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紅雨,趙菲菲
?
學術會議綜述
“哲學與時代”:黑龍江大學第一屆哲學研究生論壇綜述
蔣紅雨,趙菲菲
為迎接黑龍江大學75周年校慶,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2016年7月17—18日,由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哲學學會、黑龍江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主辦,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學院、哲學學院承辦,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東北師范大學哲學學院、遼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學術交流》編輯部、《知與行》編輯部協辦的“哲學與時代”黑龍江大學第一屆哲學研究生論壇在黑龍江大學隆重召開。
會議開幕式由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孫慶斌教授主持,黑龍江大學副校長、黑龍江省哲學學會會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丁立群教授代表主辦單位致大會開幕辭。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學院黨委書記姜晶玲同志,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主持人、博士研究生導師、副院長羅躍軍教授分別代表承辦單位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學院和哲學學院介紹了各自單位的研究生培養情況,對各位領導、嘉賓、代表蒞會表示歡迎。
本次會議邀請講座專家5人、學術論文評審專家22人,收到學術論文96篇。大會議程分為3個單元:專家講座、分組交流和科學技術哲學與交叉科學研究生論壇專場。
在專家講座單元,丁立群、胡海波、李海峰、胡長栓和王國富5位教授分別為大會作了學術報告。丁立群教授的學術報告從整體上闡釋了實踐哲學的理路,明確了實踐哲學與文化哲學的關系,實踐哲學是文化哲學的基礎,文化哲學是實踐哲學的當代形態;論述了“史論結合”是哲學研究方法的觀點,他強調了“哲學史即哲學,哲學即哲學史”的命題,強調以思想創新導引歷史梳理。胡海波教授的學術報告從辯證法問題入手,指出辯證法是哲學專業研究生的研究基礎和思想基礎,掌握辯證法是哲學專業學生必備的理論素質。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使其成為研究和治學的基礎,但是哲學的探求又離不開對事實的關照,使事實層面與價值層面的追求相貫通,要運用辯證法,實現價值與事實、生命與世界之間的無痕對接。李海峰教授的學術報告立足科學哲學的“科學的哲學”內涵,對當代科學哲學研究中存在的經驗主義趨向進行了批判,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他提出在未來的科學哲學研究中,研究者要重視對科學理論的關注,并在科學哲學學說史的意義上進行理論創新。胡長栓教授的學術報告提出了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高度發展的當今時代如何進行哲學創新的問題。他認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帶來了人的“運算能力的終結”和“知識意義的消解”。王國富教授的學術報告對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理論作了精深的講解和評價。他認為鮑德里亞消費理論的問題是將社會與個人相隔離,將社會看成超越的實體,忽視了人的自由意志,該理論的積極意義在于他提供了一個當代社會批評的建設性視角。
在分組交流階段,參會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分為7個小組。在各個小組評審專家的主持下,參會代表就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的理論與專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科學技術哲學與交叉科學學術專場的論文選題覆蓋了科學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技術史、自然哲學、自然科學中的哲學問題五個研究領域。
大會閉幕式由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院務秘書王秋主持。哲學學院趙海峰教授對分組討論情況進行了總結,認為本次論壇代表思維活躍,學術熱情高、學術敏感性強,希望各位同學保持這種積極參與、勇于探索的學術精神。哲學學院副院長蔣紅雨宣讀了獲獎名單。最后,由胡海波教授致閉幕詞,胡海波教授認為論壇可以使哲學研究生在專業學習中找回對話與寫作的自然本色;將人才培養的“過程教學”落到實處,有助于解決和糾正研究生教學計劃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他希望參會的研究生在未來的學習中要強化專業自覺、培養專業興趣、增強哲學研究的歷史感,能夠擔負起未來中國哲學研究的重任。
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
〔責任編輯: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