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
[摘要]本文著重研究21世紀以來三種最熱門課堂教學藝術和技巧:經世致用、交流和視覺。如果英語教師將教學藝術和技巧付諸于實踐,那么除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之外,師生關系也將得到極大發展。
[關鍵詞]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藝術技巧;互動溝通 ;多媒體
在科技不斷進步,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教育學在二十一世紀蓬勃發展,當代英語教學不斷創新。英語教師照本宣科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必將會被淘汰,以“英語教學藝術”為核心的心智美育型英語教學已經成為當下熱門研究方向。
一、教學內容實用化——經世致用藝術技巧
經世致用指學問必須有益于國事。最早由我國明朝著名政治家、教育家王守仁提出,這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巧。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將教學內容實用化來達到經世致用的目的。筆者曾在泰國、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進行英語教學調研和學習,發現西方國家已經普遍實行教育內容實用化。在如今國務院“走出去”戰略大背景下,中國的教育也應與國際接軌,將教育內容實用化。如果將英語內容實用化,那么必須與生活相結合。
一方面要增加應用文內容教學,比如結尾祝福語的使用。當收信人是一個部門或整體時,用Yours faithfully 顯得恰當;對愛人或者親人,Yours love為專用;如果是朋友則可以用Yours sincerely;對于普通人用Best wishes即可,如果對收信人表示尊敬,那么需用 Kindly regards。
另一方面,在英語教學中,要把語言精彩觀念弱化,強調對基本詞匯的使用,對相近詞匯進行用法區分。比如在忽略這個含義的英語用法上,語言精彩的英語可以表達為showing ones ignorance to …。但是,從實用性角度出發,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忽略這個詞有四種基本表達詞語,ignore, neglect, omit 和 overlook。然而這四個詞都有相應的使用環境,不盡相同。ignore 表示忽視,不理睬,指有意識地拒絕;neglect 表示忽視,疏忽,指無意識地忽視或忘記;omit 表示遺漏,忘記,指由于疏忽而忘記,也可以表示因不利或不好而被忽略;overlook 表示忽略,疏漏,指有意識地遺漏,也可以指無意識地忽略。另一方面,有些詞語看似相近但是如果學生沒有接受過實用化的教學,不能經世致用,可能會釀成大錯。比如學生屢屢犯錯的economic表示經濟的;economical擇表示節約的。再如imaginable 為形容詞意思為可想象的,往往作后置定語,所修飾的名詞前常加all,every,only或形容詞的最高級;imaginary 也是形容詞表示虛構的,想象中的;imaginative 還是形容詞表達為富于想象力的。
細節決定成敗,如果在學生將來的工作生活中能夠很清楚地區分這些詞語的微小區別,選擇恰當的詞語表達,那么他們就容易取得成功。
二、師生間互動溝通——交流藝術技巧
國家教育部于2001年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條文中明確提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培養學生能力與傳授知識相結合,引導學生質疑、調查和研究,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學習。對于這一條文的實踐則需要師生間存在良好的溝通,交流藝術與技巧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要用親切的語氣,嚴密的邏輯,獲得學生的青睞。
聆聽是一項說到容易但是做到很難的交流藝術技巧。在學生表達時,教師不應急于表達自己的看法,而是積極地聆聽,使得學生感到自己受重視并肯定自己的價值。當學生與教師表示英語對他來說很難學時,有交流藝術技巧的教師不會打斷學生,指出學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習狀態等。藝術和技巧體現在等學生表達完之后,講述英語與其他科目相比,難點在于努力之后不能立竿見影,只要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就會將難點征服。
換位思考是增進感情的良策。學生不來上課的情況每位教師都會碰到。通過點名,減平時成績的做法只能把學生逼到教室,但學生的學習情緒低落,無法高效學習。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權衡利弊,學生才會從內心發生改變。比如,對于上課人數時,便可以在課堂上宣布每節課講10%的考試要點,學生會覺得這種付出會有必然的回報,增加學生課上學習熱情。
