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方+樓岑+牟達+等
[摘要] 目的 探討放射性碘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的生存質量情況。 方法 選擇2014年1~9月放射性碘治療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44例為研究對象,分別于術后初次行放射性碘治療前1個月及治療后1個月評估患者生命質量。同時選擇健康體檢者40例為對照組。統計分析患者治療后的生命質量,評估患者預后。 結果 研究組治療后情緒功能評分下降,氣促程度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狀況、疲倦、惡心嘔吐、疼痛、氣促、食欲喪失、經濟困難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放射性碘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生存質量相關因素分析:性別與患者失眠有關,年齡與患者軀體功能、疼痛、失眠有關,文化水平與經濟困難有關,病理分期與軀體功能、疲倦、食欲、便秘有關,危險分層與軀體功能、疲倦、食欲、氣促有關,手術方式與總體健康狀況有關(P<0.05或P<0.01)。 結論 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后以及放射性碘治療后患者總的生存質量較健康人群差。放射性碘治療后患者的生存質量與術后比較,總體差異不明顯,但情緒功能較治療前較差。女性、年齡大、文化程度低、病理分期高、危險分層高、手術范圍大等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 放射性碘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生存質量;預后
[中圖分類號] R73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25-0062-04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adioactive iod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CHEN Dongfang1 LOU Cen2 MOU Da2 QUAN Youqiong2
1.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Xiasha District of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Hangzhou Xiasha Hospital), Hangzhou 310018, China; 2.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3100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adioactive iod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Methods A total of 44 case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treated with radioactive iodine from Jan to Nov 2014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as assessed on one month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time radioactive iodine treatment after operation. 40 cases of healthy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as evaluated after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was assessed. Results Emotional function score of study group was lower after treatment, and dyspnea degree was less(P<0.05). Physical function, emotional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general health, fatigue, nausea, vomiting, pain, shortness of breath, loss of appetite, economic difficulties of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0.05). Analysis of relating factor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adioactive iod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showed that: gender was related to patient insomnia, age was related to physical function, pain and insomnia, education was related to economic difficulties, staging was related to physical function, fatigue, loss of appetite and constipation, risk stratification was related to physical function, fatigue, loss of appetite,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surgical approach was related to overall health(P<0.05 and P<0.01). Conclusion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after operation and radioactive iodine therapy is bad compared with healthy peopl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radioiodine therapy is not obvious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postoperative, but emotional functioning is bad. Female, older, less educated, high pathological stage, high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large operation range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Radioactive iodine therap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Quality of life;Prognosis
