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迅速向創新國家轉型
在“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年增長率的底線將是6.5%。但是,經濟減速是一個可控過程。中國將轉變發展模式,從以出口制造業和工業、基礎設施及房地產投資為導向的發展模式轉為以內需和更有競爭力的服務業為基礎,并對外國投資更加開放的發展模式。中國主張經濟增長重心從數量轉向質量。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正從過去基于廉價勞動力的體系轉向技術、創新和綠色經濟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并從一個發展中國家快速轉型為發達的、具有創新能力的國家。(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
中國商場走社交路線應對競爭
盡管有網絡零售業的沖擊,但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實體商場的銷售額在2014年仍增長了7.7%。這其中,不少商場因提供了一定的社交功能而保有人氣。報道稱,中國人可支配收入和空閑時間日益增多,逛街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的主要消遣方式,尤其對那些住所周邊缺乏公共設施,如公園、健身房及其他活動空間的人來說,商場開始成為休閑、娛樂的新場所。如今商場內聚集的餐飲、購物及各類游廊等休閑設施,能吸引消費者停留更長的時間。(美國《福布斯》雙周刊)
堅持改革 ?大陸經濟可翱翔九天
2004年大陸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措施,有一堆西方媒體喊著大陸即將“硬著陸”,但十多年過去了,非但不見“硬著陸”,反而2004-2014的年平均增長率還出現兩位數成長。如果不存偏見、以客觀角度來看大陸經濟轉型過程,會發現目前大陸很多重大政經決策,包括外需轉向內需、“中國制造2025”、金融自由化及市場化、打貪反腐等,都是在當前經濟基礎上,尋求進一步突破,目的是為了維系經濟長期增長。無疑這些改革政策會造成經濟短期的陣痛。大陸正面臨經濟發展拐點,改革將引導大陸走向正確的道路。一旦轉型成功,大陸這只巨龍或許不只會跳舞,還可能翱翔九天。(臺灣《旺報》)
民營企業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民營企業經歷了改革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一系列機遇期后,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中國存在大量成功的民營企業,并覆蓋了房地產、采礦、技術、醫藥產業、零售、金融、高端制造和汽車等產業部門。中國民營企業的經濟績效是令人驚嘆的,2008年以來中國民營企業的工業產出增速高達18%。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出臺,專家認為,中國民營企業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期。(英國《經濟學人》)
中國政府力爭在2020年前全面消除貧困
“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長預計將進一步減速,但是卻會更可持續,這是中國政府所說的“新常態”。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中國政府還力爭在2020年前全面消除貧困。政府將通過加大教育投入、為企業提供資金補貼、建設基礎設施、改善醫療衛生體系來實現脫貧目標。(德國之聲)
當學者治理中國時
中國當前接二連三出現的學者型官員在從政前,已在學界工作多年。作為一個群體,他們不僅迥異于主要教育背景是工科的上一代技術官僚,也不同于擔任干部后獲得學位的職業政治人物。他們很多具有海外教育、工作經歷。這可能會在今后影響中國的政策方向和領導風格。如今已有跡象表明,學者往往對政策選擇更加開放和創新,更愿承擔非常規政策的政治風險。他們可能會是中國全面改革的支持者。相比職業政治人物,學者型官員往往更親民開通。從事過大量公共事務的背景有助于他們闡明決策者意圖從而促進信任。這將改善中國政府的執政水平。(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中國簡報》)
反腐風暴刮向中國高校
在中國的反腐運動中,高校腐敗一直是焦點之一。人們曾經以為,在金錢和關系起決定性作用的中國,至少還存在一個通過讀書成為精英的機會:考上大學。在中國的高考中獲得高分就有機會進入頂尖大學,從而獲得加入中產階級的入場券。被大學錄取不取決于父親錢包的厚度,而是取決于學生掌握的知識。但專家認為,已經滲透到錄取系統的腐敗現象可能源于對大學錄取方式進行的調整,而許多人認為這樣的調整是必要的。近年來實行的新政策允許部分大學根據其他因素挑選學生,允許招生官員根據自己的判斷招生,使他們具有能用來換取利益的影響力。(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千禧一代”改變中國消費現狀
