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干秋
我從1997年起訂閱《領導文萃》至今,將近20年了。
古人云:“咀英華以當肉”。《領導文萃》作為一種“弘揚領導文化,創新領導思維,提升領導能力” 的社科期刊,幾十年來佳作累累,無愧文中精萃之稱號。不少文章不僅字字珠璣,而且富于哲理,反復咀嚼,回味無窮,實乃修身、養性、處世之良友。近二十年來,不管工作忙閑,無論情緒好歹,每天都要看一看,翻一翻。為了便于查找,還將一些重點文章列出清單,反復閱讀。我一直堅持邊讀、邊思、邊寫,以詩作的形式記述讀書體會,至今已寫下讀《領導文萃》之體會的詩作幾十首。《領導文萃》分別于2011年5月和2013年5月兩次刊登我讀《領導文萃》的詩作13首,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勵和鞭策。
至今,《領導文萃》陪伴我走過了將近20年的時光。這個20年,在我的人生中分為在一線崗位、退居二線和退休三個階段。20年陪伴,20年受益。在每個階段都有《領導文萃》的指點,都從中受到了教益,幫助我正確對待和處理好了三個問題。一是正確對待權力,二是正確對待退讓,三是正確對待退休。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多年來,《領導文萃》選登了許多正反典型來闡明政權得失與清廉腐敗的吏治的關系。對于這類文章我尤其喜好,每每反復閱讀,銘刻于心,并且警示自己,敬畏法律,敬畏權力,謹言慎行,使自己的權力運行永遠置于黨和人民的監督之下,使自己真正明白一個普通的道理,無論職位高低、權力大小,都是黨和人民給的,因此,崗是職權宜慎獨,民為邦本應輸誠,切不可任性,更不能胡來。在這方面我寫作的學習心得最多,體會也最深刻。
職務調整退居二線后,我不僅愉快地服從組織安排,而且并沒有放松學習。我以《領導文萃》上的一些文章為線索,進一步查找史料,通讀原著,盡力弄懂弄通一些道理,使自己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增強自覺性。我的那些讀書筆記大都是這一階段所作,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隨之也有所提高。
退休是人生工作和生命途中的一個轉折點。我認為,正確對待和處理好這個轉折,意義重大,我在精讀《領導文萃》中也受到了啟發。我把60歲作為人生第一階段的終點站和人生第二階段的起點站,把60歲以后的人生階段視為第二個黃金年齡段。在一首讀《領導文萃》文章的體會中這樣寫道:“日薄微霞火樣紅,壯心猶在厭稱翁。權將花甲黃金段,重啟航程未有終。”因此,退休后我仍根據自己的體力和能力,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開始主要是做退休老干部方面的工作,近幾年來又從事環保等公益事業,日子過得很充實,時光沒有虛度。
擇書如擇友。二十年來《領導文萃》就是我的良師益友,而且這個友還會繼續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