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奕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
許鞍華電影中的女性主義解讀
周 奕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
中國香港著名女導演許鞍華,不是因為在電影圈中女性導演較少而備受大眾青睞,只是對于中國香港電影業來說,她所導演的電影非常重視藝術價值的體現。在其他電影都爭相奪取高票房和迎合大眾娛樂口味的現實情況下,她依然在電影導演中堅持個人的歷史思考與歷史立場。
女性主義;許鞍華;電影
當前,我國電影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不僅產業化進程加快,而且市場環境也日趨成熟,尤其是中國香港和內地的影視合作變得越來越多。不僅如此,我國內地女導演這些年來也在不斷努力為大眾奉獻一部又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梢韵胂蟮玫饺舾赡旰蟮闹袊?,將會出現一大批優秀的女導演。所以,許鞍華的成功不僅可以為此樹立榜樣,而且其精神內涵很值得電影人借鑒和學習。
從許鞍華的作品來看,每部幾乎都包含著她的歷史思考特點。不僅在電影中塑造了豐富的女性角色,而且從性別視角出發對女性的意識進行了強烈的呼喚。在表現手法上,通過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法,塑造了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女性角色,從而引起了觀眾對女性的思考。在她導演的所有電影作品中,幾乎每個作品中都塑造了很多女性。這些女性有的處于不同時代,有的處于不同環境。但無論怎樣,他們都有屬于個人的獨特思想和人格魅力。盡管電影中的女性身處社會不同級別,命運又各不相同,表達的主題也不盡相同,但這正是許鞍華想要表達的內容——那種女性特有的情懷和意識。
3.1 電影中角色的悲情
和其他節奏明快、歡樂的電影相比,許鞍華所導演的電影作品大多包含著種種憂傷和哀愁。這不僅和她所塑造的女性角色有關,還和她自身獨特的女性觀有關。可以說,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多少帶有悲傷色彩。這一點,在她所導演的電影作品中,借助女性角色得到了充分體現。所以,在許鞍華導演的電影作品中,悲情色彩無處不在。
許鞍華導演的作品所包含的悲情主義,形成于執導之初,即她的處女作《瘋劫》。在這部電影作品中,同樣也包含著濃厚的悲情色彩。女主人公李紈在遭遇一系列人生不如意之后,逐漸產生了精神錯亂,最終無法控制而在精神完全崩潰的狀況下錯殺他人。本來這部電影在拍攝時可以制造一些緊張的氣氛,從而形成比較激烈的沖突。但是,許鞍華在執導時,并沒有這樣處理,而是站在一個女性角色的角度出發,慢慢地對李紈的內心世界進行解讀,從而層層遞進向觀眾呈現李紈逐步走向精神崩潰的過程。這既是許鞍華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她導演的第一部悲情主義電影。從此,她在電影道路上,始終堅持著走這樣的路線。
3.2 積極的人生態度
在許鞍華執導的大多電影作品中,悲情色彩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但是,這些電影中的女性角色在面對挫折時,表現得并不消極,相反是生活中的挫折激勵了她們活下去的勇氣。所以,這些悲情色彩的女性角色在面對生活的困難時,并不消極被動或者怨天怨地,而是不斷嘗試著努力改變現狀。這一點,在許鞍華執導后期表現比較明顯??梢哉f,這是許鞍華對人生態度的一種轉變,只是借助電影中的女性角色進行了表達。其中,《女人,四十》就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這部電影中,女性角色阿娥人到中年,生活狀態發生了較大改變,上有老人需要贍養,下有小兒需要撫養,這讓她對生活倍感壓力。但是,生活的艱辛并沒有壓垮阿娥,她不但沒有度過陷入悲情之中,而且還堅強地面對生活,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來支撐著家。電影中的阿娥只是普通中年女性中的一個,許鞍華選取這樣一個女性作為代表,是具有現實意義的。雖然在電影中隨處可見悲情的色彩,但是也有很多歡快和詼諧的橋段與其中和,所以讓觀眾在觀看這部電影時,不至于哀傷過度,仍然看到了積極的一面。尤其是在電影的最后,許鞍華導演安排了一個白鴿起飛的場景,這不僅讓整個電影轉向了希望,而且對于觀眾而言更是一種積極的引導。
3.3 女性之間的情誼
