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亞敏 王永建
(作者單位:湖北省鄂州廣播電視臺)
打造地方電視臺談話節目精品——從鄂州廣播電視臺《對話》欄目說起
羅亞敏 王永建
(作者單位:湖北省鄂州廣播電視臺)
時下媒體拼爭已日趨白熱化,上百套電視節目在帶給觀眾更多選擇的同時,也把競爭中的生存問題嚴峻地擺在了地方電視臺面前。面對多方位的壓力,在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均不對等的情況下,地方電視臺面臨巨大困境。為此,本文以鄂州廣播電視臺《對話》欄目為例,分析其成功經驗,以期為其他地方電視臺談話節目提供借鑒。
地方;談話節目;對話
筆者在鄂州廣播電視臺《對話》欄目工作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期間參與了每一期節目的前期策劃、室外拍攝、演播室錄制、后期編輯等工作。由于《對話》是一個新開播的訪談類節目,從原來的時政新聞過渡到深度訪談節目,筆者一直在邊學習邊思考,如何將《對話》打造成鄂州電視臺訪談節目的精品。本文借鑒分析其他地方臺訪談節目的成功經驗,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歷,認為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城市電視臺電視資源有限,不可能像中央臺、省臺一樣有很多可以挑選的話題,但觀眾由于心理上的接近性和利益相關性,還是十分關注本地本土的一些話題。節目要做到有觀眾愿意看、喜歡看,首先必須把選題選好,有好的話題才能吸引人去關注。這就需要精心做好策劃,精心挑選話題,在有限的資源里挖掘最有新聞價值和傳播價值的信息,對每一期具體的節目來說,有好的選題就意味著節目已經向成功邁出了第一步。其次就是認真準備采訪提綱,采訪提綱決定著節目播出時觀眾看到的主要內容,題目選擇好了,內容沒有組織好或者說沒有抓住重點,觀眾也是很難看下去的。由于每一個選題都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從記者的角度出發寫出有深度和相對專業的提綱,是比較困難的,這就需要一是要平時多積累,二是在確定選題后,多收集和閱讀相關資料。只有掌握了足夠多的信息,才能寫出合格的采訪提綱,才能夠在內容上取勝,發揮深度訪談節目的優勢。
對于談話節目來講,主持人就是節目的靈魂。因為主持人是和嘉賓和觀眾交流溝通的橋梁,要引導被訪談對象談出主持人需要了解的東西,講出觀眾感興趣的問題。筆者認為首先主持人要有親和力,對待嘉賓要有發自內心的真誠和熱情,只有這樣才能讓被訪談的對象愿意將自己心中真實的想法說出來,觀眾也會被主持人的真誠和熱情所打動。
主持人要提前熟悉談話內容,如果對談話的內容不熟悉不專業,在演播室訪談時就會比較被動,很多深刻的思維就挖掘不出來,嘉賓也沒法表達,可能只是出于禮貌,完成任務走過場而已。
此外,主持人還要注意根據嘉賓的特點把握現場好氛圍,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時機,注意自己的提問技巧,控制節目的節奏、把握話題的走向。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主持人決定著一個訪談節目的質量和水平。
訪談節目以內容取勝,但如果表現形式不好,也直接影響節目的藝術性和可視性,進而影響傳播效果。好的形式應該為內容錦上添花。《對話》的節目形式基本上是這樣的,主持人開場白—介紹嘉賓—主持人與嘉賓交流—嘉賓最后陳詞—主持人總結。在節目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在訪談的開始插入短片,引入話題,中間插播一些短片,偶爾使用雙畫面,讓觀眾看起來不會太沉悶。但這種樣式用多了,時間長久形成了固定的套路,依然會令人索然無味。因此,在表現形式上還要多思考,打破固定模式,積極吸收借鑒優秀欄目的經驗,大膽創新,才能讓更多的觀眾持續地關注本臺的節目,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當然,要做好談話節目,還需要做好其他很多方面的工作,比如說嘉賓的選擇,雖然有時候無法把控,但這也是關系節目質量的重要因素;演播室的裝修風格、主持人的服飾、欄目的整體包裝等,都會影響到一個節目的整體質量和形象。
[1]閆銳.淺談老年廣播談話類節目的發展與創新[N].科學導報,2015-10-20.
[2]李君娜.中國電視談話類節目為何來去匆匆[N].解放日報,200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