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促進西寧市快遞業發展措施的通知
寧政辦〔2016〕71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辦:
《關于促進西寧市快遞業發展的措施》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關于促進西寧市快遞業發展的措施
附件
西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5月5日
關于促進西寧市快遞業發展的措施
為切實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加快我市快遞業發展步伐,規范快遞服務市場秩序,更好地發揮快遞業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作用,現就促進我市快遞業發展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加大對快遞業發展的資金扶持,充分利用市級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和三產平臺資金,對新建快遞物流城市公共配送倉、快遞服務網點、智能快件箱、標準化門店、購置設備等進行補助和投融資支持。各縣區根據實際情況設立配套資金,出臺相應扶持措施。快遞企業實施的項目優先申報省級服務業引導資金支持,購置新能源快遞車的企業由商務部門爭取國家和省上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助。(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郵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支持快遞企業做大做強。培育壯大快遞企業,提升快遞服務質量,支持快遞企業加大設備升級和技術改造,對企業購置自動分揀、機械化裝卸及安檢設備等投資給予三產平臺投融資支持。對在西寧試點建設標準化門店(國家郵政局發布標準)的企業,每新建或改造一家門店給予3萬元獎勵。積極推動快遞企業和電商企業融合發展,支持企業開展本地特色產品外銷業務,對年輸出業務量超過50萬件且年增幅30%以上的快遞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鼓勵金融機構為快遞企業購置大型設備和智能設備提供融資租賃服務。倡導快遞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通過控股、收購、兼并、聯合等多種方式進行資產重組,擴大業務規模。(責任單位:市郵管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金融辦、市商務局、市經信委)
三、加快布局建設快遞物流城市公共配送倉。將快件分撥中心等快遞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我市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快遞發展專項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合理布局建設西寧市快遞物流城市公共配送倉,對快遞企業利用工業企業舊廠房、倉庫和存量土地資源建設快遞基礎設施或提供快遞服務,按投資額的2%給予補助,最高額不超過50萬元。新建5000平米以上且為3家以上我市電子商務企業進行配送的快遞分撥中心,通過三產平臺進行投融資支持。(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郵管局、市國土局、市規劃建設局、市財政局、市房產局、各縣區人民政府、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園區管委會)
四、完善城市投遞服務末端體系建設。城市控制性詳規要統籌考慮快遞服務網點建設布局,城市新建住宅小區和舊城改造將快遞服務網點納入社區服務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住宅小區管理單位等要為快遞企業收投快件提供通行、臨時停車、代收保管等便利條件。推動快遞企業與社區物業、超市等開展合作,建設社區網購自提網點,推行“網訂店取”。鼓勵設立自助服務終端,支持快遞企業或第三方在政府機關、高校、住宅小區設置智能快遞箱,逐步將老舊小區的信報箱改建為智能快件箱。對在西寧推廣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智能快件箱的企業,建設并投入運營快件箱達到30個以上的,按投資額的2%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20萬元。(責任單位:市郵管局、市民政局、市發改委、市規劃和建設局、市國土局、市房產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五、加快農村網點建設和覆蓋。鼓勵有資質的快遞企業通過自建或與第三方合建等形式在三縣鄉鎮設立快遞服務網點,所在鄉鎮人民政府積極為網點建設提供場地,并協調、配備公益性崗位人員兼職網點的服務工作,由快遞企業提供工資補助。鼓勵快遞企業利用現有農村服務中心、農家店、農資店、供銷社、客(貨)運站、村郵站、郵政便民服務網點建設快遞綜合服務站點,開展寄遞和“網訂店取”服務。推動快遞下鄉,鼓勵快遞企業主動服務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在鄉鎮開辟或延伸快遞物流運輸線路,新建快遞營業網點,完善面向農村的綜合物流信息服務和物流倉儲配送體系。支持快遞企業與郵政企業進行“快郵合作”,代收代投農村地區快件;穩妥推進“交郵合作”,開展客運班車代運快件進鄉入村試點。(責任單位:市郵管局、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市交通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六、落實稅費政策支持。落實國家服務業領域有關稅收政策,對快遞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相關文件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業設備的,按國家有關政策落實稅收抵免政策。對快遞企業跨境業務稅費給予抵扣、減免。鼓勵快遞企業推廣應用稅控終端開具發票,稅控開票系統專用設備和系統維護費,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相關政策予以全額抵減。落實國家鼓勵類服務業收費價格政策,實行快遞企業用水、用電、用氣與工業企業基本同價。(責任單位: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郵管局)
七、保障快遞車輛便捷通行。出臺城市配送車輛標識管理辦法和便利通行政策。通過“統一車型、統一標準、統一外觀”等要求,建立登記備案制度等措施,逐步規范快遞車輛管理。支持快遞企業依法使用符合國家標準且已辦理注冊登記的非機動車收寄快件。郵政管理部門要會同公安、交通部門結合實際制定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通行管理辦法,逐步規范全市快遞終端投遞工具。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所有在市區內道路通行的合法快遞車輛,在嚴格遵守市政府有關車輛限行規定的基礎上保障通行。對運輸快件的快遞車輛在市區道路通行、停靠、作業等方面按照相關規定給予相應便利。(責任單位:市郵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經信委、市市場監管局)
八、優化快遞市場監管效能。加強快遞業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優化快遞許可流程,簡化快遞服務末端網點登記備案手續。創新信息化監管措施,建立西寧市快遞業信息網絡系統,并與公安部門大情報平臺聯網。加強對快件分撥處理中心、末端網點、車輛運行等監控及巡查,督促企業落實收寄驗視制度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并及時妥善處置突發應急事件。利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和行業監管信息系統,建立違法失信主體“黑名單”及聯合懲戒制度。建立完善快遞企業、快遞網點基礎信息臺賬,包括地理坐標、人員情況、檢查記錄、運營情況和網點照片等內容,形成完備資料。籌建成立西寧市郵政安全中心,加強郵政行業監督管理職能。(責任單位:市郵管局、市綜治辦、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局)
九、加強快遞企業人才培養。充分發揮我市大中專院校資源優勢,與我市相關院校簽訂合作協議,定期安排學生到郵政管理部門或企業見習,緩解郵政管理行業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鼓勵院校與快遞企業合作共建業務技能實習實訓基地,指導快遞企業加強職工職業培訓,為快遞企業提供人才服務。支持快遞企業組織從業人員參加相關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將快遞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納入我市培訓補貼范圍,逐步實現快遞企業全員持證。快遞企業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符合條件的,享受我市引進人才相關政策待遇。(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郵管局、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