甲狀腺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甲狀腺腫瘤是常見的內分泌系統腫瘤。超過90%的甲狀腺瘤是乳頭狀甲狀腺瘤和濾泡狀甲狀腺瘤,因分化較好,而被稱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分化型甲狀腺癌能夠攝取碘,具有與正常甲狀腺組織相似的生物學特性,這使采用放射性碘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成為可能[1-3]。放射性碘治療方法是甲狀腺癌的重要輔助治療方法,并且在臨床廣泛應用,該方法屬于內放射治療,在治療方法、治療環境、防護措施等方面不同于傳統藥物治療方法,因此對患者心理情緒會產生負面影響,影響患者的預后[4,5]。本研究通過分析患者治療前后生命質量變化,分析其對患者預后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9月在我院行放射性碘治療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44例為研究對象。研究組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行甲狀腺手術治療,術后病理明確診斷為分化型甲狀腺癌,未服用碘治療,無心血管系統等其他系統惡性腫瘤或者嚴重疾病病史,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對自身病情知情,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接受評估。另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40例為對照組,其與患者性別比、平均年齡匹配。對照組納入標準:無甲狀腺疾病病史,健康體檢人群,無其他系統惡性腫瘤病史或者嚴重疾病病史,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知情同意,自愿參加評估。研究組44例,其中男11例,女33例,年齡19~69歲,平均(46.3±13.2)歲;病理分期:Ⅰ期30例,Ⅱ期4例,Ⅲ期7例,Ⅳ期3例;危險度分層:低危17例,中危22例,高危5例;手術方法:甲狀腺次全切1例,甲狀腺全切16例,甲狀腺全切+頸淋巴結清掃27例。對照組40例男9例,女31例,年齡20~70歲,平均(45.8±12.6)歲。兩組的平均年齡、性別比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治療方法
患者于安排放射性碘治療前5天住院,住院第4天測吸碘率,第5天進行放射性碘治療,住院周期為7 d。放射性碘[海潤(秦皇島)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313]的治療劑量根據患者手術情況進行制定。之前停用甲狀腺激素以及影響攝碘功能的食物以及藥物2周以上,碘攝入量低于50 μg/d,避免增強CT檢查。患者在放射性碘治療后2 d常規使用甲狀腺片(濟南維爾康生化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 22178)40 mg/d治療,后每7天增加1片,直至停藥前劑量。
1.3 評價方法
患者在預約時以及放射性碘治療后1個月進行生命質量評估。對照組在體檢當日進行。采用中文版EORTC QLQ-C30[6]進行評估。該量表包含15個部分,功能領域包括軀體、角色、認知、情緒、社會5個功能,總體健康1個,癥狀領域包括疲勞、疼痛、惡心與嘔吐3個,單一條目6個,共30個條目。得出結果先計算每個維度的粗分,然后根據粗分轉化為0~100的標準分。告知所有研究對象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意義、注意事項等,取得配合,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面對面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調查。完善患者一般資料、手術時間、手術方式、病理分期、病理分型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生命質量比較
研究組治療后情緒功能評分較治療前低(P<0.05),氣促、便秘程度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余項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狀況、疲倦、惡心嘔吐、疼痛、氣促、失眠、食欲喪失、便秘、經濟困難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2。
2.2 放射性碘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生存質量相關因素分析
放射性碘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生存質量相關因素分析:性別與患者失眠有關,年齡與患者軀體功能、疼痛、失眠有關,文化水平與經濟困難有關,病理分期與軀體功能、疲倦、食欲喪失、便秘有關,危險分層與軀體功能、疲倦、食欲喪失、氣促有關,手術方式與總體健康狀況有關(P<0.05或P<0.01)。見表3。
3討論
甲狀腺癌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除髓樣癌外,絕大部分甲狀腺癌起源于濾泡上皮細胞。臨床上90%為PTC和FTC,兩者均來自甲狀腺濾泡上皮,分化較好,因此被稱為分化型甲狀腺癌,近年來發病率有快速上升的趨勢。PTC的10年生存率達到93%,FTC的10年生存率達到85%。目前臨床醫生以及患者在關注患者生存時間的同時,更注重關注患者的生存質量。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QOL)又被稱為生存質量或生命質量,全面評價生活優劣的概念。這一術語被引入醫學研究領域時,主要是指個體生理、心理、社會功能三方面的狀態評估,即健康質量。與存活和其他類型的臨床結果一樣,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是他們所接受的醫療保健服務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指標。EORTC QLQ-C30是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提出的一個評價患者生存質量的量表,已經被醫學界廣泛接受,并被翻譯為多種語言而廣泛應用于臨床患者生存質量的評估。這個量表包括軀體、角色、認知、情緒、社會5個功能領域,總體健康,疲勞、疼痛、惡心與嘔吐3個癥狀領域,氣促、失眠、食欲喪失、便秘、腹瀉、經濟困難6個單一條目,較為全面地評估了患者生存治療的各個方面。該量表具有加好的信度和效度,并且廣泛用于臨床多種病種的評估,具有普適性[7,8]。
1942年將放射性131I首次用作甲亢的治療,它是一種有效的抗甲狀腺藥。甲狀腺細胞對碘化物具有特殊的親和力,口服一定量的131I后,能被甲狀腺大量吸收,具有損害作用的放射131I能進入甲狀腺組織中,131I在衰變為131氙時,能放射出β射線(占99%)和γ射線(占1%)。前者的有效射程僅有0.5~2.0 mm,能選擇性地破壞甲狀腺腺泡上皮而不影響鄰近組織,甲狀腺組織能受到長時間的集中照射,其腺體被破壞后逐漸壞死,代之以無功能的結締組織,從而降低甲狀腺的分泌功能,使甲亢得以治愈,達到類似甲狀腺次全切除手術的目的。所以有人稱131I治療甲亢為“內科甲狀腺手術”。分化型甲狀腺癌采用放射性碘治療已經有較長的歷史,目前其是一種有效的甲狀腺癌的輔助治療方法。分化型甲狀腺癌組織與正常的甲狀腺組織具有相似的功能,能夠吸收碘,這是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癌的基礎[9-11]。放射性碘被殘存的甲狀腺組織攝取后,可以清除隱藏的微小病灶以及殘留的甲狀腺組織,降低復發和轉移的幾率[12,13]。放射性碘治療適用于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后輔助治療且殘留癌組織對碘的攝取率超過1%的患者、甲狀腺現象顯示甲狀腺床存在殘留甲狀腺組織患者、存在手術不能切除的復發灶或者轉移灶且經全身放射性碘掃描顯示有放射性碘元素濃集的患者。放射性碘治療應用能夠,碘泵繼發性主動轉運作用,使細胞外的碘離子進入到細胞內,研究顯示,甲狀腺癌細胞中碘泵的表達增加,并且表達程度與甲狀腺癌細胞的分化程度呈正比[14,15]。放射性碘聚集在細胞內,進行β衰變,短距離內釋放高能量電子,作用于殘留甲狀腺組織[16,17]。這樣的細胞毒性作用一般只影響2 mm半徑內的組織,作用集中[18]。同時在衰變過程中,還釋放出γ射線。清除病灶后TSH水平升高,從而提高了轉移灶的攝碘能力,有利于轉移灶的發現,并可通過放射性碘治療,清除轉移灶。因此放射性碘治療能夠降低復發和轉移的幾率。放射性碘治療在治療方法、藥物、治療環境、治療防護、療程安排等方面不同于傳統的藥物治療,可能會對患者及家屬造成一定的影響。
