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進一步擴大投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措施的通知
寧政辦〔2016〕67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辦:
《關于進一步擴大投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措施》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附件:《關于進一步擴大投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措施》
西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4月25日
附件
關于進一步擴大投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措施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穩定經濟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寧發〔2016〕7號)文件精神,為充分發揮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關鍵作用,進一步加大市政、民生、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確保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順利完成和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現制定如下措施。
一、擴大重點領域投資
(一)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市城鄉規劃和建設局加快昆侖大道下穿、韻家口立交改造、國道213(柴達木路西延段)、國道214(五四西路西延段)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鳳凰山路、西寧市地下綜合管廊、湟水路高架、昆侖橋加寬、世行貸款道路、師大新校區周邊道路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70億元以上;市交通局加快西寧城北客運站工程(莫家泉灣)、海湖新區公共交通綜合停車場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城市公共停車場改造、通鄉油路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10億元以上;湟投公司加快寧大鐵路改線、西寧市主要道路積水點改造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北川河綜合治理核心區綜合管廊、西寧市排水管網建設、北川片區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10億元以上;供水集團公司加快西納川水廠及配套管網、西寧市第四、第五、第六水廠輸水管線改造、南川片區供水管網改造(二三期)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西寧市供水管網改造、北川河(核心段綜合治理一期項目)配套給水管網、第七水廠配套供水管網改造(二期)、南川片區供水管網改造一期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7億元以上;東川工業園:加快新顏路東延伸段道路及排水工程、解放區改造工程、昆侖東路道路綠化景觀改造工程等前期工作,重點抓好25號、W道路及排水工程等重點項目,2016年完成投資4.5元以上;甘河工業園:加快甘河西區場平工程、甘河工業園區工業廢水處理廠、隆寺干村下中溝村拆遷農戶安置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青石坡供水工程、東西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及中水回用項目及園區道路、給排水管網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14億元以上;南川工業園加快徐家寨變電站、園區道路標識標線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第一大道三期、徐家寨變電站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20億元以上;生物科技產業園加快劉家寨2#橋(經二路)、狼窩溝排洪工程前期工作,重點抓好三期用地土方平衡工程、三期道路建設工程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4.6億元。
(二)生態環保水利基礎設施領域。市林業局加快西寧西堡森林公園建設、青海西寧環城國家生態公園、西寧園林博覽會建設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南北山三期綠化工程、重點林業工程、人民公園景觀改造建設、南繞城高速(西寧段)兩側環境整治工程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14.11億元以上;市水務局加快水資源總體規劃、南川河城區段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湟水河和北川河河道治理工程、西納川水庫、黑泉水庫壩后景觀整治工程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18.68億元以上;湟投公司加快西寧市第四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項目、西寧市第六污水處理廠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北川河生態河道、西寧市湟水河城區段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西寧市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西寧市第四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西寧市第三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15.6億元以上;市環保局加快西寧市湟水河流域斷面水質改善項目、鄉(鎮)村級飲用水源保護安全工程建設項目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飲用水源地保護綜合治理建設、西寧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5.3億元以上;市城管局加快西寧市張家灣水槽溝生活垃圾填埋場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工程、沈家溝垃圾填埋場封場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1億元以上。
(三)民生基礎設施領域。市房產局加大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力度,加快西寧市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礎設施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鳳凰山路沿線棚戶區改造、苦水溝片區、湟岸巷片區等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把握政策機遇,加快謀劃和啟動一批保障房配套基礎設施項目,2016年完成投資50億元以上;市民政局加快西寧市村級養老服務設施、救災物資儲備庫、城東區民族養老院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兒童福利院遷建、精神病人福利院、老年人活動中心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1.5億元以上;市教育局加快城區學校消除大班額改造、國際交流中心、西寧天立國際學校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二十五中改擴建、中小學實踐基地(二期)、農村走教點、教育布局調整及標準化學校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16億元以上;市衛計委加快西寧市中醫院中西康復中心綜合樓、綜合公共衛生服務中心、西寧市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指導中心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西寧市第一、第二人民醫院兒童診療中心、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全科醫生培養基地、西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4.95億元以上;市旅游局加快西部影視拍攝基地及旅游休閑區、直升機低空旅游開發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中國絲路自駕車營地旅游基礎設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0.8億元以上;市文廣局加快沈那遺址保護、文化藝術中心、民族民俗風情園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數字影院、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1.93億元以上。
