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遠
?
提升支行紀委履職效能的途徑
□陳國遠
摘要:當前,基層銀行紀檢監察部門依然存在主業弱化、職能泛化、履職缺位、越位、錯位的現象。本文探討支行紀委如何找準工作切入點,解決紀檢監察部門不作為、難作為的問題,探尋農業銀行基層支行紀檢監察工作新思路。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各級紀委對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負有監督責任,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應聚焦黨風廉政建設,“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發揮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作為農業銀行的基層分支機構,支行紀委應該按照“三轉”要求,明確職責定位,回歸主責,聚焦主業,創新方法路徑,履行好監督職能。
(一)目標清晰。紀委工作需緊扣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要求,明確自身工作范圍、內容、實施路徑等,解決支行一級紀委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在職責界定上,可以從監督對象、監督內容兩個維度確定支行紀委履職責任清單,如在實踐中有支行將監督目標細化為六類監督對象、十個監督項目、三十六項具體內容(根據情況適時調整)。通過責任清單,明確支行紀委執紀范圍、工作重點,推進措施,做到橫到邊豎到底,實施360度目標責任管理。
(二)界定職責邊界。支行領導班子“一崗雙責”,既有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也有經營發展的任務。通過紀委履職,目的是夯實支行黨的建設與風險防范的基礎,打造依法守紀的干部隊伍,營造風清氣正的內部氛圍。紀委應該立足于監督執紀工作,按分工協作規則辦理,把該管的事管好,將不該管的事留給職能部門,避免錯位失位,越俎代庖。
(三)編制崗位說明書。通過崗位說明書,詳細描述紀委書記的職責范圍、目標任務、實施路徑以及工作評價等內容,把抽象的要求具體化。支行紀委按照目標管理的要求,將目標任務清單化,重點工作項目化,推進時間節點化,把任務清單分解到每個月,每一周,具體到每一天,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支行紀委工作重點除了要抓好黨風廉政各項制度落實以外,還包括有效防控廉政風險與案件風險。一是涉及政治紀律、政治規矩、中央“八項規定”落實等重要事項的監督問責,堅決杜絕出現帶有方向性、原則性的根本問題,扎實開展好各類學習教育活動,豐富方式內容。完善支行反腐懲防體系,教育引導干部員工守紀律、懂規矩,不越底線,不踩紅線,不碰“高壓線”。二是抓好“雙創雙先”、“雙防雙控”工作。把參評防范案件先進支行、無職務犯罪先進單位,防控廉政及案件風險點作為紀委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促工作落實,努力打造“平安支行”。三是抓好“關鍵工作”。重點領域方面,著力加強對信貸、人事、財務管理等領域的監督。員工管理方面,把握住“關鍵少數”,將支行中層干部、網點與部門一把手做為重點監管對象,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與行為動向,開展廉政談話和警示教育,打好“預防針”,筑牢思想防線。重點業務方面,柜面業務需防范“真實性風險”,防范內外部人員勾結盜取、詐騙存款資金行為;存款業務重點檢查是否存在“存款失蹤”、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挪用客戶資金、存款虛存、存款不入賬、異地大額存取款等現象;理財業務重點檢查是否存在違規銷售理財產品、違規開展同業合作,是否存在“飛單”業務、抽屜協議等行為;貸款業務主要了解是否有員工參與編造虛假資料騙取信貸資金的問題,是否存在“頂冒名”貸款、與客戶有不正當的資金往來、利用貸款進行“利益輸送”行為;信用卡業務強調客戶身份、資料、交易和價格的真實性,是否落實面簽要求,防范虛假交易、虛假分期、信用卡套現等違規行為。重點環節方面,要關注賬戶開立與變更、重要空白憑證購買使用、預留印鑒印章真實性、銀企對賬環節等,了解是否按照相關規定辦理業務,是否存在疑點和問題線索。對于以上重點監督領域,紀委可以通過參與相關專項檢查,綜合運用內外部檢查成果、業務部門盡職監督等途徑進行深入了解,對全行案防風險點做到心中有數。
