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群
(作者單位:臨沂市蘭山區廣播電視臺)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新特點管窺
王超群
(作者單位:臨沂市蘭山區廣播電視臺)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媒介融合已經成為大的發展趨勢,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做好新聞采編工作則成為新聞工作者所需要關注的重要工作內容?;诖?,本文對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的新特點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建議,以供參考。
媒介融合;新聞采編;特點;傳播主體
1.1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主體發生了變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主體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全民皆記者”,當前,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夠利用手機客戶端、DV等方式成為“拍客”或者成為現場記者,對周邊發生的新奇的事或者具有新聞意義的事件進行播報,而且能夠打破新聞素材采集的時空局限性。社會各界對新聞采編工作的參與度不斷提升。
1.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業務流程得到整合與重組
借助網絡化、數字化技術,新聞記者采編的內容能夠在多樣化的平臺和終端上進行展示,促進了信息的高效傳播與共享。除此之外,新聞業務流程的整合與重組趨勢越來越明顯,數字化多媒體采編已成為當前最常用的新聞整合方式,提高了新聞重組的全面性,滿足了人們對新聞資源的不同要求,促進了新聞媒體單位的競爭與自我創新,加強了各媒體之間的協作與交流。
1.3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報道方式呈現多元化特點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報道不再是單一枯燥的平述,而是不斷創新播報思路,采用更為獨特的視角全面地對新聞進行解讀,并注重對新聞內涵進行挖掘,報道視角實現了全景化,報道方式呈現多元化,報道內涵更加深刻,直擊新聞事件的本質。
2.1 優化采編模式
互聯網時代,社會大眾獲取信息的途徑不再僅僅是通過看電視、聽廣播等方式,而更傾向于網絡方式,尤其是對于新聞資訊的了解還可以通過現代化的聊天軟件、互聯網平臺等快速查看相關信息。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模式應當更加豐富,通過不斷優化渠道資源,實現新聞采編從內容選擇、采編報道、與受眾思想交互等全過程的創新,不斷提升新聞媒體對受眾群體的吸引力及新聞的社會影響力。此外,還應當注重新聞事件的時效性,可以讓記者邊采訪邊報道,并及時將獲取的新聞素材通過互聯網方式快速傳遞給后期制作,讓觀眾能夠即時看到新聞現場,更全面、真實地了解新聞事件。比如:《新聞直播間》欄目,主要的素材就是本地區當天發生的新鮮事,并且對新聞播報方式進行了創新和改編,由主持人借助互聯網設備實現對新聞事件的引導、播報和背景鏈接,并對新聞事件進行客觀的評價,幫助受眾群體更加全面地理解新聞,并靈活運用新聞當事人講述、視頻交互等方式提高了新聞采編的效率與靈活性,讓觀眾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到最有價值的資訊。
2.2 創新傳播方式
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方式是由電視向觀眾這樣單向傳播的,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應當不斷豐富電視新聞傳播渠道,使新聞采編方式多樣化,充分挖掘現有新聞素材的價值,借助新穎的傳播方式讓觀眾 “眼前一亮”,以吸引更多的新聞受眾?,F代多媒體技術能夠將信息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與視頻等多種方式展現出來。新聞采編工作者應當靈活選擇設計方式,借力新媒體及互聯網技術,運用電視、電腦、手機多種新聞終端,加強觀眾對新聞事件的關注,尤其是對于那些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新聞事件,一定要廣泛、全面地進行播報和宣傳。媒體要客觀地將事件展現給群眾,營造良好的輿論與監督氛圍,提升新聞熱點的影響力及新聞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引發社會大眾的共鳴,促進新聞受眾群體與新聞媒體的深層“對話”與“交流”。
2.3 加強深度采編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關注新聞背后的故事,更熱衷對熱點新聞的“深挖”,因此,電視新聞媒體一定要不斷加強深度采編,對新聞事件進行持續的跟進與播報,以吸引有關受眾群體的眼球,讓他們能夠一直關注相關報道。特別是在互聯網催化下,一些微博或者門戶網站上相關新聞更新速度較快,報道也更具有深度和新意,對于那些影響較大的新聞的報道更是層層推進。比如:某電視媒體的“民生關注”新聞欄目,一直致力于對普通百姓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新聞事件的挖掘與播報,該電視媒體連續多次進行了“電信詐騙”的播報,剖析了詐騙慘案發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實可操作的防騙攻略。標題為“如何遠離電信詐騙?——小編有話說”的新聞播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則新聞將典型的電信詐騙案例分享給群眾,讓他們引以為鑒,該欄目在播報期間的收視率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媒介的融合促使著新聞采編工作發生重大變化,新聞采編工作人員一定要注意到這樣的發展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應對,真正讓新聞采編工作質量得到提升,讓新聞欄目組在多媒介融合的趨勢下探索到更加符合自身發展的路徑。
[1]李紹明,趙健敏.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創新策略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24).
[2]程永新.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新特點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