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 鄭國璋
摘要:本文以山西省11個地市為研究對象,構建工業旅游資源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評價,并將旅游資源分為四個質量不同的等級,以期為山西省工業旅游資源開發提供依據。
關鍵詞:工業旅游;資源評價;山西省
中圖分類號: F592 文獻標識碼: A
工廠和企業作為一種新型的旅游資源,從誕生之日起就倍受關注。國外相關研究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主要集中于工業遺產的保護、管理、利用開發以及工廠觀光旅游發生的原因、對環境保護的意義等方面[1-2]。國內對于工業旅游的研究起步較晚,主要側重于研究工業旅游的定義和特點、開發背景、開發模式、開發策略以及研究現狀等[3-4]。
1 研究區概況
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區)內。工業以能源、冶金為主,輕工業相對薄弱,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了以重型結構為特征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在40個工業大類中,山西擁有38個,而且在不少門類中占有獨特地位且特色明顯[5]。山西省擁有豐富的工業旅游資源,同時也是工業旅游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目前全省共有14家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
2 工業旅游資源的評價方法
2.1評價指標的選取
選取能夠反映工業旅游資源的12項評價指標,分4層來進行評價,具體指標體系如表4。
2.2構造判斷矩陣
對每一層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評判,構造判斷矩陣A。判斷矩陣A 中各元素aij為i 行指標相對j 列指標進行重要性兩兩比較的值。aij取值見表1
表1判斷矩陣各因子相對重要的標度
相對重要
性比較 極其
重要 非常
重要 明顯
重要 略微重要 同等重要 略不
重要 不
重要 很不
重要 極不
重要
標度 9 7 5 3 1 1/3 1/5 1/7 1/9
8,6,4,2,1/2,1/4,1/6,1/8 表示上述評價值的中間值
2.3權重及一致性檢驗
將判斷矩陣A 的各行向量進行幾何平均,然后歸一化,得到的行向量就是權重向量[6]。具體步驟如下:
(1)用幾何平均法計算矩陣每一行元素的乘積(I=1,2...,n)
(2)計算Mi的n次方根WiO,并對其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權重向量Wi。
(3)計算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λmax:
(4)計算一致性指標CI和一致性比率CR,檢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二階矩陣則不需要進行一致性檢驗)。
式中RI為平均一致性指標查表可以得到。
3 山西省工業旅游資源評價
3.1評價方法
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從社會經濟條件,資源條件,區位條件三方面研究山西省11個地市的工業旅游資源,具體打分見表4。
. 表4工業旅游資源評價體系及指標
指標(權重) 評分標準
1-2 3-4 5-6 7-8 9-10
社會經濟條B1(0.157)
城市人口C1(萬)(0.013) <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
旅游人數C2(萬)(0.042) <1000 1000-1800 1900-2500 2600-3000 >3000
旅游收入C3(0.017) <100 100-150 150-200 200-300 >300
旅游設施C4(0.025) 很差 差 一般 好 很好
人均GDPC5(千)(0.060) <2 2-3 3-4 4-5 >5
資源條件B2(0.594)
工業規模C6(0.119)
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個)D1(0.040) <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
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億)D2(0.079) <800 800-1000 1000-1500 1500-2000 >2000
資源價值C7(0.475)
觀賞價值D3(0.077) 很低 低 較高 高 很高
科學價值D4(0.257) 很低 低 較高 高 很高
文化價值D5(0.141) 很低 低 較高 高 很高
區位條件B3(0.249)
可進入性C8(0.187) 很差 差 一般 好 很好
區位聯系C9(0.062) 很差 差 一般 好 很好
3.2評價結果
由表5可知,十一地市工業旅游資源明顯分為四個層次,太原高居榜首。太原作為省會城市無論在社會經濟、資源條件還是區位條件方面都比其它城市有著明顯的優勢。位于第二層次的城市是運城和大同。位于第三層次的城市分別是長治、晉中、呂梁、晉城、朔州。最后一層次是陽泉和臨汾。
表5山西省各市工業旅游資源分值排序
城市 B1 B2 B3 分值 排序
太原市 1.471 5.486 2.490 9.447 1
運城市 0.952 5.109 2.241 8.302 2
大同市 0.901 5.067 1.930 7.898 3
長治市 0.946 4.635 1.495 7.076 4
晉中市 1.079 3.709 2.179 6.967 5
呂梁市 0.689 4.382 0.996 6.067 6
晉城市 1.023 3.531 1.494 6.048 7
朔州市 0.844 4.036 1.121 6.001 8
忻州市 0.661 3.105 1.308 5.074 9
陽泉市 0.820 2.934 1.059 4.813 10
臨汾市 0.835 2.220 1.620 4.675 11
4 結論與討論
工業旅游資源在規劃開發時必須具有針對性,在開發工業旅游資源時應該有重點有層次的開發。山西雖然工業旅游資源豐富,但是開發的規模和程度還遠遠不夠。在進行工業旅游資源開發時應依托企業的知名度,結合當地的旅游景點開發新的旅游線路,以促進山西工業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J. A rwel Edwards, Joan Carles, Llurdes i Coit. M ines and quarries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2): 341 -363.
[2]李蕾蕾中國工業旅游發展評析:從西方的視角看中國[J].人文地理,2003,18(6):20-25.
[3]吳相麗.英國工業旅游發展的基本特征與經驗啟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2,11(4):73-79.
[4]黃芳.我國工業旅游發展探析[J] .人文地理, 2004,19(1) : 86-92.
作者簡介:李青青(1987-),女,山西洪洞人,山西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研究生在讀,主要從事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