如今的社會仍然是男權占據主要地位,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女性地位大多還是依附于男性地位,從而進一步形成了女性人格難以獨立的局面。所以,長此以來,女性心中的感情控訴往往很難得到大眾的關注和重視。對于許鞍華導演來說,她主要是認為作為女性的兩個女性角色,她們之間遇到的各種遭遇可能有著相同的感受,彼此內心都有著強烈的控訴欲望,一旦女性意識開始被喚醒,那么她們的人格也實現了完全獨立。
在許鞍華執導的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中,就設置了兩位女性角色——貴姐和梁阿婆,講述了二人之間的情誼。貴姐一生疾苦,自小便擔起家庭重任,不僅要含辛茹苦的撫養自己的弟弟們,而且還要撫養自己的兒子。但她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仍然艱辛的生活著。梁阿婆只有一個女兒,但連唯一的女兒都去世了,最后留下了自己一人孤苦無依的活著。原本這兩個人生命中沒有出現交集的可能,但是許鞍華巧妙地安排了同樣的遭遇讓同病相憐的兩個人逐漸走到了一塊兒,并收獲了可貴的情誼??梢哉f,正是她們彼此都了解對方的疾苦,使她們更加珍惜彼此間的可貴情誼。這也讓他們彼此更加信任和依賴對方。
女性地位在我國封建社會幾乎被完全忽略,甚至到現代,女性的地位仍然沒有得到完全重視。在“人本來生而平等”的現代社會中,女權仍然要比男權落后的多。女權地位的顯示,仍然大多還要依靠男權。在許鞍華執導的電影作品中,對此困境描述的十分透徹。
在電影中,許鞍華不只是憑借女性形象來體現自己關于女性主義的思考,而且還不時地借助女性的眼光來審視男性,從而讓男性丑陋的影視形象成為許鞍華電影女性主義中重要的一部分。
5.1 許鞍華電影中性別形象塑造
許鞍華執導的電影自始至終都在經歷著一種獨特的轉變,電影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幾乎都在經歷著被別人看、看別人、看自己的過程。這一過程的轉變,不僅表示許鞍華導演電影風格的轉變,更表示許鞍華對女性主義思考的轉變,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姨媽的后現代生活》。在這部電影中,女性主義被一分為二,其中,前半部分的女性主義主要是通過男性逐漸塑造成型的。在電影的后半部分,許鞍華不得不將女性這個角色作為重點對象加以突出,而男性角色則變成了陪襯。盡管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最終并沒有呈現出較好的影視效果,但在塑造性別形象方面,許鞍華還是拿捏比較準確、到位。
5.2 對觀眾女性意識的喚醒
談到許鞍華電影中體現女性意識的喚醒這個主題,不得不提到《黃金時代》這部電影,因為《黃金時代》不僅包含著許鞍華對蕭紅這個女性角色的深切同情,而且還是許鞍華表明女性立場和喚醒女性意識最為明顯的一部佳作。許鞍華曾經直爽地表述過,倘若讓她和蕭紅同在一個時代和一個環境里生活,她們并非一定能夠成為要好的朋友。也就是說,正確地看待女性主義,就如同要正確地認識蕭紅一樣,必須拭去滿目的灰塵,才能清楚地看到原本的真實面目。面對女性主義的喚醒,女性的順從不應該被視為理所應當,而應該逐步形成女性主義本應如此的社會現實。
許鞍華作為著名的女性導演,用獨特的視角審視著女性和女性的內心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她在自己的電影中,采用了大量的寫實手法從而體現了不同時代、不同觀念、不同環境和不同文化下女性的生存情況和女性意識的喚醒??梢哉f,這既是現代社會重要精神的體現和補充,同時也是許鞍華自己人生升華的體現和補充。不過,這個升華和補充的過程并未停止下來,許鞍華的電影之路并未停止下來,女性主義的彰顯并沒有停止腳步。
[1]劉倫.許鞍華電影中的人文情懷解讀[J].藝術教育,2015(12):190-191.
[2]萬傳法,周愛軍.多元視角的豐富闡釋——“新世紀女性電影導演的文化和美學研究”大型學術研討會綜述[J].當代電影,2013(1):59-63.
[3]陳曉宇.孤島中的守望者——析許鞍華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主體意識[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09(1):34-36.
[4]杜冬穎.從《黃金時代》看許鞍華的特立獨行[J].電影文學,2015(4):113-115.
[5]張成杰.映像“天水圍”:許鞍華電影的跨地想象與主體建構[J].當代電影,2011(12):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