在中國,“千禧一代”(指出生于上世紀80年代初至2000年的群體)正成為實力越來越強的消費群體。這代人受過良好教育,超過50%的人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熱衷互聯網,愿意享受高品質的商品及服務。相比光顧實體店,他們更愛網購。中國“千禧一代”成長于中國經濟強勁發展的時期,多為獨生子女,面臨的經濟壓力較小,生活得更加舒適放松。由于這些年輕消費者的購物行為正發生著變化,曾在銷售方面占有優勢的傳統消費品公司或將失去競爭優勢。(香港《南華早報》)
居住證改革助力中國城鎮化
中國政府已經發布了有關居住許可體系的詳細改革計劃,從而為一系列變革掃清了道路。這些變革可能讓千百萬流動工人更好地享有城市的教育與福利。中國國務院發布的條例說,如果有合法穩定的就業和住所,在他們家鄉之外的城市居住一定時間的中國公民將可以申請居住證。地方政府將負責為持有居住證的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包括教育、社會保障和醫療。有資格持有居住證的人將有望在他們居住的地方獲得常住戶口,這一措施將幫助促進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并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印度《印度快報》網站)
留學經歷讓中國學生更愛國
2014年30.4萬中國人在美大學就讀,約占國際留學生的1/3。鑒于中國官方對西方價值觀的批評聲增大,這種現象值得關注。兩國不斷加深的分歧催人思考這類問題:令美國引以為豪的信息、機會和自由是否讓中國學生大開眼界接受了新思維,抑或他們堅持固有理念?調查顯示,55%的人認為在美學習后,對中國形象的看法更加正面,他們發現,美國土地并非像聽說的那樣閃閃發光,而信息自由流動和各種觀點交融,讓一些留學生深深理解治理一個復雜和龐大的中國絕非易事。一名受訪者說:“我喜歡美國,但我愛中國,因為那是我的祖國?!保绹锻饨徽摺罚┳兓械闹袊逃J?/p>
中國已重塑國家考試模式,側重主題多樣性和認知能力,并遠離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一流高校在篩選生源時,還必須考慮學生參加社區服務的情況。不過,中國考試制度改革能否真正讓教師從指導學生識記知識點到培養分析和批判性思維,還不得而知。很多學校已在實踐西方的教學方法,學生們參加應用型項目,處理實際問題,校長也注重培養平等和友好的師生關系。在這種新教育改革和對學校新期望的背景下,中國領導人提及向其他國家輸出第三種教育模式,即在擺脫西方自我中心價值觀和前蘇聯單調教學的過程中,給依然需要準備高考的中國學校多一些活力。(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
改革軍區建制成中國軍改重點
中國宣布了全面軍事改革計劃。隨著改革的實施,更明確的政策也將出臺。像深化經濟改革一樣,軍事改革也將成為習近平時代中國發展的革命性事件。軍改工作會議提到,中國軍隊的組織結構必須實施現代化,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并且設立新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這些變化都有一個潛臺詞:改革軍區建制。中國軍改不會把美國或俄羅斯當成樣板,而將遵循世界軍隊的主流發展趨勢,目的是加強戰斗力和防御力。中國實施軍改的根本目的在于為中國的發展保持穩定的環境,既包括內部環境,也包括外部環境。(日本外交學者網站)
環保垂直監管 ? 解“無牙虎”困境
長期以來,中國環保部門面臨著“無牙老虎”式尷尬,主要原因在于管理體制不順。各地環保監察執法機構,一切人事、財務、物資都由當地政府管理,環保部門監督乏力,難有作為。十八大以來,在多項改革如紀檢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當中,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強化系統內上級對下級的領導。按照“十三五”規劃建議稿,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由省級環保部門直接管理市縣監測監察機構,承擔其人員和工作經費,這無疑將增強環境執法的統一性、權威性、有效性,讓環保部門成為“有牙老虎”。中國環保監管體制將迎來重大改革。(香港《大公報》)大數據,中國治污秘密武器
未來,中國可能在某個工廠尚未污染前就會將其關閉,因為這個國家正在調用大數據來治理污濁空氣。中國正在尋求解決一種不對稱的現實:盡管安全監控攝像頭無處不在,有關污染的準確信息卻極其匱乏。而通過增加監控提高預測能力,是中國用“手術刀”替換治污“大錘”計劃的關鍵部分。政府已承諾建立融多種技術于一體的全國污染監控系統。雖然研發企業表示,迄今,相關軟件的10天污染預測精度僅能達到75%,但令人憧憬的是,當北京舉辦2022年冬奧會時,該技術將能夠“瞄準”特定地點和時間段的活動,并大幅降低對經濟活動和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