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
在火爆的無人機領域,已經順利完成A輪融資的航景科技,正處于生機盎然的上升周期,而財務作為企業“控制器”樞紐之一,保證了企業安全起飛。
說起無人機,絕大多數人對這個“大玩具”都表現出來濃厚的興趣。當年搖滾明星汪峰向章子怡求婚時,一架白色的無人機搭載著訂婚鉆戒,緩緩掠過半米高的三層蛋糕,比男女主角更搶鏡。“小型消費級無人機更像是個大玩具,現在能生產這些消費級無人機的企業也非常多,價格也越來越趨于大眾化,而工業級無人機和消費級無人機從難度系數上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以工業級無人機產品為主的北京航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景科技)財務總監王珂這樣說。
無人機爆紅是因為娛樂功能和航拍功能的實現,但這也激發了行業發展的廣闊應用空間。無人機飛行平臺可廣泛應用于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航空攝影、測繪、礦產資源勘探、災情監視、交通巡邏、電力巡線、治安監控、應急減災、應急指揮、人工降雨、國防安全、國土資源勘探等各種領域。無人機已成為國內外地理信息產業愈發重要的數據來源和信息獲取手段。“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電力行業現在正利用無人機代替人工進行電力巡線。傳統的巡線方式首先要先斷電,然后人工爬上電線桿進行檢查,而由無人機攜帶高清攝像頭進行巡線,大大降低了巡線的成本。”王珂說。事實上,工業級無人機的應用范圍遠比航拍要復雜和廣泛的多,武警、公安、國土資源、水利、農林、電網巡線、石油石化、航空物探等部門和行業現在都已經開始使用無人機來進行作業。王珂告訴我們:“比如在農業方面,可以用無人機進行農藥的噴灑作業,利用無人機的螺旋槳形成的強大下壓力,可以將農藥均勻地灑在農作物上,遠比傳統方式省時省藥的多。”
強有力的中樞競爭力
有航空類媒體預測,從2014年開始,未來十年,世界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673億美元。大約356億美元將用于無人機生產,287億美元用于技術研發和實驗設計,維護服務約為30億美元。有統計顯示中國無人機需求將由2013年的6.2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22.8億美元,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5.57%。其中軍用無人機需求將由2013年5.7億美元增至2022年20億美元,約占無人機需求總額的87.7%,復合增長15%;民用無人機需求總額將由2013年0.5億美元增至2022年2.8億美元,復合增長21%。
這些數字對于現在中國的無人機產業來說早已經不是看得見摸不著的數字了。以深圳大疆為領軍的從事消費級小型無人機生產的企業在國內已經超過一千家。在王珂看來,消費級的小型無人機市場雖然呈現爆發增長,但是由于技術含量并不高,所以很容易就會從藍海變成紅海。航景科技主要是生產工業級無人機,這一領域則需要更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行業門檻很高。王珂認為這也正是航景科技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我們的核心技術是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其實拿出來大家看到的就是幾塊芯片、一個電路板,但是這個系統控制著無人機的自主起降。通過地面控制站設定好的飛行路徑,無人機可以完成在設定好的線路上的自主飛行以及全自主完成起飛和降落,并同時完成各種復雜任務。”王珂自信地向本刊記者介紹。
航景科技成立于2008年,兩位創始人一位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位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并且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機研究所工作多年。以技術起家的航景科技主要從事無人機系統、飛行控制系統、導航通信系統和航空測量服務的研發、生產與應用。目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人機技術處于國內同行業水平的最前列,產品序列中的FWX- 400(標準航時60分鐘多旋翼)、FWX- 600(標準航時30分鐘多旋翼)、FWH- 80(有效載荷10公斤直升機)、FWH- 160(有效載荷30公斤直升機)、FWH-300(有效載荷50公斤直升機)、FWA-S(單兵手拋式固定翼無人偵察機)等無人飛行平臺,已在國內市場得到廣泛應用。航景科技現在已經擁有完整的無人機生產線及測試平臺,具有千架以上工業級無人機的年生產能力。工業級無人機的市場正是方興未艾,王珂告訴我們:“2014年之前我們的客戶多數是科研院所和大學,從2014年開始延伸到工業和農業部門、消防局、國家電網等。隨著我們自己工廠的擴建、數控加工設備的上線,都會大大提高我們的交付能力。”
妥善規避不可控風險
工業級無人機市場幾乎和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一樣,處在前景無限廣闊、從業人員激增的狀態中,但是其中也同樣蘊含著很多不可控的風險。作為這樣一家高新科技企業的財務總監,王珂在看好行業前景的同時,也同樣在警惕著風險:“工業級無人機的生產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所以,有時候即使有市場需求、有合同,但仍然有可能完不成交付。從零部件上來看,比如重要的核心部件發動機,就需要到國外購買,供貨周期通常無法控制;此外,有些部件的加工需要拿到外面工廠做外協加工,這也需要時間。”2015年,航景科技拿到了A輪融資之后,就組建了自己的核心工廠,并且上線了全系列數控加工中心,基本以前需要外協加工的零部件現在都由可以自主加工完成,從成本和時間上都更容易控制。
在防范內部管理和生產的同時,王珂對外部市場風險也會早作打算:“我們在客戶回款方面,會面臨一定的壓力,比如農業客戶,回款是有一定的風險和周期。通常農業客戶的資金周期以年來計算,這就大大影響我們的回款速度。此外,有些政府采購不僅不能提前付定金,還需要我們提前支付逾約保證金,這些都帶來了不小的資金壓力,所以我們正在和一些做融資租賃的公司談合作,比如讓農業客戶可以實現先首付30%,然后通過融資租賃再付30%這種方式,對緩解我們的資金壓力會有所幫助。”
與此同時,王珂認為,在預算方面也應該著重加強管理:“以前我們的業務方式基本就是賣一架飛機然后再研發下一架飛機。現在首輪融資已經到位,廠房、生產設備、測試設備也已經就緒,這就需要對業務有一個重新的規劃。一般來說,我們的業務環節包括,初期交流、演示、設計、生產、交付、培訓,后續跟進服務等一整套流程。現在我們會把預算精確到業務流程的每一個環節。此外,我還會規范財務制度,并且在成本核算上做到準確、精確。”無人機的成本結構比較復雜,有一定的特殊性,每一款飛機零件都非常的,且大部分零件都是專供的,有些零件從國外采購,有些又是自己加工生產,所以核算起來非常困難。但是即便如此,身為財務總監的王珂也要求必須對其進行盡可能地精準核算,因為這直接影響到對飛機的定價以及公司的利潤。
和以往的傳統企業起步不同,在航景科技這樣的高新科技企業中,一般都會很早就把財務規范放到重要的位置。王珂說:“我2015年加入航景科技,從業務上要負責建立起來一套規范的財務系統,并且目標直指上市。此外,在融資方面,由于無人機概念受到追捧,公司接下來的幾輪融資也需要更具專業能力的財務高管來對接。”
王珂本科在北京理工大學讀的自動化專業,在美留學期間同時獲取金融和電子工程兩個碩士學位。對他而言,在航景科技這樣的技術型企業中擔任財務主管,從業務和技術方面都有牢固的基礎。對于實現財務和業務的緊密結合王珂顯得很有信心:“未來一年內,我們希望能上新三板。未來三年我們希望年主營業務收入能夠達到5000萬以上,無人機公司最重要的是看生產能力、交付能力和技術實力。現在雖然無人機公司非常多,但是真正有自己的工廠和研發團隊的并不多,我們在工業級無人機方面,毫無疑問具備成為行業領頭羊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