本次納入研究的患者均為術后首次進行放射性碘治療的患者,在術后患者就預約了碘治療,并且在碘治療前1個月進行生存質量評估。研究顯示,在放射性碘治療的1周內,部分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乏力、心慌、嗜睡、精神差等全身反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惡心嘔吐、厭食、腹瀉等消化道反應,大多能夠自行緩解。本次研究中,與健康對照組比較,患者化療后在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疲勞、疼痛、惡心與嘔吐、氣促、失眠、食欲喪失、便秘、經濟困難等方面均顯著較差,與患者罹患甲狀腺癌、經歷手術以及放射性碘治療等有關,說明患者整體生存質量較健康對照組差。治療后,患者的情緒功能較治療前顯著下降,說明放射性碘治療對患者情緒有所影響。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在進行放射性碘治療前后應該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講解放射性碘治療的方法以及必要性,使其能夠了解治療的意義,避免不良情緒的發生。患者在放射性碘治療前后,軀體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總體健康狀況并沒有顯著的差異,并且患者在放射性碘治療前軀體功能、角色功能均有較高的評分,說明放射性碘治療對該方面的影響較小。放射性碘治療后,患者氣促及便秘情況較治療前有所改善,這是因為放射性碘治療后改善了患者局部癥狀。
在對患者放射性碘治療后生存質量相關性分析中,性別與失眠具有相關性,女性患者在放射性碘治療后更容易發生失眠的情況,與女性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有關。另外放射性碘治療后要求與家人尤其是兒童保持1 m以上的距離,至少4~6周,放射性碘治療對胎兒有影響,有致畸的副作用,放射性碘治療后至少半年以上方可懷孕。這些影響均對女性的情緒影響較大。年齡與軀體功能、疼痛、失眠均相關。患者年齡越大,軀體功能越低。文化程度與經濟困難相關。患者文化程度越高,則治療后社會功能受到的影響更小,經濟困難情況收到的影響也越小。病理分期越高,放射性碘治療后,對患者的軀體功能、食欲、疲倦情況、便秘情況等影響也越大。患者的危險分層與軀體功能、食欲、疲倦情況、便秘情況等也有相關性。危險分層越高,患者放射性碘治療后,軀體功能越差,疲倦情況越明顯,食欲越差,便秘情況也越嚴重。手術方式與總體健康狀況相關。
綜上所述,分化型甲狀腺癌預后良好,但是術后以及放射性碘治療后患者總的生存質量較健康人群差。放射性碘治療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對患者的生存質量與術后比較,總體差異不明顯,情緒功能較治療前差,氣促等癥狀較治療前好轉。女性、年齡大、文化程度低、病理分期高、危險分層高、手術范圍大等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崔學軍,張蓉蓉. 131Ⅰ治療老年與非老年分化型甲狀腺癌肺轉移[J]. 中華全科醫學,2015,13(1):54-56.
[2] 孟召偉,宋興華,譚建,等. 不同放射性活度131Ⅰ清除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殘留甲狀腺的薈萃分析[J].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15,35(1):16-21.
[3] 郝智,崔建英. 分化型甲狀腺癌相關基因的研究進展[J].現代腫瘤醫學,2015,23(4):569-571.
[4] 李春平,郭新紅. 護理干預對放射性碘131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6(3):427-429.
[5] 劉敏. 放射性碘131治療甲狀腺癌的營養治療探討[J].河南中醫,2014,34(B6):530.
[6] Kobayashi D,Kodera Y,Fujiwara M,et al.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after gastreetomy using EORTC QLQ-C30 and STO22[J]. World J Sury,2011,35(2):357-364.
[7] 朱建軍,劉英,趙桐,等. EORTC QLQ-C30量表在肝癌患者生活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 河北醫藥,2014,36(24):3740-3742.
[8] 周燕燕,席淑華. 胃大部切除術后3年胃癌患者生活質量的EORTC QLQ-C30與QLQ-STO22聯合評價[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20(19):1782-1786.
[9] 黃曉紅,智生芳,畢偉. 131I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療效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7):12-14.
[10] 劉曄,晉建華,劉建中,等. 放射性131Ⅰ去除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后殘留甲狀腺組織的療效與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5):556-558.
[11] 傅宏亮,杜學亮,顧振輝,等. 分化型甲狀腺癌131I療效影響因素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0(3):249-252.
[12] 丁乾,伍鋼. 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放射治療[J]. 臨床外科雜志,2012,20(7):523-524.
[13] 黃蕤,李林. 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放射性碘-131治療[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2,19(8):814-817.
[14] 潘志敏,馬勇,張青,等. 放射性碘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骨轉移的療效分析[J]. 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2(30):10-11.
[15] 何建華,黃昌成,白雪,等. 放射性131碘治療甲亢性心臟病的臨床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1):35-36.
[16] 郭寶明,張治民. 胃鏡下植入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及安全性[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7):3004-3006.
[17] 向愛生. 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療實體腫瘤的臨床應用[J].中外醫療,2014,33(22):108-109.
[18] 任小銀,王志崢,劉思源,等. CT引導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離治療惡性腫瘤44例療效觀察[J]. 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2,40(6):588-590.
(收稿日期: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