一丑聞已現端倪:當時德國ARD電視頻道在一部紀錄片中首先透露了俄羅斯田徑運動員在使用禁藥的信息。
盡管“料”足夠勁爆,可國際田聯沒當回事。8月東窗事發,國際田聯依然嘴硬,斥之為“陰謀”和“對田徑運動的污蔑和挑釁”。直到2015年11月10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在日內瓦公布“毀滅性”調查報告,用350頁篇幅證實有的國家的確有大量田徑運動員存在使用興奮劑的問題,國際田聯這才蔫了。報告公布前一周,82歲的迪亞克因涉嫌收取黑錢、掩蓋興奮劑真相遭法國警方逮捕,他的一名法律顧問和一名曾在國際田聯反興奮劑機構任職的醫生也被指控貪腐。
黑幕,讓世人深感沮喪和失望。歐洲田徑協會會長斯韋恩·漢森說:田徑運動正經歷“暗無天日的傷感時光”,“我們的價值觀和理想被深刻動搖”。
能否“洗心革面”
2015年12月3日,經歷風暴洗禮后的國際足聯推出備受矚目的改革提案,內容涵蓋7大方面,包括引進任期限制、精簡機構、加強道德審查、公開財務審計等。
其中,引進任期限制最受關注。根據提案,國際足聯主席、國際足聯理事會和審計規范委員會成員最長為3屆任期,每屆任期4年。這意味著,像布拉特這樣在主席位置上一呆就是17年的情況將成為歷史。評論稱,這將有利于改變鐵腕人物一手遮天、國際體育機構淪為“獨立王國”的現狀。
國際足聯改革委員會由國際奧委會前總干事弗朗索瓦·卡拉德領頭,他因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賄選丑聞后成功改革國際奧委會而贏得聲譽。可有人說,這回,他的使命注定失敗,因為改革委員會14名成員中,12人由各大洲足聯推選,均為國際足聯“內部人士”,這和當年改革國際奧委會時迥然不同。
《整頓:足球和有組織犯罪》一書作者德克蘭·黑爾說:現在真正需要的“是一支與世界足球毫無瓜葛的執行團隊進來打掃屋子,”而卡拉德的團隊只是“貌似在改革”。
類似的質疑也籠罩著國際田聯。盡管科發誓要用手中的所有權力消除興奮劑這顆毒瘤,但他的履歷和言辭卻難以服眾。他在國際田聯給迪亞克當了7年副手,尊其為田徑運動的“精神領袖”,想必兩人走得很近,可12月初在英國下議院舉行的聽證會上,科卻堅稱自己對這位老上級的腐敗行為“毫無察覺”。投奔國際田聯之前,他還擔任過國際足聯第一屆道德委員會主席,但對這家多年來飽受非議的體育機構的骯臟所為,竟也是一問三不知。難怪有人調侃說,他要么是“裝糊涂”,要么是“真糊涂”。
英國《衛報》專欄作者歐文·吉布森說:“科的最大問題是,一個純粹舊世界的產物,有何能耐徹底改造其文化,使之符合一個新世界?”
期望通過內部整改來實現機構的脫胎換骨,顯然有些自欺欺人。人們呼吁,國際體壇需要一場由外力主導、洗心革面的“整風運動”。阿迪達斯、麥當勞、可口可樂、百威英博和維薩等5家世界杯贊助商積極響應,日前聯名寫信給國際足聯執委會,要求對目前的改革進程進行獨立監督。
丑聞最終傷害的是人們對體育精神的信仰。修復制度易,重塑信心難。借用科的一句話說:“那將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救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