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低收入家庭精準識別工作的通知
寧政辦〔2016〕62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
為建立健全城鎮貧困和困難群體精準幫扶動態管理機制,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對全市城鎮低收入人口在之前摸排的基礎上再次進行核實、調整,確保幫扶對象數據準確,信息真實、可靠,確保扶貧幫困工作公開、公平、公正,現就有關事項和要求通知如下:
以縣區為單位,按照規模控制、分級管理、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各鄉鎮(街道)、社區認真對照識別,根據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實際,對低收入對象家庭經濟狀況重新進行審核,準確識別對象身份和家庭經濟狀況,已經脫困的及時退出,應該幫扶的及時納入。要精準識別困難群體,準確分析致貧原因,精準施策制定幫扶計劃,從而做到精準幫扶。
依據《青海省城鄉低收入家庭認定辦法(試行)的通知》(青政辦〔2012〕292號)要求,嚴格城鎮低收入人口的界定標準,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標準150%,即識別對象為2016年我市家庭月人均收入在403—603元之間的為城鎮低收入家庭。
低收入家庭識別以家庭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家庭人員結構、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低收入家庭申請、居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公示、社區審查、鄉鎮(街道)人民政府審核、縣區級民政部門復審的流程進行整戶識別。
低收入家庭識別的內容包括:家庭人員結構、收入情況、就業情況、住房狀況、健康狀況、教育狀況、幫扶情況、幫扶成效等。
低收入家庭識別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關系到城鎮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的整體進程。各縣區要精心組織部署,加強部門協作,抽調一批工作能力強,專業水平高,責任感強的人員開展此項工作。
(一)加大宣傳力。將精準識別的目標、要求、標準和程序等相關政策宣傳到社區、到戶、到人,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確保精準識別工作規范有序。
(二)加強信息核查。強化協作配合,拓展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范圍。采取縣區與市級聯合核對;與市級房產、人社、市場監管、稅務、公積金中心、車管所等部門核對;與各商業銀行核對等多種核對方式,充分發揮各類信息平臺作用,減少核對周期,準確核算掌握困難對象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達到精準識別、精準幫扶。堅持整戶識別原則,嚴禁拆戶分戶和空掛戶,確保所有符合條件的群眾都納入統計范圍。
(三)建立發現機制。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志愿者作用,及時了解、掌握、核實轄區低收入家庭生活情況,幫助有困難及失去主動求助能力的家庭或個人向社會救助服務窗口提出救助申請,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救助。
(四)主動接受監督。工作程序全程公開,主動接受群眾和新聞媒體監督,相關記錄、檔案資料等齊備,確保識別過程和結果公平、公正,切實做到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堅決杜絕徇私舞弊,優親厚友現象的發生,對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的,一經查實,予以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追究法律責任。
(五)及時準確上報。低收入家庭識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請各縣區認真組織,迅速開展工作,于5月底前完成此項工作。并以縣區為單位,將識別確定的低收入家庭情況整理匯總后,經縣區政府分管領導審核簽字并加蓋公章后報送至市民政部門。
附件1.西寧市低收入家庭信息采集表
2.西寧市低收入家庭匯總表
西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4月22日

