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梟
(作者單位:威海市廣播電視臺)
廣播新聞編輯原則與技巧探究
馬 梟
(作者單位:威海市廣播電視臺)
廣播新聞的質量是通過編輯來保證的,編輯新聞要注意原則和技巧。本文討論廣播新聞的編輯原則,并闡明相應的技巧。
新聞編輯;基本原則;編輯技巧;廣播
人們利用廣播新聞學習知識、獲取信息,這種行為由來已久。對于廣播新聞來說,新聞編輯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廣播新聞就是在堅持新聞編輯原則的前提下,利用各種形式和豐富多彩的方法使廣播新聞的質量得以提高的結果。
一個廣播新聞編輯的良好修養,就是堅持原則,其中包括目的性原則、可聽性原則、政治性原則、真實性原則及創新性原則。
1.1 目的性原則
廣播新聞存在其傳播的目的。為何寫這個新聞?意在解決的問題是什么?這條新聞可以帶來何種效果或作用?在進行廣播新聞的編輯時最好都能夠仔細問一些相互關聯的問題。通過對該廣播新聞目的性的詢問,可以幫助廣播新聞編輯更好地進行新聞內容的取舍。
1.2 可聽性原則
廣播新聞有其受眾,那就是聽眾。在進行廣播新聞的編輯時必須考慮聽眾聽取新聞的便利性,以及新聞對于他們的關系。換言之,就是要提高廣播新聞的可聽性。要讓廣播新聞貼近聽眾的生活,使其能被感染,愿意和喜歡收聽,這是廣播新聞內容傳播的重要因素。
1.3 真實性原則
對于新聞報道來說,不真實意味著沒有價值。因此,毫無疑問,真實性是廣播新聞的首要原則。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讓在一個新聞事件中的每一個具體細節都得到報道,做到客觀準確。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結果和結果,這些都要介紹得清清楚楚,以免隱藏的信息給聽眾造成誤解。
1.4 政治性原則
政治性原則就是說以憲法為指導,不能對其進行違反,這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原則。
1.5 創新性原則
新聞,就是有“新”的要求。作為一名廣播新聞編輯,應當實時注意創新問題,不僅要提高新聞內容的新鮮度,還要在表現形式及其他方式上,在不違反其他原則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創新,不斷提高新聞質量。
2.1 注重時效性
廣播新聞無疑具有時效性,一旦過期,就會失去價值。首先,新聞編輯應當注重自身新聞敏感力和責任感的提高。在準確客觀的基礎上,保持新聞的新鮮出爐及對于特定時間段的指示作用。特別注意時間用語的準確性。其次,新聞的采訪、編輯,稿件的選取和編發要保持合理高效,使新聞及時得到發布。廣播電臺在各個時間段里都有固定的節目,對于臨時取得的新聞內容,一定要在迅速高效編輯的基礎上,隨時進行播放。重大事件進行優先播放,以提高廣播的靈活性。同時,用語也要簡單易懂,使之能夠達到傳播效果。
2.2 加強指導性
頭條新聞具有提升關注度和吸引力效果,可擴大廣播節目的收聽范圍。因此,在選取頭條新聞時,必須注意新聞的新鮮度、主題的明確性,及內容的指導價值。在進行頭條新聞的選擇和編輯時要注意,中心工作與指導工作間分量的平衡,要多給出細節而不要籠統,要以思想性為主而不要進行業務指導,要從宏觀和狹義兩個方面開展指導工作,要注意指導工作的循序漸進。
2.3 做到新聞的提煉
廣播不具有報紙那樣可以從標題里給人以新鮮感的優勢,無法用一個好的標題來總領一篇好的報道,來形成對聽眾的吸引力。為此,制作好的新聞提高時廣播新聞彌補這一缺點的一個良好手段。怎樣吸引聽眾,讓廣播節目具有更佳的吸引力,是編輯新聞提要的準則。然而并不是每一條新聞都需要提要。需要提要的只是那些最為鮮活的、最貼近人們生活而為人們所關注的新聞報道。提要之中可以加入一定的評價以提升品質,作為補充,概括中心思想,又可表明新聞態度。此外,合適的長度、精湛的結構和適當的聲調也是提高可聽性的要素,在編輯時要加以注意。
2.4 加強實用性
新聞報道要言之有物,不能因為盲目追求速度和數量而導致質量的下降。例如,報道聽眾都已知道的情況顯然對于聽眾沒有多少作用,而報道聽眾想要了解的,但又不太清楚的新聞,聽眾才會感覺到這檔廣播新聞節目的用處。注意輿論的引導,注意保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注意報道覆蓋聽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對于新聞編輯來說,是不可動搖的準繩和實施新聞編輯的依據。
2.5 發揮廣播的生動性
廣播新聞不像電視新聞有畫面作為輔助,也不像報紙新聞那樣可以反復閱讀以明確其中心思想。因此,廣播新聞應當注重表達方式的生動性。除生動的語言外,采取現場的直播或者采訪錄音等多種報道形式是提高廣播生動性、震撼力和現場感的一個不錯的手段。
廣播新聞編輯是廣播新聞的心臟和頭腦,要發展好廣播新聞,就要在編輯原則指導下,靈活運用編輯技巧。
[1]姚偉.關于新聞編輯工作要點的探索[J].科技傳播,2014(16).
[2]張繼光.如何做好廣播新聞編輯工作[J].科技傳播,2013(6).
[3]許海蘭.廣播新聞編排技巧之我見[J].新聞窗,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