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綠色專利的獨特之處在于,除具備專利的一般特性外,還應強調“綠色”,這是人們逐漸重視汽車對空氣環境負面影響的結果。因此,從綠色專利的概念出發,分析綠色專利的興起對傳統汽車產業的影響,以及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車專利保護制度具有必要性,從而提出構建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綠色專利戰略,節約能源,保護脆弱的大氣環境,給人們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關鍵詞:綠色專利;綠色專利戰略;新能源汽車
一、綠色專利制度的產生及在中國的發展
1998年,許牧彥教授提出專利法“生態化”的一般理論,建議建立“綠色專利法制”,將“生態性”增設為專利審查的要件。2006年,梅喬教授以我國現有的專利法為基礎,主張引入環境保護機制,創新審查原則、標準及審查方式、審查機構和程序,創立綠色專利標準,構建新型的專利環境法律規制制度。2008年,萬志前教授提出建立環境友好型的專利的優先申請制度,確立專利授權的環境性標準、重新構建專利技術的強制許可,并引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推行生態專利共享模式。2010年,何雋教授論證了就目前嚴重的氣候變化和環境破壞建立一套特殊專利制度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11年,鄭友德教授對“綠色專利”的概念進行剖析,從綠色技術入手的,用列舉的方式給出了綠色專利的概念,即“綠色專利”是指對太陽能、混合動力汽車、風能、燃料電池汽車、潮汐、地熱、生物燃料、碳捕獲與儲存以及核能等新能源方面的技術所授予的專利。本文認為,采取列舉方式定義綠色專利難免會造成遺漏,且不能跟上技術的進步,一旦新能源技術有所進步就得修正這一概念。因此,本文認為,綠色專利可界定為,綠色專利的權利客體或者載體在設計、生產、包裝、運用、修理、回收、再造、銷毀的過程呈節能環保效果的專利技術。
二、綠色專利對傳統汽車產業的影響
1.環境保護與利潤追逐的博弈
汽車產業相比于其他產業而言,對環境的污染更大,體現在汽車產業生產、使用之中,其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廢氣和PM2.5。在當前嚴峻的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的現狀下,汽車企業應該承擔起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汽車企業應在動力系統技術上做出改進,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究,在汽車生產過程中實現綠色生產,注重節能環保,運用綠色技術協調環境保護和利潤追逐的矛盾。
2.新能源汽車綠色專利保護的必要性
一是化解能源危機、保護環境。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各個國家都在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政策法規限制汽車的排放標準。這一趨勢使得傳統的內燃機動力汽車將無法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汽車動力系統的變革將是大勢所趨。
二是新能源汽車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必須大力開發綠色專利,擺脫汽車產業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采用新能源這一開源節流的方式重新定義汽車。
三、新能源汽車企業綠色專利戰略的構建
1.綠色專利的創造
(1)綠色技術研發中的模仿
在專利技術領域只要沒有非法獲得被模仿產品的圖紙、模型等知識產權實體形式而進行的模仿并不直接違反知識產權,反向工程等合法手段模仿先進的綠色技術,通過拆卸或者破譯等手段進行再創新,從而掌握該專利技術的原理、結構機制、涉及思路、制造方法、加工工藝等技術。
(2)布置外圍專利“墻”
我國的汽車企業應該在國外已有的核心專利的基礎上進行外圍專利的研究。一項基礎專利的出現勢必需要外圍專利作為輔助,我國的汽車企業可以進行外圍專利[指采用與基礎專利相同的原理并且圍繞基礎專利所作出的進一步改進而申請的專利。]的研究,通過對外圍技術的專利布局,形成一堵“專利墻”,使得基礎核心專利的權利人動輒侵權,從而限制其活動范圍,迫使基礎專利人進行交叉許可或者進行協作開發。
(3)加強產學研合作
建立專利技術聯盟,整合企業、學校、研究機構等各方面的技術資源和創新資源,分擔費用和風險,實現規模效應,以促進技術的轉化。實現企業、學校、研究機構的創新資源的有效分工、合理銜接,共同創造突破關鍵技術、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2.綠色專利的保護
(1)進行專利信息檢索
對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而言,進行專利信息檢索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侵權。我國汽車企業或者其他研究機構在從事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研究前應該通過各個渠道進行查新檢索,防止侵犯他人的專利權,從而判斷準備進行的技術開發是否具有侵權的風險,做好風險防控。
(2)非專利技術的保護
對于商業秘密的保護,企業一方面可以設立內部的安全部門,通過雇傭專業的安保人員,防范外來的竊密行為和企業內部的泄密行為;另一方面建立針對核心技術人員的激勵措施,避免核心技術人員的外流。還可以通過競業禁止協議,增加“內鬼”竊密成本,保護商業秘密。
3.綠色專利技術的運用——標準化戰略
(1)我國新能源汽車標準化戰略目標
在知識經濟的背景下,知識產權領域的競爭已不在局限于簡單的技術競爭而是“標準”的競爭,即是否能將自己的專利技術融入到國家乃至國際的產業技術標準體系之中。因此,我國新能源汽車標準化戰略的目標應是科學的制定專利戰略,合理的布局專利技術,整合各方面的專利技術優勢,參與到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標準的制定中。
(2)我國汽車新能源汽車企業專利標準化的實施
首先,充分的利用各種信息檢索平臺了解國內外同行的技術發展水平和研究現狀,制作專利地圖,避開專利陷阱,進行核心技術研發,為日后參與技術標準制定奠定基礎。在申請專利方面,要國內外同時申請。
其次,汽車企業應制定以專利和標準為支撐的創新發展戰略,立足自主創新,積極推動自主專利技術的實施以及專利技術產業化,從而在技術標準制定中占據主動權,建立自主的專利技術標準。
最后,形成由企業的管理層、技術人員、法務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企業內部標準專利委員會。專利標準委員會的職責是制定企業的技術標準和專利戰略。定期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利知識的培訓,增強專利的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Michael A.Gollin.Us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Harvard Journal of Law&Technology,volume 4 spring issue,1991.
[2]許牧彥.綠色專利初探[J].1998研究發展管理實務案例暨論文研討會,中國生產力中心,1998-6-18.
[3]梅喬.專利法制“綠化”議[D].南京:河海大學,2006(6).
[4]萬志前,鄭友德.論生態技術創新的專利制度安排[J].科技與法律,2008(5):10-12.
作者簡介:張志泰(1991.05- ),男,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主要研究專利法方向,現就職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