(四)電網通訊基礎設施領域。市電力公司和市移動、電信、聯通三大網絡運營公司,要以國務院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和加快“寬帶鄉村”、“智慧城市”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快我市農村電網改造提升力度和通訊設施基礎網絡建設,重點抓好農村電網提升改造工程、全市電力電網、通訊基礎設施建設,力爭2016年完成投資15億元以上。
(五)縣城基礎設施領域大通縣加快大通縣北川工業園區濱河路段、緯十八路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大通縣東部新城和諧路、瑞景路、德福路二期道路建設工程、北川工業園區緯二十三路東段、塔爾鎮美麗城鎮建設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15億元以上;湟中縣加快攔隆口美麗城鎮、多巴新城大型公共停車場、湟中縣田家寨鎮至西寧市經濟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公路等16項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多巴地區供水管網、塔爾寺大景區門戶區生態停車場、上新莊美麗城鎮等67項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25.5億元以上;湟源縣加快大華南路道路及環境綜合整治建設、濱河南北路道路及環境綜合整治建設、新城大道池漢東停車場及綜合整治等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抓好大華美麗城鎮、保障房基礎設施配套、南大街延伸段道路及湟水河橋工程等項目建設,2016年完成投資7.3億元以上。
(六)推進PPP模式合作項目。市發改、財政和各縣區政府、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對公益性項目如何規范運用PPP模式的難題進行有效破解,通過召開項目對接會、發布項目清單等方式積極推進。納入省級PPP項目庫的6個項目,市規建局負責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程項目確保8月前簽約落地;市軌道辦負責的城市軌道交通一號線項目確保9月前簽約落地;南管委和城北區負責長江路地下空間利用、城北區產業園、城北區雙創大廈、城北區汽車交易服務集聚區項目確保年底前簽約落地。
二、加強要素保障
(七)加強土地供應,確保項目用地。嚴格落實年度供地計劃,市國土局要確保2016年我市申請使用市域范圍內土地總面積10500畝,新增建設用地9000畝。加強土地占補平衡,確保完成省上下達我市1萬畝耕地占補平衡任務,其中湟中縣完成5000畝、湟源縣完成3000畝、大通縣完成2000畝;同時,由市房產局牽頭,結合今年開工的鳳凰山路、昆侖大道西延段、青藏鐵路沿線綜合整治、西平高速南輔路、西關大街及青海大學周邊道路等83個重點項目拆遷工作,督促四區政府確保完成700萬平方米的征拆任務,三縣政府要全力抓好27個重點項目的拆遷工作,確保完成70萬平米以上的任務。
(八)加大資金支持,確保項目進展。要抓住我市被列入“一帶一路”戰略節點城市、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東部城市群建設的政策機遇,市發改委、財政局、農牧局、民政局、人社局、房產局等24家納入專項資金考核范圍內的單位要及時向國家和省級相關對口部門銜接,千方百計的爭取支持,2016年爭取國家、省級預算內資金同比增長20%以上。此外,市發改委會同國開行、農發行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基金,打開金融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通道,確保我市項目進展順利。
(九)優化投資環境,擴大融資規模。圍繞全市的重大基礎設施布局和戰略目標,以及投資市場的需求,由市經信委牽頭,做好招商項目的策劃包裝工作,各區縣政府、市直各部門要做好各自領域的項目策劃。充分利用現有傳媒工具和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廣泛宣傳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區位條件、資源優勢、投資環境及招商項目。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利用捕捉到的商機和招商信息,積極走出去,加強與投資人的交流、溝通、談判,積極開展上門招商。2016年招商引資確保完成924億元的到位資金,其中開發區完成440億元,區外完成484億元;同時,由使勁融辦牽頭,不斷拓展企業上市、企業債券、股權交易等融資渠道,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力爭全社會融資規模達到9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5%。
(十)強化投資計劃執行力度。加快各級預算內投資計劃下達進度,一季度下達60%以上,6月底前全部下達,各區縣級相關單位要及時下轉,確保項目資金及時撥付到位。進一步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省級各類專項資金計劃的執行力度,發改部門要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投資計劃分解轉下工作,財政部門要嚴格按照投資計劃加快資金撥付,確保資金及時到位,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三、建立有效機制
(十一)建立項目儲備機制。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建立項目前期工作合作機制。通過聘請專家、開展技術合作等多種途徑,引智引腦,提高項目成熟度。項目儲備既重視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民生改善類項目,又突出帶動經濟提速增效的產業化項目,圍繞交通能源建設,重點儲備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前期工作以清單式管理和臺賬銷號制度加強項目管理,全力推進市縣(區)兩級項目庫建設,加快前期工作進度,積極探索重大項目的前期公開招投標制、外包制和購買服務制等。
(十二)建立PPP項目獎勵機制。積極爭取國家及省級PPP項目獎勵資金,建立獎勵資金池。PPP項目簽約后,市發改委、市財政局會同相關部門根據投資規模從資金池中給予一定獎勵,投資額在1億元(含)至3億元的獎勵50萬元,3億元(含)至5億元的獎勵100萬元,5億元以上(含)的獎勵150萬元。用于項目物有所值論證、財政承受能力評價等PPP項目前期工作經費補貼等。
(十三)建立項目前期獎勵機制。在積極爭取省級重點項目前期經費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市本級前期經費力度,各單位要大膽謀劃,科學籌劃好今年的項目。實施前期經費獎補政策,對于項目謀劃和儲備工作扎實,項目前期推進力度大,項目開工和進展情況良好的地區和部門優先給予項目前期經費支持,并以切塊資金方式下達相關地區和部門,統籌安排用于項目前期工作。
(十四)建立項目推進機制。市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在線監管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優化審批流程,加強對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監管,保證項目實施嚴格遵循建設程序。對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環保要求的項目實施《建設項目臨時許可證》制度。同時,建立市、縣(區)、項目單位三級協調制度,由市規建局牽頭建立“3+X”聯動機制(“3”即規劃建設、國土、環保三個部門,“X”即與項目相關的部門)及聯席會議制度,形成職責明確的工作體系。
(十五)建立目標考核機制。嚴格執行重點項目周檢查、旬協調、月督辦管理制度,全市上下要形成抓項目、擴投資、穩增長的良好氛圍,為項目建設提供組織保障。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市監察局、市發改委和市財政局要對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導,對執行不力的地區和單位,直接追究領導責任。市考核辦要及時跟進,將各項落實情況作為年度績效考核評優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