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珊珊
《首席財務官》:這幾十年間美國的資本市場和中國的赴美上市企業各自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田學東:2000年以前是以華能、中移動、中石油、中石化等有國企背景的大型企業為主。直到今天這些企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2000年以后以新浪打頭,陸續有一些互聯網企業在美國上市,其中不乏像百度、搜狐、攜程、以及去年上市的阿里巴巴、京東等被華爾街主流所認同或追捧的高質量的以互聯網為主的新型私有企業。
但在2000年代中期一種以反向并購(Reverse Takeover,RTO)通過借殼上市來完成美國上市的形式由于其門檻費用低,上市周期短開始被一些相對資質較差(更確切地說一些根本不適合在美國上市,或上市條件尚不成熟的中概企業被忽悠上市,造成上市群體良莠不齊,也給做空機構創造了做空的土壤。2010年起以渾水(Muddy Waters)等為代表的做空機構開始大肆攻擊中概股,致使一些中概企業存在的財務不真實,內部管理混亂,資本市場知識欠缺等問題迅速曝光,華爾街開始對中小盤的中概估開始產生信任危機。這種信任危機一直持續到現在,可能還會一直延續下去。但以去年的阿里巴巴、京東上市為例證,大盤的高質量中概股仍然還是受華爾街追捧的。
美國的資本市場是相對成熟完善的市場,政府對股市的干預相對較少的(2008年次貸危機是例外)。是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群體的組成結構發生了變化,再加上一些服務商為了自身利益推波助瀾,才有今日之局面。
目前來看,國內股市衰,私有化的就少,難度也加大。國內股市盛,加上政府支持(新VIE 政策,戰略新興板等)和市場的逐步規范,私有化就會多一些。
《首席財務官》:什么樣的中概股適合回歸?
田學東:個人認為,國內股市還非常不成熟。從政府監管,市場調節機制,投資者素質,資本市場環境等距離美國的資本市場仍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資質好的企業,不論行業,市值都應該呆在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 2010年到今年國內股市瘋狂之前,回流企業多數是由于行業、估值或被做空過等原因,在美國資本市場看不到希望才選擇退市回流。今年截至到今天宣布私有化的企業應有二十多家,多是眼紅國內資本市場的火爆。是受不了那份寂寞。當然國家政策支持中概回歸也是主要因素。
《首席財務官》:隨著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推進,未來,美國資本市場對中概股的吸引力會在哪里?
田學東:由于地域文化上的差異,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會逐漸式微。就像日企、韓企、臺企等現在美國掛牌交易的很少一樣,除非中國政府不歡迎回歸、不支持國內上市,大趨勢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至于具體回歸的形式,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股權結構是決定因素)而定。形式和手法就像老板的風格一樣會差別很大。但我認為動機目的才是最主要的,決定了形式的選擇和回歸的效果。最終,把企業做好才是王道?!拔胰羰㈤_,蝴蝶自來”。
田學東: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紐約州證券從業者協會會員。有十幾年中美兩國從業經歷,在上市評估,企業財務規劃,證券分析,投資者關系,資本市場咨詢等方面的有豐富經驗的專業金融人士。自2008以來年受聘于奧本海默、萊登伯格,太平洋頂峰證券等美國投行,擔任執行董事, 高級證券分析師?,F在通過他創立的萬千財經公關公司為多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提供IR及財務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