三、多媒體教學——視覺藝術技巧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時代,電子信息技術飛速進步。過去課堂教學主要通過板書實現其視覺藝術,如今多媒體技術將視覺藝術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層次。多媒體分類繁多,以下介紹兩種教學中典型形式。
1. 擯棄板書,采用PPT幻燈片教學課件
PPT 幻燈片教學課件是無可替代的多媒體形式,對視覺藝術的貢獻最大。一方面,英語教學內容需要大篇幅板書,它可以使英語教師不必站在黑板前背對學生奮筆疾書,英語教師都可以通過手中的PPT遙控器,在教室任意位置將電子板書隨意翻頁。英語教師有更多的機會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從而獲得更多地教學反饋,這樣能更準確地了解學生對的理解程度,調整各部分教學時長,更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英語作為文科,對學生記憶能力有較高要求。多姿多彩的文書,甚至圖片將會強化學生的記憶,提高他們的辨析能力。筆者在2014-2015年度有4個班級的英語教學任務,在其選擇性教學的課外內容中選出100個單詞以及20個句型。4個班中,其中2個使用多媒體教學,剩余2個班級使用傳統板書進行教學。結束3個課時的教學后,進行聽寫測試。結果顯示,多媒體教學班級組的單詞正確率為84%,句型正確率為79%,而傳統板書班級組單詞正確率僅為77%;句型正確率更是跌至61%。
由此可見, PPT課件的使用極大提高了教學效果。視覺藝術對教師和學生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產生“1+1>2”的效果。這是一種值得英語教師們廣泛使用的教學技巧。
2. 增加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教學形式endprint
在筆者進行英語教學的4個班級中使用普通PPT課件和主要為音頻和視頻的PPT課件,各教授20個課時,然后向學生發調查問卷,教學喜歡程度調查。同時,筆者對本校和本市其他學校各年齡段英語教師也進行支持程度問卷調查。筆者授課的4個班級中,發出學生問卷198份,收到有效調查問卷177份,調查結果顯示,喜歡主要為音頻、視頻等教學形式授課的結果為160份,占90.4%;不喜歡的只有3份,占1.7%,另有14份的選擇結果為無所謂,占7.9%。與此同時,對英語教師問卷共發放59份,收到有效問卷42份,回復為支持音頻、視頻等教學形式授課的僅有12份,占28.5%;回復為不支持的有26份,占62.0%;回復無所謂的有4份,占9.5%。從這兩份調查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矛盾,絕大多數學生喜歡含有音頻、視頻等教學形式的授課,而只有少部分英語教師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支持的12位英語教師中,10位為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83.3%。
對于這個結果,筆者并不感到意外。如今英語教師的中堅力量還是中年教師,他們能夠接受PPT課件作為教學方式已經實屬不易,對于更加摩登的音頻和視頻教學技巧仍不能適應。但可以預見的是,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當現在的青年教師逐漸步入中年,成為英語教師的中流砥柱時,音頻和視頻教學方式將會得到普及。多維的學習體驗,生動的教學內容,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也非常贊成多加利用音頻和視頻教學技巧。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清楚地看到學生們的努力程度大大增強,并且在畢業生返校交流時,對筆者與時俱進的大量利用音頻和視頻教學技巧給予贊揚,并感謝用這種生動的教學方式培養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在工作中很快上手。
總之,近年來英語課堂教學技巧還在持續被大家關注與研究。本文鼓勵教師將教學內容實用化;掌握交流藝術及技巧,使得師生間擁有高效的溝通;在課堂中廣泛使用多媒體技術,不斷完善視覺教學藝術技巧。教師逐漸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提高授課效率和學生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羅敏.略論英語教學藝術[J].黃石教育學院學報,2005,vol.2,81-84.
[2]Dorota,2011,about learning and teaching art,RIHA Journal, 01 October 2011, Vol.0030,pp7-9.
(責任編輯 陳始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