紀檢監察部門職責特點是“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其它職能部門在履行其工作過程中,均有相應的工作要求,紀檢監察部門要對這些部門的自我監督進行再監督,不應過多介入應該由部門履行的條線監督職能,紀檢部門不能“包打天下”。一是要弄清監督執紀問責的內涵,解決好監督什么、執誰的紀、怎樣問責這些問題。二是要理清與其他部門之間的關系,一般的檢查監督,問題整改和責任人處理主要應由各部門完成,紀委可以對責任人、監督人履職進行監督,對程序和紀律執行等方面開展監督,而不是全面介入,重復交叉。三是工作要有前瞻性,對涉及黨風廉政事項,要及時提示提醒黨委序時推進,不是為了監督而監督,彰顯工作的計劃性和條理性。
面對日益嚴格的工作要求,以及監督對象的復雜狀況,支行紀委可通過嘗試創新工作思路,更好地發揮監督、執紀、問責作用。
一是理念上的創新。在履職過程中,既要依靠業務部門支持配合,注重成果運用,也要強調執紀部門工作嚴肅性和獨立性,針對問題線索展開調查,“穩”“準”“快”,體現執紀問責效率。
二是方式上的創新。前移監督防線,抓早抓小,切斷問題進一步延擴的路徑,由結果監督轉向源頭監督。可以結合支行重要人事、資金安排,引入廉政風險項目化管理新途徑,對重點事項進行過程化控制,促進黨風廉政各項制度在各業務領域得到落實。此外,在監督方式上,由內部監督向外延監督傾斜,多從外部機構、服務對象等方面采集信息,提高監督精準度。在監督流程上,對領導干部思想動態、財產狀況、重大事項等狀況由靜態監督向動態監督轉變。
三是路徑上的創新。根據監督對象、監督內容不同,風險點分布規律及特征,制訂不同的監督路徑。首先,要區分監督事項的輕重緩急,按重要程度確定不同的實施路徑。嘗試對不同的黨風廉政和案件防范風險事件,按照危害程度分為若干事項風險等級,如違反財務管理規定,私設“小金庫”列為一級風險事件,接待標準超標列為二級風險事件,違規使用車輛列為三級風險事項等等,根據事件影響程度調整監督執紀手段。其二是注重更多采用科技手段,建立目標數據信息庫,依托科技力量從海量數據中篩選、分析有用信息。充分利用外部信息源,及時獲知公檢法以及其他政府部門、中介機構信息資料,提高執紀問責效率。
四是工作模式創新。抓好紀檢監察工作,紀委書記須做到“三多”、“三勤”。“三多”指的是:一是多思考,想一想支行重要風險點在哪里,重點關注人員有哪些,要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措施,如何結合支行自身特點開展紀檢監察工作;二是要多提醒,既要提醒黨委及時做好黨風廉政的“規定動作”,做好執紀問責,又要從紀委書記的角度幫助教育干部員工,讓干部員工感受到支行黨委的嚴管厚愛,而不是一味的說教和處罰;三是要多學習,“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清楚部門、條線業務特點,能夠直接切入“病灶”,解決會監督和能監督的問題。“三勤”是指:一是腿要勤,要勤跑網點,常與員工接觸,拉近距離,了解員工所思所行,消除領導與員工情感隔闔,利于化解矛盾問題;二是勤于溝通,充分理解和把握上級行工作要求,善于把上級行的各項要求同本行實際結合起來,落地生根,找準工作契合點;三是勤做紀錄,要把每次到網點與干部員工交流情況記錄下來,有些問題現場拍照留痕,作為教育處罰的依據。堅持問題導向,提醒自己巡查發現問題解決了沒有,員工的訴求落實了沒有,在逐條解決問題、逐個化解矛盾、逐項識別處理風險點的過程中,提升紀委的工作實效。
(作者單位:農業銀行南京雨花臺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